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在招聘面試的時候什麼問題最有效?

學問君 人氣:1.42W

印象蠻深的是在這門課上,楊教授對企業招聘人才的面試環節小小地幽默了一把。他說,企業面試通常在一間小小洽談室,這個房間幾乎可以說是地球上謊言密度最高的所在。因爲企業面試人員面對求職者的焦慮眼神,一定會把公司前景描繪得天花亂墜。而應聘者,更是會利用這短短的時間,巧舌如簧給自己貼金,恨不能讓面試官當即給出正式的OFFER。所以,這種面試其實就是謊言的終極PK。

在招聘面試的時候什麼問題最有效?

我們全班幾乎笑翻。

仔細想,這個幽默的背後,其實,道出了企業HR常常遭遇的一個難題,即: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企業主持面試的考官,究竟要如何發問,才能最有效率地測試出來應聘者的真實面目。

從去年以來,公司的業務蓬勃發展,各部門求賢若渴,面試成了各級主管的日常功課。依我自己的經驗,在有限的時間,藉助以下六個問題,基本可以瞭解素昧平生的求職者,包括他的人生經歷、心理素質、個性特點、求職動機、職業發展取向等。

與面試者的交談通常以這個問題開始:

問題一:請談談你的個人經歷

重點測試求職者的思維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實,很多人可能覺得你之前已經拿到人力資源部轉來的求職者的簡歷,所有的個人經歷都已經一目瞭然,何必多此一問。其實不然。設定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直接引導求職者進入面試的狀態,但是又不至於把面談氣氛一下子搞得緊張。

往往求職者的過去經歷分成兩類情形:

如果發現求職者的工作跳槽次數多,不妨追問:

爲什麼頻繁跳槽?(尤其重點要關注求職者對最近三次離職的解釋)

從你頻繁跳槽的情況看,是不是可以推斷你的職業穩定性有欠缺?(問題有一點挑戰性,以此驗證求職者的`穩定性和反應能力)

評判:如果求職者頻繁跳槽,而且,把跳槽的原因統統歸結於過去服務公司,要引起最大的警惕。這種人,往往是其本人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值得懷疑。

對於專業崗位而言,如果跳槽次數在平均半年左右一次的,基本可以斷定求職者的專業素養積累不可能非常好。因爲他根本沒有機會積累專業經驗。

如果求職者的工作相對穩定,不妨追問:

我發現你過去工作一直比較穩定,那麼這次的跳槽,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以此驗證求職者的求職動機和職業穩定性)

評判:最合理的一個解釋是這類的求職者在現有的公司,遇到了“天花板”。爲個人發展計,決定離職。

通常第一個問題,只是一個開場。接下來,由遠及近,逐漸進入正題。

問題二:請問對我們行業&公司瞭解有多少

重點測試:求職意願強烈程度、個人資訊整合分析能力、推理思維的邏輯性、大局觀。

我認爲此問之後可以聽聽求職者對於行業現狀、走勢、競爭態勢、競爭對手的基本判斷,有助於對求職者全面的考察。

不妨追問:

你是從什麼渠道瞭解到我們公司?

你是從什麼渠道瞭解到我們的招聘資訊?(間接地證實公司現有招聘渠道的有效性比較,適合反饋給人力資源部)

評判:如果求職者對公司的瞭解程度非常高,未必能證明他一定勝任這個崗位,但至少說明他是一個事先準備工作充分、做事認真的人。而我面試過的一些求職者,當我發問這個問題時,我立刻知道他連公司和競爭對手都還無法區分,絕對說明面試前的準備工作非常不充分。

產生這種情況通常有兩個原因:要麼是求職者在廣泛求職,到處散發求職簡歷,精力所限無法準備充分;要麼本身就是一個做事不認真的人。前者是求職意願的問題,後者是個性態度的問題,無論如何,面試考評都須作減分處理。

問題三:請問你對應聘崗位的理解

重點測試:對應聘崗位所涉及工作的熟悉程度、個人與該崗位的潛在匹配程度。

我們發佈的公開資訊中,往往簡述了該崗位的任職條件和工作職責。我發現,在實際中,不同公司,雖然給予相同的崗位稱謂,但有時候,工作內容卻大相徑庭。所以,這個問題最有助於測試求職者的過去經歷對求職崗位的支援。

評判:如果求職者所講述的該崗位的理解與我們的設定相符,基本可以判定求職者具備從事該崗位的必要經驗,入職之後對該崗位的熟悉、適應過程可以大大縮短,招聘成本相對較低。

同時,你可以就該崗位的核心要求發問,不妨追問:

你認爲你已經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使得你可以勝任這個崗位?

