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2018年電子政務辦公室年度工作總結

學問君 人氣:1.99W

2018年,在黨中央十八大精神感召下,在市委、市政府、兩辦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援配合下,我辦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爲契機,以創業創新、提質提效爲載體,以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爲主線,以提高應用水平爲重點,以統一管理、統一網絡、統一平臺、統一目錄、分級推進的模式,着力構建具有鮮明義烏特色的“高效型、服務型、國際型”電子政務中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爲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

2018年電子政務辦公室年度工作總結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深化政務網站羣集約建設,加大資訊公開力度。

1.門戶網站及外文網站再上新臺階。堅持以提升網站資訊內容保障作爲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努力豐富門戶網站內容。2018年政府門戶網站共編髮15000餘條資訊,每天更新量近80條,其中本地要聞保持日均15條以上的更新量。三個外文版保持每日更新,全年共翻譯20餘萬字。原創投稿實現新突破,發展資訊員22名,共收到投稿近1500篇,採用800餘篇。同時開展了電子書製作的嘗試,先後完成《魅力商城》、《今日義烏》電子書發佈,完成《統計年鑑》、《義烏方誌》等各類資訊定時更新和2011年度882件人大議案、政協提案錄入發佈工作。“中國義烏”政府門戶網站連續五年蟬聯“中國征服網站領先獎”和“品牌欄目獎”。外文網站榮獲百強縣區國際化程度第一名及唯一領先獎(三連冠)。

2.政務網站羣建設管理成效明顯。2018年繼續加大政務網站羣共建力度,新建編委辦、改革辦、城改辦、會展辦等11個子網站,完成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市委黨校、旅遊局等6個子網站改版,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子網站116個。同時,持續加強政務網站羣管理,以兩辦名義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務網站羣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委辦〔2018〕112號),先後擬定了《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實施辦法》、《網站編輯工作規範》、《網站及資訊發佈保密管理辦法》、《“中國義烏”政府門戶網站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和《“中國義烏”政府門戶網站原創稿件投稿須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對全市網站資訊安全管理、網站維護責任、網站保密審查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詳細規定,政務網站羣質量明顯提升,全年編髮資訊32626條,上報資訊3625條,均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長,大大拓寬了門戶網站的資訊來源。

3.積極探索門戶網站品牌建設新路子。爲提升門戶網站知名度和美譽度,首度試水網站品牌推廣,一方面主動出擊與部門聯合共建交互型應用,如聯合恆風長途客運中心開設公交客運專欄,並屢次大範圍更新公交資訊,確保資訊準確;聯合精神衛生中心、普法辦開設“心靈驛站”、“法律諮詢”專欄,受理諮詢事項近200件,社會效應明顯。另一方面策劃多項網站線上活動,如“我爲改革獻一計”、“政務網站羣績效評價網上調查”、“家庭教育(家長)問卷調查”、“門戶網站升級改版意見徵集”、“外籍人士問卷調查”等,共有近十萬名網友參加,網站影響力與日俱增。

4.門戶網站平臺升級工作全面展開。爲做好門戶網站平臺升級工作,4月份開始投入前期籌備。6月份着手網站規劃,10月底基本定稿,新版門戶網站設定首頁、走近義烏、政府資訊、智慧政務、商貿遊購、我的網頁一級欄目六個。11月份完成項目招標,11月23日項目正式啓動,頁面設計和數據遷移等工作全面展開。

5.資訊公開工作持續推進。認真做好全市74個單位資訊公開工作的日常監督,每月公佈一次資訊公開發布排名,按時完成季報、年報彙總,資訊公開的及時性、準確性、規範性都有所加強。74個資訊公開單位全年共發佈資訊4018條,其中公文類資訊1580條。工程建設領域項目資訊公開和信用資訊公開平臺公開項目242項,發佈資訊6178條,其中項目資訊5446條,信用資訊732條,涉及項目審批資訊、項目建管資訊、從業企業(個人)資訊、地礦審批(出讓)資訊四個方面。

(二)穩步推進協同辦公應用,加快無紙化辦公進程。

1.啓用電子公章實現電子公文交換。電子印章系統於今年3月15日投入試執行,全市機關部門和鎮(街)120餘個單位啓用了電子印章,共製作電子公章500餘枚,檔案(刊物) 版式紅頭708個。7月1日起實行電子公文交換(抄送市級班子領導公文及送市政府的請示件除外),取消紙質公文。同時,以兩辦名義下發了《義烏市電子公文及電子印章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市委辦〔2018〕134號),從制度上規範電子公文的傳輸和印章的使用管理。在電子公文交換推廣使用過程中,我辦根據實際需求,新增公文補發、撤銷、打印授權、批量簽收、批量歸檔、批量送傳閱等多項人性化功能,透過辦公助手羣、qq羣、電話等途徑,積極、有效、及時地解決系統應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先後組織兩期聯絡員業務培訓和一次聯絡員代表座談會,有力推進了協同辦公的應用。截至年底,120個單位共計發佈公文9627份,平均每個工作日發佈50餘份,成效明顯。

