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的文章

學問君 人氣:3.29W

【篇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經典語句】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的文章

“我們最可怕的敵人不是懷才不遇,而且我們的躊躇,猶豫。將自己定位爲某一種人,於是,自己便成了那種人。”

人要在失去之後纔會發覺擁有的珍貴

"我活着,我快樂"

假如,只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去看大自然。大自然裏面生機勃勃,鳥語花香,我在那青翠的大森林裏面快樂的奔跑,玩耍。玩累了,就躺在綠色的草地上休息。中午,太陽散發出了金色的光芒。使我感覺熱乎乎的。黃昏,那可愛又機靈的小動物們。

光明,一個令人神往的詞語,擁有了光明,就能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假如我是一位盲人,什麼都看不見,假如某一天我擁有了只能持續三天的光明,而不是一生的話,這是多麼悲哀!

這三天中的最後一刻終於到來了,我要仔細地看他們每一個人,每一張臉,然後深深地把他們的模樣刻在腦海裏,儲存在我的記憶中。或許這纔是最有意義的,也是我最該乾的一件事。

“當你爲沒有一雙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時,你該爲你有一雙可以穿鞋子的腳而感謝。”有視覺的人,他們的眼睛不久便習慣了周圍事物的常規,他們實際上僅僅注意令人驚奇的和壯觀的事物。然而,即使他們觀看最壯麗的奇觀,眼睛都是懶洋洋的。

我也將會把目光停留在一個嬰兒的臉上,以便能夠捕捉到在生活衝突所致的個人意識尚未建立之前的那種渴望的、天真無邪的美。

在我一生漫長的黑夜裏,我讀過的和人們讀給我聽的那些書,已經成爲了一座輝煌的巨大燈塔,爲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靈的最深的航道。

在能看見的第一天下午,我將到森林裏進行一次遠足,讓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麗之中,在幾小時內,拼命吸取那經常展現在正常視力人面前的光輝燦爛的廣闊奇觀。

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爲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這些能夠觸摸的藝術品對我來講,是極有意義的,然而,與其說它們是供人觸摸的,毋寧說它們是供人觀賞的,而我只能猜測那種我看不見的美。我能欣賞希臘花瓶的簡樸的線條,但它的那些圖案裝飾我卻看不到。

【篇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你會用來做什麼?】

啊,如果我有三天視力的話,我該看些什麼東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溫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着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在孩稚時,她就來到我家,是她給我開啟了外部世界。我不僅要看她的臉部的輪廓,爲了將她牢牢地放進我的記憶,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並從中找出同情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的形跡,她就是靠溫柔與耐心來完成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要從她的眼睛裏看出那使她能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那經常向我顯示出的對於人類的同情心。

第一天將是一個緊張的日子。我要將我的所有親愛的朋友們都叫來,好好端詳他們的面孔,將體現他們內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還要看一個嬰兒的面孔,這樣我就能看到一種有生氣的、天真無邪的美,它是一種沒有經歷過生活鬥爭的美。

我還要看看我那羣忠誠的、令人信賴的狗的眼睛——那沉着而機警的小斯科第、達基和那高大健壯而懂事的大戴恩、海爾加,它們的熱情、溫柔而淘氣的友誼使我感到溫暖。

在那緊張的第一天裏,我還要仔細觀察我家裏那些簡樸小巧的東西。我要看看腳下地毯的豔麗色彩,牆壁上的圖畫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變成家的熟悉的小東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視我所讀過的那些凸字書,不過這眼光將更加急於看到那些供有視力的人讀的印刷書。因爲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裏,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

在能看見東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將在森林裏作一次長時間的漫步,讓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裏,在這有限的幾小時內我要如醉如癡地欣賞那永遠向有視力的人敞開的壯麗奇景。結束短暫的森林之旅,回來的路上可能經過一個農場,這樣我便能看到耐心的馬匹犁田的情景(或許我只能看到拖拉機了!)和那些以土地爲生的人的寧靜滿足的生活。我還要爲絢麗奪目而又輝煌壯觀的落日祈禱。

