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3篇」

學問君 人氣:2.81W

海倫凱勒的故事震撼了許多人,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的3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3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一

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朋友一定會被作者的堅強、奮鬥、樂觀與勇氣深深感動。如果你還不瞭解作者海倫凱勒,那麼就讓我來向你作介紹吧。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接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時由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到劇院或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漫步在大街、公園,瞧瞧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後,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應出那件物品是個什麼樣子。”

這三天對於海倫凱勒真的是奢望。而我們已經擁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讓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是否都充分利用這天賦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了嗎?“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的確,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今天起一定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二

讀完這本書,我竟會不禁懷疑,這書是否出自一名正常人之手?因爲,她那生動的描寫,是那麼細膩;那麼富有生機。她那對世界的感知,不禁使我們忘記她是一個盲、啞、聾的女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內容,時常使我心頭溫暖,不同於其它的名著,讀起來使人黯然淚下。雖然當我們讀到,她只擁有了十九個月的光明與聲音,就猩紅熱奪去了視力、聽力時爲她感到同情,但是,當再看到她遇上了許多好心人時,不禁在心底爲她祝福。這也足以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充滿了愛的。

全書從海倫得病而失去聽力、視力後,被沙利文老師逐漸從黑暗帶到了光明,從無知走向了成熟開始,將海倫一生的經歷展現給了大家。

讀完這本書,海倫那堅強、樂觀的形象,依然能在我眼前清晰顯現。在她書中描寫的一切,我覺得這對於一個殘疾人幾乎不可能。可她卻證明給了我們看。也不難想象這背後有多麼的艱辛,如:沙利文老師爲了讓小海倫瞭解水,只有把她帶到水龍頭旁,讓她用那稚嫩的手去感覺。在冰凍三尺的嚴冬裏,這樣反覆的訓練,怎能不讓人心痛?也就是從小的鍛練,使海倫擁有了一顆堅強的心,也讓她收穫了哈佛的通知書。

海倫的一生也證明了我們課本中的一個道理:海倫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她珍愛生命,肯定生命的價值,不因爲生來的殘缺而碌碌終生,反而成了她生活動力,讓這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並不斷延伸這生命的價值。就如一位先哲所說:“生命中可能會括風下雨,但我們可以在心中擁有自己的一縷陽光”。

在本書中的結尾中,作者也向人們發出了她心中的渴望,不,應該是許多人的心願。那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殘疾人渴望光明,那我們呢?我們擁有更多上天的照顧。但可悲的是,我們卻沒將生命發揮極致。這無疑是個極大的諷刺。所以把握今天,從今天開始,延伸我們生命的價值,既使頭髮漸白,我們的心也要依舊有活力,人活着,不應該只追求生命的長度,而更應追求生命的光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題目。聽了以後,不免會產生很多遐想。這是一位盲人嗎?她叫什麼名字?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去做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浮於腦海。我無法回答你們,因爲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但是,在書中我看過的每一篇文章,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幹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溼的心。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着,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象的奇蹟,全靠她有着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