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範文

學問君 人氣:1.11W

將《民情日記》作爲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載體,努力使其制度化、規範化、長期化、科學化,以下是專門爲你收集整理的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範文,供參考閱讀!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範文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1】

9月11日,霍城縣民政局的領導及幹部,還有清水河鎮的民政幹事找到工作組,落實李得海老人軍人生活補貼的事,由我帶路,我們一同來到李得海老人家。

現住清水河光明路2巷的李得海,1934年10月10日出生,回族,喪偶,農業戶口,戶口在寧夏涇源縣香水鎮,現在靠撿拾垃圾爲生。1951年2月由平涼參加抗美援朝人民志願軍,被分配在平涼自立團獨立營四連二排當兵,後調往寧夏涇源縣公安隊工作,1987年前往新疆至今。1998年5月,李得海在原寶地對面住的兩間磚木房屋,因規劃要求搬遷。2011年李得海居住的房屋因失火不能居住,經社區、鎮民政辦協調區鎮黨委,透過抗震安居資金新蓋一間20平米磚木房,居住至今,老人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工作組先後兩次進行了慰問,在入戶走訪時,李得海老人向我們反映了他生活補貼的事,老人說:“生活補貼我一直都沒有領,你們工作組能否幫助解決?”

問老人:“老家有親戚嗎?是否他們在領?”

老人卻始終迴避老家寧夏的親戚不談,說起三宮及大西溝親戚的事,但工作組卻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裏,向縣民政局諮詢了這方面的知識,並經協調,由縣民政局向寧夏涇源縣民政局發函同意將老人的老軍人生活補貼(每月525元)轉至霍城縣發放。今天縣民政局到老人家來,主要是落實老人是否前面領取生活補貼,如果沒有領取,將協調寧夏涇源縣紀委幫助協查。

說話間,這時旁邊的一位鄰居走了過來,告訴我們:聽父輩說起過,錢一直由他老家得智障的兒子在領取。於是給老人講:“我們已經調查了,是您的兒子在領取您的生活補貼,對嗎?”。最後老人終於承認是老家的兒子在領生活補貼的事。

問老人:“從您兒子那裏把補貼追回給您,好不好?”

老人說:“錢都花了,我不要。”

問:“現在把您的補貼轉到霍城縣清水發放可以嗎?”

老人說:“這好得很!”

告訴老人:“您是否願意回寧夏老家,民政局有救助站可以免費送您回家的。”

老人說:“我不回去,我喜歡新疆這個地方!”

幾經周折,李得海老人享受老軍人生活補貼的事情終於有了眉目。工作組幫助老人辦理了農村信用卡,並寫了申請,並由縣民政局將其身份及申請有關資料郵寄至寧夏涇源縣民政局,相信不久,老人就會盡快享受到生活補貼。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2】

作爲一名基層黨委書記,對農業農村各項工作拘泥於安排部署的多,督辦檢查的多。真正走近羣衆、直面羣衆的機會並不多。有時深入村組農戶時,又總會被各種繁鎖之事打擾,被一些無端應酬沖斷,在內心深處總感覺自已與廣大羣衆接觸的時間少了,與普通百姓的距離拉遠了。借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機,我特地給自己安排了一些時間,深入村落、企業、農戶中走訪徵求意見,瞭解羣衆對我們的`期盼,徵求羣衆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建議。

3月20日一清早,我便驅車前往最邊遠、偏僻的八道關村。汽車在平坦的水泥小路上行駛一段距離後,就來到了水泥斷頭路。這裏路面狹窄,坑坑窪窪,好在最近天氣好,但仍依晰可見雨天時留下的深溝淺壑。我們一行下車開始徙步前進,沿着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土路,行走近3公里,來到了原雙河村嚴家鋪大院。這裏目前還居住着二十餘戶70多位老百姓,因爲交通惡劣,出行不便,羣衆很難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購買日常消費品都得走很遠的路到村口小店纔買得到。

今天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大多數羣衆都在家附近忙農活兒。聽說有鎮領導幹部來了,村民們個個兒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不一會兒,院落附近的十幾多位老百姓自發的來到我們身邊,個個兒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我感到老百姓是多麼樸實真摯、可親可愛呀。當得知我們是專程來看望大家,來了解大家在生產生活方面有什麼困難及對鎮村幹部在“四風”方面有什麼問題時,他們的話匣子一個子就開啟了。

“如今黨的政策好啊,我們老百姓就託黨的福啵。我們這兒現在最期盼的是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門口就好了”,嚴家鋪院的村民楊龍寶拉着我的手,滿懷期盼的對我說道。

“今天我已經看到並感受到了,這裏的交通確實讓你們受了不少苦,這是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一定會想辦法改善交通條件,解決你們出行難的問題”,面對老百姓的期盼,我沒有理由不這樣去說,並按照自己的承諾去做。

村民周賢榮說:“我是雙女戶,大女英年早逝;二女遠嫁江蘇。丈夫快近六十歲的人了,最近幾年三病兩痛,光一年看病的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家庭現已面臨困難,希望能夠得到照顧。”