2.持續推進部門內部無紙化公文流轉。在全市推廣公文交換的同時,13家單位在內部實現了無紙化公文流轉。其中,市紀委、佛堂鎮、上溪鎮、民防局、農業局(包括下屬單位)、質監局等10家單位實現了全員無紙化公文流轉,行政服務中心、義烏商報社、廣播電視臺3家單位實現部分人員無紙化公文流轉。總計人數達1200餘人,閱讀或辦理公文近80000人次。部門內部無紙化公文流轉的'推進,減少了檔案傳遞的環節和成本,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高效化和透明化。

3.移動辦公系統在兩辦試用。爲順應資訊技術發展,滿足隨時隨地辦公的需求,我辦經五個月開發、測試,建成了與協同管理平臺同步的移動辦公系統,現階段包括公文處理、最新公文、會議通知、通訊錄、公文庫、郵件等功能。5月起率先在市委辦、市府辦試用,並上門進行系統操作一對一培訓,得到領導一致好評。

(三)規範系統機房運維管理,確保安全防護到位。

1.優化機房設備結構,提高運維管理效率。機房現有物理服務器63臺(其中部門託管16臺),網絡安全及其他支撐設備43臺,存儲3臺,小機2臺,基本處於飽和狀態。7月份着手機房標準化改造,一是部署一臺apc ups,替換舊西門子ups,並新增96節電池,與原apc ups形成雙路供電,實現了設備真正意義上的雙路電源冗餘;二是將服務器分區,內、外網和部門服務器分區放置,並規範部門服務器託管機制;三是線路整改,完善線路佈局,增加標籤標識。透過調整改造,機房標準化程度得到提升,機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2.完善巡檢制度,提高應急處置水平。制訂完善協同辦公、機房、網絡、應用系統等從各項性能指標健康度到日誌分析研判的巡檢機制,責任到人,及時發現潛在問題,防患於未然。同時制訂系統故障應急響應手冊,明確故障責任人和應對措施,大大提高了故障處置水平和應急響應能力。

3.全方位加固系統,提高安全防護水平。以省級安全檢查爲契機,結合《關於做好黨十八大和省十三次d代會期間網絡與資訊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信安〔2018〕3號)有關網絡資訊安全保障要求,遵循“進不來、拿不走、打不開、賴不掉、丟不了”的五不法則,陸續對網絡、設備、架構、系統等建立多層次立體安全防護體系,有效提高了安保水平。

(四)夯實基礎網絡設施建設,規範網絡執行管理。

1.政務外網基礎建設穩步發展。網絡覆蓋和縱向貫通是政務外網生存發展的根本前提,是協同應用推廣的根本保障。今年新增法院、檢察院、人勞社保局、行政服務中心、佛堂鎮便民中心5個點,單位內部通達率達90%以上。截止12月底,共有13個鎮(街)、99個機關部門、300餘個企事業單位接入,全網用戶近7000人。鑑於業務應用不斷拓展的實際,我辦對政務外網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改造方案經專家組評審透過後現已開始實施,預計明年3月底完成。政務外網的穩步發展,爲部門業務系統執行、跨部門協同應用和資訊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

2.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光纖租費管理。2018年是行政事業單位光纖租費統一支付的第二年,全年光纖線路租費共計523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3.2%。同時開發網絡線路管理系統,切實提高了日常線路數據的管理效率,有力推動了網絡線路規範化管理。

(五)規範電子政務項目管理,推進資源共享利用。

1.建立健全管理機構,理順電子政務管理機制。我市電子政務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市府辦領導的高度重視,批准黨政機關資訊管理中心更名爲電子政務辦公室,負責全市的電子政務工作,內部科室新設電子政務科,專門負責電子政務管理工作。

2.努力排難攻堅,紮實推進年度項目實施。2018年首度接手電子政務項目管理,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全年共計32個單位申報電子政務項目51個,估算總投資8018.75萬元;經預審列入市政府2018年度建設計劃新建類項目23項,估算總投資4056.18萬元。最終經方案審覈及批覆,批覆概算總投資3230.57萬元,比估算投資節省825.61萬元。目前電子病歷系統、刑偵資訊化、公安視頻指揮通信系統、怡樂新村內部管理資訊系統等11個項目已經完成項目階段性里程碑或基本完成項目建設;18個項目已經完成項目招標採購或合同簽訂;5個項目在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階段。