當夜幕降臨,我能看到人造光明,而體驗到雙重的喜悅。這是人類的天才在大自然規定爲黑夜的時候,爲擴大自己的視力而發明創造的。

在能看見東西的第一天夜裏,我會無法入睡,腦誨裏盡翻騰着對白天的回憶。

翌日——也就是我能看見東西的第二天,我將伴着曙色起牀,去看下天空從黑夜變成白天的激動人心的奇觀。我將懷着敬畏的心情去觀賞那光色的變幻莫測,正是在這變幻中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我要把這一天用來對整個世界,從古到今,作匆匆的一瞥。我想看看人類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看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之變。這麼多的東西怎能壓縮在一天之內看完呢?當然,這隻能參觀博物館了。我經常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去,無數次地用手撫摸過那裏展出的物品,我多麼渴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這經過縮寫的地球的歷史,以及陳列在那裏的地球上的居民的——各種動物和被天然環境描繪成不同膚色的人種;看看恐龍的巨大骨架和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漫遊在地球上的柱牙象,當時的人類靠自己矮小的身軀和發達的大腦去征服動物的王國;看看那表現動物和人類進化過程的逼真畫面,和人類用來爲自己在這個星球上建造安全居處的那些工民一還有許許多多自然歷史的其他方面的東西。

我不知道本文讀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曾仔細觀察過在那個激動人心的博物館裏展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展品的全貌。當然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機會。不過我敢斷言,許多人有這種機會卻沒有很好地利用。那裏實在是一個使用眼睛的地方。你們有視力的人可以在那裏度過無數個大有所獲的日子,而我,在想象中能看東西的短短的三天裏,對此只能作匆匆的一瞥使得離去。

我的下一站將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像自然歷史博物館揭示了世界的物質方面那樣,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展現出人類精神的無數個側面。貫穿人類歷史的那種對於藝術表現形式的強烈要求幾乎和人類對於食物、住房、生育的要求同樣強烈。在這裏,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巨型大廳裏,當我們觀看埃及、希臘、羅馬的藝術時就看到了這些國家的精神面貌。透過我的雙手,我熟悉古埃及男女諸神的雕像,感覺得出複製的帕特農神廟的正中門振,辨別得出進攻中的雅典武士的優美動作。阿波羅、維納斯以及薩莫特雷斯島的勝利女神雕像都是我指尖的朋友。荷馬那多瘤而又留着長鬚的相貌對我來說尤爲親切,因爲他了解盲人。

我的手在羅馬以及晚期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上停留過,在米開朗基羅那激動人心的英雄摩西石膏像上撫摸過,我瞭解羅丹的才能,對哥特人木刻的虔誠精神感到敬畏。我能理解這些用手觸摸過的藝術品的意義,然而那些只能看不能摸的東西,我只能猜測那一直躲避着我的美。我能欣賞希臘花瓶簡樸的線條,然而對它那帶有圖案的裝飾我卻毫無所識。

就這麼着,在我看見東西的第二天,我要設法透過藝術去探索人類的靈魂。我從手的觸摸裏瞭解的東西,現在可以用眼睛來看了。整個宏偉的繪畫世界將向我敞開,從帶有寧靜的宗教虔誠的意大利原始藝術一直到具有狂熱想象的現代派藝術。找要細細觀察拉斐爾、列奧納多·達·芬奇、提香、倫勃朗的油畫,也想讓眼睛享受一下委羅涅塞豔麗的色彩,研究一下艾爾·格里柯的奧祕,並從柯羅的風景畫裏捕捉到新的想象。啊,這麼多世紀以來的藝術爲你們有視力的人提供瞭如此絢麗的美和如此深廣的意義!

憑着對這藝術聖殿的短暫訪問,我將無法把那向你們敞開的偉大藝術世界每個細部都看清楚,我只能得到一個表面的印象。藝術家們告訴我,任何人如果想正確地和深刻地評價藝術,就必須訓練自己的眼睛,他得從品評線條、構圖、形式和色彩的經驗中去學勻。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話,我將會多麼愉快地去着手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然而有人告訴我,對於你們許多有視力的人來說,藝術的世界是一個沉沉的黑夜,是一個無法探索和難以找到光明的世界。

