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6篇

學問君 人氣:1.2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讀《三國演義》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6篇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1

我曾多次讀《三國演義》,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靈體驗。

8 歲愁看“三國”

8 歲看《三國演義》,是有一些勉強,因爲我還是個小毛孩呢!於是我奮力反抗,卻遭到媽媽的猛烈反擊:‘‘認不出來的字就查字典,理解不了的就慢慢想。

那時的我捧着《三國演義》,媽媽在旁邊看不到我了,我被厚大的書遮得嚴嚴實實。我努力地讀,拼命去讀,奮力地讀,花了整整五個月纔讀完。我懷疑我已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了。

我記得當時讀完這本書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聊。因爲這其中的人總是死死的,或許是我太小了,沒有用心去讀吧。反正那時的我對《三國演義》沒什麼好感,每次閱讀,都會發愁:何時才能完成我媽的任務啊。

10 歲喜看“三國”

10 歲的我懂得的東西多了點,識字也多了,也漸漸接觸了一些文學作品,我對《三國演義》開始產生興趣了。

我決定重新讀《三國演義》。不想這次有意外收穫,瞬間感覺《三國演義》是那麼有趣。其中一個個人物,一場場戰爭,一個個陰謀,一個個畫面描繪得栩栩如生,着實有幾分感人。這次閱讀,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次總算沒有白讀,體會要比以前深得多了。我爲劉關張的深厚友誼所感動,爲他們的英雄氣概所震撼,爲關羽與張飛的英勇犧牲而流淚。爲此, 10 歲的我久久在尋找好人爲什麼總沒有好報的原因。我覺得書中無論是劉備,關羽還是張飛,他們都爲一統天下,爲人民的安居樂業而奮鬥,他們都是值得敬佩的。

14 歲品讀“三國”

14 歲的我,已經是一個有點評味的人了、當我再一次翻開書時,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現在,我不僅是看“三國”,更是品“三國”,悟“三國”了。我是用心在看,在想這篇小說的'靈魂。

細細品味,我覺得這部作品總是有什麼力量在牽着我,是團結,是信任,還是什麼?關羽寧願拋棄富貴,放棄生命,堅持着一個“義”字,多麼讓人折服啊。放眼當今社會,能夠放棄生命去堅守一個普普通通的“義”字。實在讓人佩服。這段歷史在歷史長河中也只不過是浪花一朵,一個人無論多麼輝煌,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最終要歸於平凡。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但能堅守住平凡才是最重要的。

《三國演義》不僅僅給我們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而且更給我們展現了人格魅力。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2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周瑜的心胸狹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趙雲的文武雙全,個個都映入我的眼簾。

各個人物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了,因爲他不但足智多謀,而且臨危不懼。在一次只有五千軍馬的時候,司馬懿帶領十萬大軍來犯。當時,城內所有的軍士都嚇破了膽,但是,諸葛亮不慌不忙的根據地形和客觀實際情況,制定了有利的作戰方案,才“輕鬆”擊敗了敵人。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用“空城”,就是因爲他對敵方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對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到,諸葛亮的正確判斷,是在他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當我讀到這裏,我不禁爲諸葛亮提心吊膽,如果司馬懿聽從他的兒子打進來怎麼辦呢?當看完之後我忍不住爲諸葛亮捏了一把汗,我對他的足智多謀和臨危不懼非常佩服。如果是我,我肯定做不出這樣的決定。記得我在四歲的時候,曾經在家裏面看家,爸爸媽媽出去給我買羊肉串吃,才短短的幾分鐘,我就亂哭亂叫,怕屋子裏有鬼,就把鄰居都叫來了。諸葛亮面對十萬大軍都臨危不懼,我怎麼能與他相比呢?

我也十分敬佩趙雲的勇敢不畏和忠心耿耿。在長阪坡他爲救後主劉禪,七進七出。這充分體現了他的勇敢和忠心。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這正是他赤膽忠心的生動寫照!你知道嗎?在漢水時,黃忠、張著被魏軍圍住,趙雲前往救援。他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趙雲救出黃忠和張著回到營中。曹操親率大軍而來,趙雲隻身在外;威風凜凜嚇得曹軍不敢向前,最後趙雲與埋伏的士兵一起進攻打敗了曹操。每次讀到這,我全身熱血沸騰,就好像和趙雲並肩作戰一樣,沉浸在戰鬥的氛圍裏。他可真像一位天降下凡,百戰百勝。

透過讀《三國演義》,我明白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臨危不懼,和趙雲一樣臨危不懼,這樣,才能成功。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3

三國演義記載着三國時期的一個個典故,它們述說着歷史。

我覺得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人格不太好,因爲他和諸葛亮總是有矛盾,周瑜知道自己中了毒箭,不能生氣,但還是千方百計地來加害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破實,還被他活活氣死,自作自受。

