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探訪遠方的家民情日記

學問君 人氣:7.53K

和順村是個村民歷來相處和睦,民風溫順,且是泉州市最邊遠的村落,也被村民戲稱爲泉州的西伯利亞,我對它也僅此這麼一點淡淡印象。這次“駐進幫”活動,讓我有機會走近並瞭解這個民風淳樸的小山村。

探訪遠方的家民情日記

從城關驅車近2個小時到達楊梅鄉政府之後,在楊梅鄉陳副鄉長的帶領下,車在蜿蜒盤旋且並不寬闊的公路上行駛20多分鐘後,陳副鄉長告訴我們車已進入三明市尤溪縣管轄的華仙村地界,隨後又穿過了尤溪縣上仙村,這樣的地理位置,使我對和順村更增添了幾分好奇,也多了幾分期待……在三明地界又行駛了30多分鐘,車才漸漸駛進目的地——德化縣楊梅鄉和順村。

下了車到村部,視野豁然開闊,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四周羣山環抱、中間地勢平緩、自然村落連接如葫蘆狀的小村莊,放眼望去一攏攏金燦燦的稻子、一片片翠綠的竹海、一株株碩果累累的柿子樹、一排排倚山而建、錯落有致的雙層木質結構民居,還有那時不時隨風飄散且沁人心脾的油茶花香、大人耕作小孩田間嬉戲的生活景象……尤如置身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路的顛簸疲勞也頓感消失了。

和順村位於楊梅鄉東北部,距鄉政府24公里,三面與尤溪相鄰、距尤溪中仙僅8公里,海拔680米,6個村民小組,人口503人,耕地面積450畝,毛竹林3195畝,油茶園510畝。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林爲主,其中毛竹林、油茶園人均6.26畝、1.01畝。常住人口200多人,屬農村常住人口較多的村子。和順村1958年前隸屬德化,1959年-1978年劃歸尤溪管轄,1979年後又迴歸德化。

在村委的帶領下,我們先後走訪了10多戶村民,在知道我們的來意之後,村民都會熱情地把我們領進廳堂就座,與我們家長裏短地閒聊起來。雖然因地域關係,村民們說話的口音大多與尤溪方言相近,在交談過程中,偶爾溝通不是那麼順暢,有時還得村委在旁邊“翻譯”解釋下才能明白,但從大多數村民臉上洋溢的.笑容及樸實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都很知足,對生活鮮少有抱怨,更多的是感恩!他們說:“現在各級政府都出臺了許多發展農業的優惠政策,還給予補貼,村裏帶領我們積極發展毛竹、油茶產業,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生活也越過越紅火!國家這幾年還一再出臺好政策,不僅減免了農業稅,還有醫保、社保等社會保障政策,更是將生活困難的羣衆列入低保對象,這就是黨給予我們農民實實在在的實惠,黨的政策好啊!”

位於村尾的畜禽養殖戶林家有家,與村頭那邊隔三差五都有幾處房子相連對比,他相對孤立的房屋就顯得靜寂了許多,看到他憨厚朴實的樣子以及那善良純樸村民所特有的“招牌式笑容”,讓我們倍感親切,隨之他帶領我們參觀了離房子不遠、規模並不算大的養殖場,看到雞鴨成羣、互相追逐的場景,林家有樂開了花!他說:“目前,養殖蛋鴨200多隻、番鴨480多隻、黑雞近100只、豬4頭,產品除供楊梅本地外,還可賣到葛坑、尤溪、中仙等地,年收入可達2萬多元。”在交談中,他告訴我們,想擴大黑雞養殖規模,但資金不足是最大的問題。對於存在的實際困難,縣質監局駐和順村工作隊當即表態將以德化黑雞標準化養殖項目向泉州市局爭取幫扶資金,林家有聽後禁不住激動的說:“太感謝你們了,多虧有了‘駐進幫’活動,幫我解決了發展的最大難題”……

當然,走訪中也收集到了羣衆反映的一些實際困難,如:由於地處邊界,林地、林權糾紛時有發生;生源不足,村小學停辦,在家務農村民的小孩只能到隔壁村子的學校寄讀,小孩讀書難;村裏至今未接通有線電視網絡,無法收看泉州、德化有線電視節目,及時瞭解掌握市、縣政府的有關政策;地處邊遠,大病就醫困難等問題。駐村工作隊認真詳細的對問題進行一一記錄,表示將向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盡力給予協調解決。

結束了一天的走訪活動後,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尖漸漸被夜幕吞沒,白天雞犬相聞的村莊也寂靜了許多……臨別的那一刻我感慨頗多,作爲一名國家幹部,就應該多下基層,多貼近羣衆,多瞭解羣衆在想什麼、最需要什麼,正如“駐進幫”動員會上局領導所要求的:要真走下去添“底氣”。要與羣衆同吃、同住,講實話,交朋友,真正走下去,接觸更廣闊天地,才能增添執政的“底氣”;要真正思考添“靈氣”。要結合實際,理性總結,善於思考,把握問題實質,實現工作效果與思維水平同步提升,只有真正思考,纔會有更多收穫,才能增添執政的“靈氣”;要真心幫扶添“人氣”。要圍繞具體問題,拿出具體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讓羣衆看得見、摸得着、想得通,只有真心幫扶,才能進一步增添執政的“人氣”。

筆下的隻言片語,也許並不足以表達“駐進幫”活動的收穫與感受,但卻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幾分,只有從羣衆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真心實意地爲羣衆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才能詮釋“駐進幫”活動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