我懷着無可奈何的心清,勉強離開大都會博物館,離開那藏着發掘美的鑰匙的所在——那是一種被忽略了的美啊。然而有視力的人並不需要從大都會博物館裏去找到發掘美的鑰匙。它在較小的博物館裏,甚至在那些小圖書館書架上的書本里也能找到。而我,在想象中能看見東西的`有限時間裏,將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在那裏,發掘美的鑰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最偉大的寶庫。

我將在戲院或電影院度過這能看見東西的第二天的夜晚。我目前也經常出席各種類型的表演,可劇情卻得讓一位陪同者在我手上拼寫。我多麼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哈姆萊特那迷人的形象和在穿五光十色的伊麗莎白式服裝的人物中間來來去去的福斯泰夫。我多麼想模仿優雅的哈姆萊特的每一個動作和健壯的福斯泰夫高視闊步的一舉一動。由於我只能看一場戲,這將使我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爲我想看的戲實在太多了。你們有視力的人想看什麼都行,不過我懷疑你們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全神貫注於一場戲、一幕電影或別的景象的時候,會意識到並感激那讓你們享受其色彩、優美和動作的視力的奇蹟呢?

除了用手觸摸的有限範圍內,我無法享受有節奏感的動作的美。儘管我知道節奏歡快的奧妙,因爲我經常從地板的顫動中去辨別音樂的拍節,然而我也只能朦朧地想象巴甫洛娃的魁力。我想象得出那富於節奏感的姿勢,肯定是世間最賞心說目的奇景。從用手指循着大理石雕像線條的觸摸裏我能推測出這一點。如果靜止的美已是那麼可愛的話,那麼看到運動中的美肯定更令人振奮和激動。

我最深切的回憶之一是當約瑟夫·傑斐遜在排練可愛的瑞普·凡·溫克爾,做着動作、講着臺詞的時候,讓我摸了他的臉和手。對戲劇的天地我就只有這麼一點貧乏的接觸,也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時刻的歡樂。啊,我肯定還遺漏了許多東西。我多麼羨慕你們有視力的人,能透過戲劇表演看動作和聽臺詞而獲得更多的享受。如果我能看戲,哪怕只看一場也行,我將弄明白我讀過或透過手語字母的表達而進入我的腦海的一百場戲的情節。

這樣,透過我想象中能看見東西的第二天的夜晚,戲劇文學中的許多高大形象將爭先恐後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下一天的早晨,懷着發現新的歡樂的渴望,我將再次去迎接那初升的旭日,因爲我深信,那些有眼睛能真正看到東西的人肯定會發現,每個黎明都會展現出千姿萬態、變幻無窮的美。

根據我想象中的奇蹟的期限,這是我能看見東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我沒有時間去悔恨或渴望,要看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把第一天給了我的朋友,給了那些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東西,第二天我看到人類和自然的歷史面目。今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裏,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除了紐約你還能在別的什麼地方發現人們這麼多的活動和這樣紛繁的情景呢?於是這城市成了我選擇的目標。

我從長島森林山,我的恬靜的鄉間小屋出發。這裏,在綠草坪、樹木、鮮花的包圍中,是一片整潔、小巧的房屋,到處充滿婦女兒童談笑奔走的歡樂,真是城市勞動者的安靜的休息之所。當我乘車穿過橫跨東河的鋼帶式橋樑時,我又開了眼界,看到人類的巧奪天工和力大無窮。河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如果我從前曾有過一段未盲的歲月,我將用許多時間來觀賞河上的熱鬧風光。

舉目前望,面前聳立着奇異的紐約塔,這城市彷彿是從神話故事的書頁中跳出來似的。這是多麼令人敬畏的奇景啊!那些燦爛奪目的尖塔,那些用鋼鐵和石塊築起的巨大堤岸,就像神爲自己修造的一樣。這幅富有生氣的畫卷是千百萬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願意對它多看一眼,恐怕是很少、很少。人們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見這壯美的奇觀,是因爲這景象對他們來說太熟悉了。

我匆匆忙忙登上那些大型建築之一——帝國大廈地頂層,不久之前我在這裏透過祕書地眼睛“看到”了腳下的城市。我急於要把想象力何真實感作一次比較。我相信在我面前展開的這幅畫卷決不會使我感到失望,因爲對我來說它將是另一個世界的景象。