“等你年滿60歲即可享受雙女戶獎勵了;至於家庭因病困難,一是要自力更生;二是可以向村上遞交救助申請,經村民代表評議同意後上報到鎮政府,由鎮上再上報縣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後方可享受。”聽着村民的訴求,得知他們還有很多困難時,我內心充滿了愧疚和不安,而些時我唯有細心的解答着他們的疑問,心裏才稍有所安。

“鎮、村兩級有沒有幹部在給你們辦事過程中,有吃拿卡要的行爲嗎?”、“有沒有幹部在工作過程中作風粗暴、官腔官調、只說不做的現象?”、“鎮、村幹部到你們這裏來的多不多?”.....,爲不虛此行,能更多的瞭解一些關於我們幹部在羣衆工作中的態度和作風情況。不時地,我也給前來的羣衆拋出一些問題,希望能聽到他們最真的聲音。

村民席實林告訴我,現在鎮村幹部對老百姓有求必應,服務態度非常不錯。只是他們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主動到像他們這樣偏遠的地方來的更少了,希望他們多來些,哪怕不帶工作任務,只和他們說說話,嘮嘮嗑也行。席實林的這一席話深深觸動着我。是啊,如今我們這些離羣衆直線距離最近的鎮村幹部,卻被各種理由和藉口遠離了羣衆,甚至脫離了羣衆,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幹部的腳步本應在羣衆間行走,現在卻本末倒置,這是我們工作的缺失呀。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3】

瑞金市‚兩會‛將於本月底勝利召開,這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花石村計生專幹、婦女主任鄒四珍作爲市人大代表,這幾天都在忙於收集意見建議、撰寫議案。我作爲‚三送‛活動駐該村的工作組成員,受邀與她一同參與撰寫議案,對此本人感到非常榮幸,能夠和人大代表一起收集羣衆的建議,將羣衆的心聲送去人大會上,非常自豪。 此次市人大會,鄒四珍代表要提的議案是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花石村境內有各類礦業公司多家,其中較大的有中核贛州金瑞鈾業草桃背礦區、仙華公司、匯峯公司、奧利豐公司等,是謝坊鎮乃至全市的一個礦產重要集中地。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旺盛,礦產開採量不斷加大,政府對礦業經濟的不斷重視。礦業在給當地經濟和羣衆致富帶來一定發展的同時,也給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礦產開採區及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2000餘羣衆的飲水困難,近50%的居民系肝功能病毒攜帶者,僅2010年就有4人因肝病、肺病死亡,因疾病醫治造成近60%居民生活貧困,且許多優秀青年因此還不能當兵參軍;礦產開展造成的尾渣直接排放,造成河牀提高,水質變壞、土壤硬化,800餘畝良田不能耕作。 爲了更好的瞭解該村的生態環境破壞情況以及企業環保設

施情況,我們首先到一些農戶家中座談,深入田間地頭、河流踏看,並拍照,送羣衆家中壓水井中的地下水檢測。隨後,我們又來到企業,現場檢視‚三廢‛排放處臵情況、尾渣處理設施運作等。最後,我們再分頭透過網絡、書籍等蒐集相關資料,撰寫好議案。 透過與人大代表一起整理議案,提寫建議,讓我對村裏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讓我對人大代表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作爲人大代表,是人民羣衆的‚傳聲筒‛、‚麥克風‛,要把羣衆的呼聲、人民的心聲傳到政府,必須下真功夫,深入基層,全面掌握情況。

2017走訪困難戶民情日記【4】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這正是植樹造林的好季節,我們工作組除了繼續走村入戶宣傳好贛州市委三屆九次全會和瑞金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外,今天組織了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開展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義務植樹活動。吃過早飯,我們便來到植樹現場,發現現場有很多同志已經開始了植樹活動,而且很多人都是自發過來的,場面非常熱烈。引來很多路過的羣衆駐足觀看,都說種樹是積德,是造福子孫的好事,既能綠化美化環境,又能產生經濟效益。時不時還有羣衆來問我們有沒有樹苗了,說要拿回家去種到房前屋後,有的還提出能否幫忙聯繫苗木,要在自家自留山上種點樹。看來羣衆工作還是要做他們看得見、摸得着的事,切切實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羣衆還是歡迎的。石角村是個山多田少的山區村莊,全村有6700畝山地面積,主要以荒山爲主,山上一直沒有什麼收入,也沒有造林積極性,特別是2008年的一場森林火災,把幾千畝有林地變成火燒跡地,一直沒有采取更新造林。羣衆也反映了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儘快把這片山地利用起來,改變周邊的生態環境,增加林農收入。爲此,我局專門安排了油茶造林項目給石角村發展油茶產業,挨家挨戶宣傳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發放了營造高產油茶林的宣傳手冊,並承諾免費搞好規劃設計和技術指導,但是收效甚微,羣衆始終是缺乏積極性,缺乏信心,擔心高產油茶苗的效益到底有沒有宣傳的那麼好、補助政策能否兌現、技術服務能否保證等等。但是今天看到我們工作組組織這麼多人在種樹,覺得我們工作組還是能實實在在做事的,原先還存在疑惑的羣衆都前來諮詢我們油茶項目是否真的有,現在能不能種了等等。看來宣傳政策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檔案上,要拿出些實際的東西來才能讓羣衆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