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2014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圓夢大學

學問君 人氣:2.99W

第一篇

2014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圓夢大學

今天,我拿到團市委給我鎮困難學子的圓夢助學金,我已經聯繫到各村團支部書記準備下發到戶,之前這些青年學子我都沒有見過。首先,我先來到我鎮皋南社區陳金金家,陳金金是個內向、羞澀的男生,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陳金金是如皋市第一職業中學的畢業生,今年剛考上大學,被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系錄取。在皋南社區團支部書記冒美蘭的帶領下,我們前往陳金金的家。通往陳金金家的鄉間小道還未鋪上水泥,下雨天將會非常泥濘,小路的兩旁是大片的農田,在農田之間坐落着幾戶平房,其中第一戶就是陳金金的家。

今天,陳金金的父母不在家,只見到了陳金金和他的爺爺。陳金金的父母常年都在外打工,父親因爲有病在身,不能幹重活,兩人微薄的工資要供養一個老人,並撫養一個孩子上學,着實不易。

穿過整潔乾淨的院子,走進狹小的堂屋,屋裏除了一張舊條桌和幾把凳子,沒有其它多餘的傢俱。在和我們交談當中,老人談及家中的情況既心酸又無奈,爲孫子考上大學高興,更爲高昂的學費發愁,陳金金所學的藝術專業比一般專業的學費要高出很多,並且,除了學費,還需要畫具、寫生等其他費用。陳金金在我們和爺爺交談時,低着頭,除了我們主動問到他,其他時候不發一言,與同齡人相比顯得嚴肅、成熟。

像陳金金家這樣的情況在我鎮並不算罕見,今年團市委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打算在我鎮捐助4名這樣的貧困學生。三千元的助學金,只能在經濟上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一部分費用。但是,這些貧困學子入學之後還將面臨更多的問題,如面對大學中同學間巨大貧富差異的心理落差、人際關係的處理、就業問題等等。

幫扶貧困學子的行動並不能止於上大學前的.一次資助,需要更多的方式來爲貧困學子的成長提供支援,將圓夢行動進行到底。就我鎮團委而言,可以與他們建立長效聯繫機制,將貧困學子納爲鎮團委各類活動的服務對象,給他們提供參觀企業、瞭解家鄉的機會,開闊他們的眼界;給他們提供崗位實習的機會,提高社會實踐的能力;“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幫助他們拓寬就業渠道、積累就業創業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參加志願服務活動,讓他們擴大交友面,提高自信等等。

陳金金這樣的貧困學子註定要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艱辛,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改善家庭狀況,需要他們比同齡人更加刻苦、努力,這一點陳金金非常清楚。而我們要做的,是在他們向上攀登的道路上,伸出一把援手,爲他們的人生助一臂之力,添一絲暖色。

第二篇

今天下午我要去搬經鎮萬富村貧困學子王潔家走訪。一上班,我就來到了萬富村村居,在和村支書說明來意之後,他很熱情的帶我們往村子深處走去。

走在鄉間的水泥小路上,我看着田地裏的莊稼正在盡情地享受着炎炎烈日後的涼爽,不遠處的一家連鎖超市裏日用商品琳琅滿目,由衷感慨如今的新農村果然有了很大的改觀。村書記一邊走一邊和我介紹王潔家情況:“王潔今年被南京師範大學電氣資訊工程專業錄取,前幾天已經上學走了,父母倆身體都不好,家裏因看病還欠了不少外債,實在不容易。”這和我之前電話聯繫王潔家時瞭解的情況差不多,回想起王潔母親在電話中流露出的既着急又無奈的口氣着實讓人心酸。

走着走着,就看到路盡頭有一位戴着帽子略有弓腰的中年男子已在那兒等候,身旁一位衣着樸素的中年婦女正快步上前熱情的招呼我們,陳書記示意我說,這就是王潔的父親母親,我也加快了腳步迎上前,相互介紹後走到了家裏。一進家門,不大的院落被收拾得乾淨整潔,再到屋內,屋子裏簡單的傢俱擺設的井井有條。各自落座後,張援的母親卓桂俠開始和我拉起家常來,“孩子他爸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一直身體比較弱,我一側腎臟被切除,都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前兩年身體好時掙的錢全用來看病吃藥了,現在身體不好只能閒在家裏。”王潔父親自責道,“是我拖累了她們,有時候我真是覺得對不起她們母女,女兒在學校成績一直很好,昨天打電話來說很想考研,我跟她說要不再考慮考慮?其實我們是負擔不起啊!……”說着說着潸然淚下,氣氛突然變得傷感起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是啊!南師大是多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殿堂,又是多少上不起學的農家孩子魂牽夢繞的地方。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往往都格外爭氣力拔頭籌,而有些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卻是早早輟學玩世不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着多麼深刻的哲理!

就我局團委而言,等王潔假期回家了可以幫她聯繫些企業社會實踐,也可以補貼點家用。看着他們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我覺得自己真是做的太少,希望那些生活在角落裏的孩子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關懷,堅定信念,早日成才。

三篇

八月底,是大學新生陸續到學校報到的時間,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因爲家庭貧困,難以湊齊大學的學費,經常奔走在村委會和民政部門之間,想要爭取一些社會上的幫助。

在團市委調查摸底貧困大學新生的工作中,發現了至少4名符合條件的學生,但是由於名額限制,只能上報2人。之後幾天,團市委對於我們上報的資訊和學校上報的資訊進行覈實,最終確定了3人,由鎮團委協助填寫具體資訊進行上報。他們分別是沒有母親、父親剛剛出了車禍、爺爺是癌症的中心居的韓文,她考上了南京農業大學的物流工程專業。還有中心居的郭波濤,在郭波濤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離家出走了,父親因此精神上有些問題,郭波濤從小就懂事聽話,自己照顧自己,並於今年考上了鹽城師範,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還在團市委聯繫的泰華大酒店打工,填完表他又匆忙地趕去上班。還有曉莊村的孫佳慧,學習成績很好,考到了東南大學的軟件工程專業,也是單親家庭,家庭比較貧困,一直沒有湊足她的學費。

有一個女孩,叫陳瑩瑩,相對於韓文和郭波濤,她的境況要好一些,所以沒有將她的資訊上報到團市委,但是她會經常聯繫我,滿是盼望和乞求的語氣,讓我覺得我有幫助她的責任。陳瑩瑩的母親在生她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奶奶一手將她帶大。她還有一個哥哥,比他大一歲,目前在徐州師範大學念大二,奶奶從小就是用人力三輪車接送兩人上下學,一直到兩人上了高中,70多歲的奶奶也騎不動三輪車了。父親一直忙着農田,偶爾出去做小工,由於身體不好,也掙不到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