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兩篇

學問君 人氣:1.24W

 第一篇:

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兩篇

3月28日,冒着毛毛細雨,我來到花橋鎮蘭傑村進行走訪慰問。在蘭傑村垸場穿梭着,尋找走訪對象戶——貧困戶。一棟破舊低矮的房屋映入眼簾,我隨即走進那戶人家,迎接我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我和她說明了來意,她激動的握着我的手說,“是黨派領導來看望我們啦,共產黨真好!”老人找了一張板凳讓我坐下,我和老人攀談起來,瞭解到:老人叫蘭谷珍,60歲,看着比實際年齡大不少,也許是家庭條件困難操勞過度的緣故吧。蘭谷珍丈夫1985年就因病去世,她獨自一人帶着兩子一女生活,還要照顧95歲高齡的老母親,家裏只有一畝口糧田,現在兒子在外打工,大兒媳婦因爲家庭困難,結婚後一直不願將戶口從貴州調到武穴來,二兒子還是單身,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增加家庭收入,解決家庭困難現狀,讓二兒子早點成家。聽完蘭谷珍老人的介紹後,我和她說,現在你兩個兒子都成人了,家庭條件會越來越好的,你們要同心協力爲改變這個家庭現狀努力,我再和村裏商量下,儘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你們一把。臨走時我拿出200塊錢塞到老人家手裏,說我們也是靠工資吃飯的,錢不多表達下我們的心意,老人說什麼也不肯要,但在我的再三勸說下收下了,並不停的說些感激的話,說“共產黨員真好,拿自己的工資來資助我們,真的很難得…..”

 第二篇:

走在田間的小路,不時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蔥蔥綠綠的茶園,到處是採摘的人們,彎彎曲曲的梯田傳來一聲聲趕牛的吆喝,農村已進入大忙的季節。

上午,我和段農光組長、黃歡同志一起,在孔坊鄉皋令山村支書聞楚新、婦聯主任張貴芬的帶領下,去看望一位孤寡老人。

一路上,我們圍繞着近段時間的走村入戶瞭解的情況不時交談着。黨的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但因多種原因,並非每家每戶都走上富裕的道路,特別是山頭偏遠村,資源匱乏,資訊不靈通,交通不方便,貧困戶還大量存在。皋令山村就是如此,288戶人家有78戶還沒有完全脫貧。我們每到一戶,心情非常沉重。

談着談着,不覺已來到要訪問的農家。擡眼望去,山林之間座落着兩聯破舊的瓦房,與周邊的小洋樓形成強烈的對比。我們走到房前看見大門緊閉,覺得主人肯定不在家,在這農忙季節,這是我們每天都碰到的`事情。張貴芬主任徑直走上前,推開大門,喊了一聲“鄒大奶”,裏面傳出了應答聲。我們跟隨一起走進屋裏。“張主任,你來啦!”雖然是白天,屋裏很黑暗,我們還沒有發現這位老人在什麼地方。隨着張主任的介紹,我們纔看見這位老人坐在門角落的一張椅子上。花白的頭髮,乾癟的面孔,伶瘦的身材。她坐的旁邊是一張牀,牀上墊的稻草,一牀破舊的牀單鋪在牀上,棉被也未疊起,髒得無法形容,屋子裏散發着特殊的氣味。兩聯破舊的房子已是危房,廚房已經垮塌,竈堂完全裸露在外面,山頭牆已裂開十幾釐米,隨時有垮塌的危險。

聽張主任的介紹,這位老人叫鄒淑蘭,78歲,一生未生育,後來找的男人10年前離世,繼子長期在外打工,從未回過家,也未寄過錢回。三年前,得了眼疾,雙目失明,去年半身癱瘓,無法站立,現在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全靠一位鄰居照料,享受一類低保,每月100元錢,是張主任的困難聯繫戶。

屋子除了幾隻破舊的櫃子、一張桌子、一張牀和她本人坐的椅子外,再沒有其它的任何東西。我們站在她面前詢問近況,她聽力很好,我們每說的一句話她聽得清楚,她一直在誇村和張主任如何對待她好。我們組長段農光掏出300元錢塞到她的手上,並承諾工作組一定想辦法解決她的困難。她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不斷地誇獎着“共產黨好,工作組好!”

我們返身出門,適逢碰到一位50多歲的婦女端着一碗飯、一缸水送來。原來她就是一直照料鄒淑蘭的張定清。聽她說,這幾年一直是她照料,開頭幾年,老人還能自理,去年以來,一日三餐都要送給她吃,特別是在忙的時候,真照料不過來。我們聽着,真的很感動。張定清不僅照料鄒淑蘭,她自己丈夫的哥哥60多歲,眼睛同樣失明,也需要照料。真的不容易,這不正是中國一個農村婦女的博大胸懷嗎!

我們的心情很沉重,返回的路上,我什麼也沒有說。段農光組長與聞支書一直商量着如何解決這位老人的問題,村裏的五保居住點已建成,配套工程未完善,還沒有啓用。而鄒淑蘭不是五保戶,全村只有五個名額已被佔用,所以她未能進入。工作組與村達成協議,一起幫助做一聯新房子,每年籌集一部分錢解決她的生活和照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