我覺得他不該破壞孫劉聯盟,一起抵抗曹操,還想佔領蜀國的土地,如果這樣的話,孫權和劉備兩敗俱傷,曹操會漁翁得利。周瑜雖然智勇多,但是他的心眼實在有些小,才讓諸葛亮把他氣死,

我覺得諸葛亮知錯就改的品質很好,當他知道劉備的遺言,把馬謖大用,結果打了敗仗,諸葛亮自我反思,還自貶三級,作爲對自己用錯人了的懲罰。

三國演義還告訴我們了很多知識。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4

東漢末年,各地狼煙四起,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雖然沒有成功,但卻陰差陽錯地使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國時代,曾涌現一大批英雄好漢。看完整本《三國演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蜀中五虎將——關張馬趙黃。

首先說說關羽吧!關羽手執一把青龍偃月刀,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武藝超羣,有“武聖”的美稱。他義薄雲天,“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等事蹟,早已傳爲千古佳話,真不愧是五虎之首啊!

再說一說張飛。他豹頭龍鬚、虎背熊腰,一把丈八長矛舞得天旋地轉,威風得不得了!算得上一條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

排名第三的是馬超。他俠肝義膽,藝壓羣雄,縱然置身於百萬大軍之中,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安然脫險。比起他的父親馬騰,他可謂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接下來是英姿颯爽、文武雙全的趙雲。他有着過人的膽識,又有不同尋常的謀略。趙雲不但是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還是韓國女總統的“初戀情人”呢!

最後一個便是黃忠。能拉開兩張大弓、百步穿楊的黃老將軍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神箭手。他老當益壯,經驗豐富,真是寶刀不老啊!

蜀國的五虎將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組合,我真喜歡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5

受爸爸的影響,我愛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

當我第一次翻開《三國演義》原著時,有點兒頭痛。上面一幅畫也沒有,密密麻麻全是小字。我一開始不想讀,後來強迫自己讀下去,卻被裏面的內容深深吸引。現在,我已經把《三國演義》原著讀了三遍。曹操的奸詐,張飛、趙雲的勇猛,諸葛亮的智慧……讓我大開眼界,大長見識。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和諸葛亮。記得第一次讀原著的時候,讀到關羽死了,我哭了一場。記到諸葛亮死了,我又哭了一場。

我喜歡關羽的什麼呢?關羽在一次戰鬥中,胳膊中了毒箭,毒箭已經滲到了骨頭上。神醫華佗拿着鋒利的尖刀把關羽的皮肉剖開,在已經發烏的骨頭上刮毒。“佗用力刮骨,悉悉有聲”。可是關羽卻不吭一聲,仍然很鎮定地和謀士馬良下棋。關羽的英雄氣概,多麼令人佩服啊!

我喜歡諸葛亮。他不僅有軍事才能,有謀略,還很愛護老百姓。草船借箭,大破曹軍;空城計臨危不懼,嚇退魏軍;諸葛裝神,偷割小麥充軍糧;體恤民情,送衣送糧;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諸葛亮留下的作品有《誡子書》、《出師表》等。古人有詩讚美他:“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我喜歡讀《三國演義》。我喜歡《三國演義》裏面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6

最近我把《三國演義》這本書讀完了,書裏面有很多人物,有心地仁慈的劉備,有講義氣的關羽,有嫉妒心很強的周瑜……

這麼多人物裏我最喜歡的就是聰明的諸葛亮了,他爲劉備出謀劃策,一次又一次打敗魏軍和吳軍,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下面我就給大家講兩個諸葛亮的故事:

有一次諸葛亮被敵軍困在一座城內,當時他只有二千五百人,而敵軍卻有十五萬人,如果硬鬥肯定不是敵人的對手,後來諸葛亮想了一個辦法,他讓士兵把城牆上的旗都拔掉,各守崗位,不許大聲說話,不許隨便走動,再把城門開啟,軍士扮成老百姓,自己則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敵人見了想:諸葛亮從不冒險,他這樣肯定是裏面有埋伏。於是下令撤退,就這樣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嚇跑了敵人的大軍。

還有一次,周瑜想害諸葛亮,就讓他十天之內交十萬支箭,諸葛亮確說我三天就可以完成。他問魯肅借了二十隻船,然後紮了一千個稻草人,把它們分佈在船的兩邊,第三天早上趁霧大看不清,諸葛亮讓船隊擊鼓靠近曹操的水寨,曹操不敢貿然迎戰,就叫弓箭手拼命放箭,很快船上的稻草人身上就插滿了箭,諸葛亮帶着十幾萬支箭滿載而歸,不僅滿足了周瑜的要求,也讓大家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從這裏看諸葛亮是不是很聰明啊,在《三國演義》裏面還有很多諸葛亮的故事呢,例如諸葛亮舌戰羣儒,三氣周瑜等等,很有意思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