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高學歷怎樣走向高技能

學問君 人氣:1.91W

   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產業結構的重新佈局,一些技術與勞動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重新凸現優勢。技工與擅長技能的中專生與大專生,由於所學專業與生產實踐結合緊密,自然更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其次,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就業市場屬買方市場,與本科生、研究生相比,相當一部分專科生在多種技能型工作上更具有靈活性與實用性。很多企業從用人成本和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更傾向於選擇專科生。相當一部分碩士生對月薪的要求相當高,而對於有些體力職業不願屈就,寧可掛在求職檔案上等機會。現在相當一部分單位在聘用人才上已經迴歸理智,不再以高薪招攬高學歷者裝點門面,加上高學歷人才的跳槽風險也很高,所以有的單位只要對口專業的本科生,有特長的大專生也比較吃香。

高學歷怎樣走向高技能


  有關專家指出,專科生與碩士生的培養方向與目標有很大的不同,中專生與大專生的培養一般比較注重實踐技能的訓練與打磨,而研究生培養則更注重的是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二者有着不同的培養方向,實現着不同的社會服務功能,滿足着不同社會階層對人才的不同需要。在國內某些人才市場中,專科生比研究生走俏只是說明目前就業市場的供需變化狀況,而這種動態變化反映的僅是現象,並非現象的本質。


  在美國、韓國、日本等製造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技術工人的學歷高得令人咋舌。在日本,從事生產製造的一線熟練工人中,擁有碩士學歷者達到40%,韓國也達到了30%,這些國家的人才現狀告訴我們,隨着社會的發展,實用技能將對人才的學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不可否認,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高學歷往往能夠成爲求職者首次就業的“敲門磚”,加之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的起薪一般都相差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因此,追求高學歷已成爲衆多學子的人生目標。市場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求職者們不僅僅是擁有高學歷。高學歷人才在就業上應該有一種全新的觀念,也就是要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因爲高學歷並不等同於高素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衡量人才的標尺更多的是能力帶來的“效益”,學歷高者一旦成爲知識性失業隊伍中的一員,就要轉變觀念,調整心態,不斷提高自己,增加有效知識供給,強化動手能力,儘快把自己塑造成爲符合市場需要的真正人才。


  人才高消費是一種浪費,而高學歷人才失業更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對高學歷人才自身而言,還有一個準確定位的問題。擁有高學歷,只能說明接受過高層次的教育,並不意味着能力強,還需勇於實踐,努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發揮自己在技術攻關、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專長,使自己真正成爲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