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 (15篇)

學問君 人氣:1.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 (15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 1

書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歡看書,對於我來說,讀童謠,讓我想象力豐富;讀歷史,讓我明白社會發展的規律;讀科學,讓我產生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以如梭之筆,運用章回體小說的形式,記敘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社會發展歷史,感動塑造了智傑、諸葛亮、義傑、關羽、奸傑、曹操等衆多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爲後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驚心動魄比比皆是,曹操煮酒論英雄談笑間留下了“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如孫仲碟”的佳話,火燒赤壁曹操統率八十萬大軍南下,來勢是何等之兇,可又在一把大火中灰飛煙滅,讓人扼腕·······

智勇雙全,謙虛謹慎——趙雲

我最敬佩的還是長阪坡趙雲孤身救幼子。你想一想,當年趙雲孤身一人,卻敢衝進曹軍幾十萬大軍之中,儘管他驍勇善戰,可換作別人,有這麼大的膽量嗎?這一場殺,趙雲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衝進曹營找到了劉備的夫人,讓出自己的馬讓她騎,反又殺死夏候嬰,奪得青缸劍,最後才救出小主人阿斗。又衝出敵陣,終於保證了劉備唯一一個兒子的生命安全。而當趙雲拼死救回阿斗,見到劉備時,不表有功,卻言有過,他的謙遜之心,一至於此,着實令人欽佩。英勇善戰、謙虛謹慎、赤膽忠心是對趙雲最好的寫照。難怪讚頌趙雲的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之龍。

曠世奇才——諸葛亮

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更讓我羨慕。隆中對簡短話語中,體現出他對天下大勢的精闢分析,洞察未來,奠定鼎足天下的基礎。借東西,將氣象知識靈活應用於軍事之中,創立了典範。空城計更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在那時候,諸葛亮手下只有五千士兵,其中的一半還運糧去了,手中只有不到三千的士兵,但他不慌不忙,從容地應對司馬懿帶領的十萬大軍,利用司馬懿的弱點,虛虛實實,無兵勝似有兵,直接用氣勢嚇走了司馬懿的十萬大軍。真是非一般人能有的膽識和智慧!在他爲劉備爭天下的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其超凡的智慧。從“博望城火攻李典”,“火燒新野拒曹軍”,到“智激周瑜”,“智處華容”,“智取漢中”再到穩定漢中,出師南征和兩次出師伐魏。就連作者,在字裏行間也對諸葛亮充滿了深深的敬佩。

徐庶讚歎諸葛亮時說:“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出神鬼沒守計”,而諸葛亮在今早已成爲智慧化身,聰明的代名詞。

義薄雲天——關羽

關羽的“義絕”對我啓發也很深,他武藝高強,神勇蓋世,同時又“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忠義的化身。他義釋黃忠這件事上,他的“義”對我感觸很深。在即將可以取下長沙時,放回了黃忠,讓他換馬來戰。這不正說明服人更要讓人心服,義薄雲天。

三個歷史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徵在我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勇有謀、謙虛謹慎不也正是這個時代對我們的呼喚嗎?在《三國演義》中我體會到了戰馬奔騰與士兵奮戰之聲,感受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壯懷激烈,我還聆聽到了劉關張他們桃園結義的誓言。風雲變幻,刀光劍影的三國時代,文爭武鬥,英傑輩出,那一幅幅蕩人心絃的畫面凝固遠去,成爲歷史的瞬間。

不僅如此,我還從書中還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和兵法韜略。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和推敲的,《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人物和歷史使我百讀不厭!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再次捧起《三國演義》,進入三國這個亂世英雄的舞臺。

教師點評

小作者對於《三國演義》的故事如數家珍,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和閱讀經歷。特別是他對三國中三個不同人物的性格理解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們都知道趙雲驍勇善戰,但是很多人只知其勇,不知他還很謙虛,小作者正是抓住了他孤身救劉備之子這件事,從趙雲事後的言行中得出了他性格中的謙虛謹慎,深明大義。如果不是對這本書的極深研幾,小作者也不可能得出如此的感悟。諸葛亮我們都知道他聰明絕頂,小作者對他“智慧”的描述種種事例是信手拈來,讓我們驚歎。最後由三國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性格聯想到我們這個新時代也需要呼喚這樣的平民“英雄”,也引導着小作者朝着這個方向成長!