這個問題幾乎就是做崗位適應性判定的核心問題。作爲面試官,你在面試前,必須十分清楚這個崗位的關鍵素質要求,並根據求職者的應答逐項判斷是否具有勝任崗位的潛力。

問題四:請舉例你過去工作經歷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個案例

重點測試:團隊精神&合作能力、思維的邏輯性、個人價值觀、個性特點。

在這裏,不要擔心求職者被鼓勵給自己貼金。其實,作爲面試官,你儘可以耐心聽求職者講自己的成功故事,但是你必須根據情節把握三個重點:求職者是否重視與其工作團隊的配合,是否客觀評價其他成員在其中的作用,測知是否具有合作能力;求職者爲什麼認爲這是一件最優成就感的事情,測知求職者的個人價值取向;求職者個人在其中的角色和影響,測知是否具有領導力。

在求職者的講述過程中,面試官無妨隨時插問求證細節,以驗證以上三方面的結論。並可以追問:

你在這個案例中的角色是什麼?

你認爲這個成功歸功於你個人的還是你們團隊?

爲什麼這件事帶給你最大的成就感?

這個問題,也可以從反面問,比如,請舉例你過去工作經歷中最失敗的一個案例;這類的問題顯得尖銳,如果你覺得求職者自負接近狂傲,不妨發問以驗證求職者的心理素質和抗擊打能力。

問題五:請問業餘時間做什麼

重點測試:興趣愛好、個性傾向、社會交往能力。

這是我個人比較偏好的一個面試問題。說真的,在精心準備過的求職應答面前,面試官不容易挑出破綻。何況,現在滿世界的還有什麼面試技巧、面試祕笈等等,教唆求職者說謊面不改色、表現泰然。

之前的那四個問題,基本已經收錄在求職大全裏面。求職者如果精心準備過,基本可以滴水不漏。

如果到這時候,建議面試官以較爲鬆弛的表情,暗示面試主題部分的暫告段落,讓求職者放鬆警惕。然後假裝八卦,就求職者的個人生活繼續發問。

坦率說,我認爲這時候的問題反而可能觸及真實面目。

業餘時間通常做什麼?

就象區別人和人的,不是看他們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花錢。看似很輕鬆的問題,它背後的思考邏輯是:你在工作之餘的興趣愛好才折射你的真實內心。

順便說一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的,任何應對都沒有辦法直接以對或錯作判。

在我的經驗中,一旦問到這個問題,求職者中很多人就成了音樂愛好者、書迷、運動狂。大抵如此。我猜很多是爲自己貼金。因爲說喜歡看書比較容易得分。所以我會進一步追問,

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結果很多人一下子就張口結舌了,而且表情立刻會變得複雜。你立刻就知道這是個僞書迷。這種遊戲,有時候也蠻有趣的。

問題六:請問你爲你的父母做過什麼

重點測試:責任心、倫理與價值觀。

這也是我個人偏好的一個問題。

在我看來,一個對自己父母沒有孝心的人,對待自己的工作,也多半沒有責任心。有人會反駁我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沒錯。所以,自古以來,忠孝就是一個人的兩面。

我在異地事業部任職的時候,主持過一次內部選聘。因爲有一些管理崗位,很多基層的員工來應聘。我親自參加對這羣人的面試。大部分應聘者,都是成家不久的年輕人。剛剛開始脫離父母蔭庇,開始獨立支撐自己家庭。對其中的每一個,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問到了這個問題。

按照答案的不同,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人,懂得孝敬父母、爲家庭貢獻的人和忽視孝敬父母,對父母幾乎沒有貢獻的人。

在我敲定的最終錄用名單中,當然大部分是前者。我認爲這類人,服從於傳統道德倫理、孝敬父母、具有歸屬感、知恩圖報、對家庭負責,這纔是工作敬業、積極進取的根源。我不相信那些從小嬌生慣養、自私冷酷、自我中心、從不懂得關愛他人的那類人會積極努力地工作。

後來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招聘面試,猶如被人撮合的相親者的第一次見面,帶着一絲神祕和幻想,用世上最美麗的謊言互訴衷腸。如何洞察人心、直擊真我、準確鎖定求職者,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很多時候,我們還在親身見證因誤解而結合的錯誤,除了耽誤雙方終身大事,倘若再落得因愛生恨,就是人間悲劇了。呵呵!

TAGS:招聘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