現在我開始周遊這個城市。首先我站在熱鬧的一角,僅僅看看來往的人羣,想從觀察中去了解他們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斷,我感到驕傲;看到疾苦,我產生憐歸我漫遊到第五大街,讓視野從聚精會神的注視裏解放出來,以便不去留意特殊的事物而只看一看那瞬息萬變的色彩。我相信那穿敢在人羣中的婦女裝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厭的燦爛奇觀。不過,假如我的眼睛管用的話,或許我也會像大多數婦女一樣,過多地注重個別的服裝的風格和剪裁式樣而忽略成羣的色彩的壯美。我還確信我會變成一個在櫥窗前溜達的常客,看着那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陳列品,一定感到賞心悅目。

我從第五大街開始遊覽整個城市——我要到花園大街去,到貧民區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公園去。透過對外國居民的訪問,我作了一次不離本土的異國旅行。對於歡樂和悲哀,我總是睜大眼睛去關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進一步瞭解人們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心裏充滿了對人和物的憧憬,我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東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擊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場面是令如快的,讓你內心喜悅,可有些情景卻使你感到悲哀和憂鬱。對後者我也不會閉上眼睛,因爲它們畢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它們鬧上眼睛就等於緊鎖心靈,禁錮思想。

我能看見東西的第三天就要結束了,或許我應該把這剩下的幾小時用在許多重要的探索和追求上,可是我怕在這最後一天夜晚,我還會再次跑到劇院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戲,以便能欣賞人類精神世界裏喜劇的泛音。

“到午夜,我從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暫時解脫就要終結了,永久的黑夜將重新籠罩我周圍。當然我在那短暫的三天時間裏,不可能看完我要看的全部事物,只有當黑暗重新降臨時,我纔會感到我沒有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過我腦海中會塞滿那美妙的回憶,以至根本沒時間去懊悔。今後無論摸到任何東西,它都會給我帶來那原物是什麼形狀的鮮明回憶。

【篇三: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認識並瞭解了海倫。凱勒。她從一歲班就喪失聽力,但是她並沒有想命運屈服,而是伊一種樂觀、奮發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她的那個沒有光明和聲音的世界。她僅僅依靠觸覺,成爲了通曉5種語言、只是淵博的學者,並且學會了說話,從而能夠更好地與人交流,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她用“忘我就是快樂”來克服生理上的缺陷所造成的痛苦,她的人生態度和她的努力使得她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充滿了歌聲與笑聲。

我深深感受到了海倫。凱勒是多麼的堅強,她在一個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裏,竟然能學會著書、會演講以及會讀盲人的書,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她取得的成績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小姐和海倫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不是海倫的刻苦努力,說不定海倫的一生都是沒有色彩的,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成就。

這本書在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教師的重要性,正如“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是啊!就連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都能在接受過教師的教育後,會演講、能寫書,那我們爲什麼不能呢!今天,我們生活得很幸福,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我們要發奮努力去開啟知識的大門,不斷攀登新的高峯,爲社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很想將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推薦給大家,讓我們學習海倫。凱勒的精神——自強不息、永不放棄!同時,讓我們在老師的精心哺育下,愉快地生活,茁壯成長!

【篇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最近,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勵志書,她的作者是美國19世紀著名的作家海倫。凱勒。該書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不甘於命運的擺佈,努力拼搏的坎坷一生和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在善良的安妮。莎莉及其他老師的幫助下,在親朋好友的關懷中,海倫克服了承認無法想象的困難,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從此後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併爲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最終成爲了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的故事。

我讀完後,百感交集,感慨萬千。我透過海倫凱勒文學的描寫,感受到她成長的艱辛,人性的堅韌;感受到海倫對知識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對時間的珍惜;對人類、社會、自然、環境的感恩。更體會到她身爲一個殘障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付出的艱辛。更令人感動的是她遇到挫折、坎坷,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一味地退縮、放棄,而是憑着自己的毅力、理想和信念而戰勝困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記得張海迪就說過:“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成爲了一個英雄。現在的孩子,有着良好的學習條件,就應該向海倫學習。因此,我希望孩子能從這本書上得到這樣的啓示:

一、要正確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遇到困難不要退縮,不要害怕,要想法設法的克服困難。

二、要保持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勇往直前,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喜歡這本書,它就是我的良師益友,相信它會伴隨着我的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