3.積極探索管理流程,規範項目過程管理。爲履行好職能,我辦積極探索管理流程,採用“1庫2會3個抓”模式做好過程管理,即建立1個以業務專家和資訊技術專家爲核心的電子政務專家庫;透過項目多部門聯合集中“預審”和建設方案專家“評審”2次會審確定年度建設項目及其投資和建設方案;透過抓好政府採購、資金撥付、項目驗收3個方面的管理做好項目全過程把關。

4.對項目進行統籌安排,推進資源共享利用。資源共享和集約建設不僅節約投資提高績效,而且能夠推動電子政務系統深度應用。因此,我辦在項目論證審覈過程中嚴格把握共享共建原則,併發揮跨部門溝通協調作用,切實推進資源共享。2018年已有12365舉報處置指揮系統、流動人口綜合資訊平臺、工商綜合指揮監管平臺、招商數據庫系統等多個項目透過共享機房平臺或通用政務平臺,實現節約投資500萬元以上。

5.制定有效管理制度,規範資料歸檔。項目相關資料是項目審覈及追溯備查的重要依據。我辦在規範流程的基礎上,制定了整套項目文檔資料規範要求;並制定落實內部資料管理要求及安排專人整理歸檔有關項目資料。

(六)發揮業務和技術專業優勢,統籌做好延伸服務。

1.協助部門完成各項應用需求。我辦業務和技術專業優勢明顯,充分發揮參謀和助手作用,協助部門實現多項應用需求。如市紀委的廉潔村務規範化和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業務管理系統、住房公積金網上申報系統、人力社保局陽光政務大廳等,不但方便了機關工作人員,也方便了廣大網民。其中紀委兩項工作的系統化管理方式爲省內首創,成效顯著。

2.鞏固全市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成果。2018年3月9日,我市政府部門辦公軟件正版化工作順利透過省正版軟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督查組的驗收。10月上旬,我辦對31個機關部門辦公軟件正版化再次開展檢查,透過電話指導和上門安裝等方式對未安裝正版辦公軟件的477臺電腦實施整改,切實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

3.做好視頻會議系統和終端服務。自8月份起接手視頻會議(全省應急指揮)系統維護工作,截至年底共出勤維護保障40餘次,有效保障了各次會議系統的暢通穩定執行。同時,繼續對行政1-2號樓終端提供維護服務,全年共出勤維護各種網絡及電腦終端故障500餘次,爲系統和網絡安全、暢通執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用戶普遍反映良好。

(七)探索網上信訪辦信機制,積極迴應網民訴求。

1.樹立正確觀念,切實維護羣衆合法權益。在日常的辦信工作中,本着“羣衆利益無小事”原則,認真辦理羣衆的每一封來信。對羣衆反映的問題,能馬上明確答覆的立即答覆,不能馬上明確答覆的,將問題轉有關單位即時處理並及時反饋;對一些熱點難點、涉及面廣、敏感複雜事件或有可能引發羣ti事件的問題,則呈報有關領導閱批後轉辦。2018年共受理網民來信8643件(市長信箱8569件;上級來信74件;其中金華市長信箱71件,省重要網站網民留言件3件),直接承辦526件,轉辦信件8117件,涉及110個機關部門和鎮(街),按時回覆率達到99%以上,信件回覆率達100%。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切實維護了羣衆的合法權益。

今年11月,我市被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授予“2011-2018年度全省網民留言辦理”先進單位。

2.加強制度建設,規範工作程序。今年進一步加強了網上信訪制度建設,先後制定並細化了《義烏市網上信訪工作暫行規則》、《義烏市網上信訪中心工作制度》、《市長信箱來信須知》、《市長信箱辦理考覈辦法》等制度,有力地規範了信件辦理和考覈工作。

3.夯實工作基礎,做好資訊反饋。及時向上級部門提供信訪資訊,爲各級領導機關正確決策提供依據。一年來,向紀委、“兩創兩提辦”週報36次,專題彙報及提供信訪資訊4次。及時與來信人電話反饋與溝通,做好滿意度調查工作,做到每月電話抽查佔當月量10%,綜合抽查量每月不低於90件。

(八)加強隊伍自身作風建設,提高履職盡責能力。

1.加強黨性建設。認真學習十八精神,以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廉潔自律爲重點加強黨性教育,積極發展黨員,切實解決在對待是與非、公與私、真與假、實與虛方面存在的問題。

2.加強能力建設。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對辦公室人員進行培訓,着力提高業務水平,不定期組織開展業務討論會,切實提高全員電子政務管理能力。

3.加強作風建設。教育引導幹部職工弘揚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鬥之風、開拓創新之風,講團結,講配合,形成想幹事、肯幹事、敢幹事、會幹事、幹成事、會共事的工作氛圍。

4.加強制度建設。要求全體人員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考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