讀《三國演義》有感 2

今年暑假,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的一段漫長的歷史。我讀後眼前還浮現着一個個故事,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讀到“孔明正焚香彈琴,笑容可掬,使司馬懿撤軍回城”時。我認識了諸葛亮的儒雅風格。這讓我想起了我去年的一件事。一次與朋友玩,有一個朋友受傷了,腿上鮮血直流。大家有的叫大人;有的驚慌失措;有的哭……而我沉着冷靜,想了一個辦法。我說:“大家不用慌,先用一張紙止血,再拿白布包紮;最後,大家把她送到醫院,不就行了?”大家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大家有的拿白布;有的拿紙;包紮好後大家送她去了醫院,醫生清洗了傷口,敷上藥,包紮好了傷口。以後,我們做事不要驚慌,沉着冷靜想辦法,什麼事也會迎刃而解。

當我讀到周瑜“爲了東吳,諸葛亮必須離開這個世界”一句時。我怎麼也想不通:人家諸葛亮又沒惹怒你,而你卻要殺他,這也太殘忍了吧!做人不能向周瑜有嫉妒心,正巧,我的身邊也有這麼一件事:一次期末測驗我的語文考了98。5分,是全班第一。郭子瑄一些朋友爲我高興,而李丞正很是不滿,小聲嘀咕:“她一定抄答案。”於是,沒過幾天,我在一堂數學課發言了幾次,李丞正沒有一次聽我講話。氣的趙老師走了出去。李丞正還在背地裏說我。楊老師知道後說:“嫉妒心是一條毀滅人類心靈的毒蛇,這樣遲早有一天,它會吞了你的。”我不能像李丞正他們一樣嫉妒他人,要學會多多向別人請教,使自己的知識充實。

《三國演義》告誡我們:天下不是爭來的,而是人與人真誠互信得來的,只有大家和諧相處,真誠待人,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讀《三國演義》有感 3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第一本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故事。這本書塑造了近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智勇雙全的曹操、忠誠勇猛的關羽、武技超強的趙雲等。當然,裏面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內涵。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便是華佗爲關羽刮骨療傷了。關羽起兵攻打樊城,想拿下樊城,嚇退敵人。不料剛抵達樊城門下,右臂上就中了一支毒箭。華佗聽說關羽中箭,特意趕來爲關羽療傷。華佗看了關羽的病情,說要馬上刮骨療傷,但擔心關羽害怕。關羽卻說:“我視死如歸,沒什麼好怕的!”說完便喝了幾杯酒,開始下起棋來,讓華佗開始刮骨療傷。華佗用刀割開他的胳膊,刮骨頭上的毒。但關羽繼續鎮定自若的下棋,好像刮骨這種鑽心的痛不是發生在他身上,並沒有露出痛苦的表情,華佗看了,很佩服他。我看了這個故事,也很敬佩關羽的勇敢、堅強、鎮定。

想起來幾年前的一個下午,我去牙科醫院拔牙齒。那時的我,十分不願意,害怕痛,在醫院裏哇哇大哭。媽媽不停地安慰我、勸我,可我就是不肯,害怕醫生把鉗子放到我嘴巴里。媽媽連拖帶拉才讓我進了診室。進了診室,醫生要給我打麻藥,我又緊張又害怕,又哭又喊,關羽那時連麻藥都沒有,可我就連有麻藥都害怕得不得了,整個身體都在拒絕。現在想想,真覺得自己太不勇敢、太不堅強,有點膽小懦弱了。

我以後一定要改變自己,學習關羽鎮定自若、堅強勇敢的精神與性格,坦然、堅強地面對困難,不要懼怕。同時,我們要取長補短,讓自己變成更優秀的新時代少先隊員。不學“以善小而不爲,以惡小而爲之”的僥倖心理,只學寬厚仁義的品質;不學關羽的驕傲大意,只學關羽的勇敢頑強。在這21世紀的新時代,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英雄精神,爭當新時代的優秀好少年!

讀《三國演義》有感 4

《三國演義》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看了,書中的大致內容我都瞭解了,去年的寒假我也讀了這本書,並且在那次的開學考試時我還得了99分,可見我對《三國演義》還是比較瞭解的。不過孔子曾經說過:“溫故而知新”,再次閱讀《三國演義》以後我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我以前看這本書時,我曾經說過:“這本書講述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羣雄混戰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不過現在我知道了,它只不過是根據歷史改編成的小說而已,所以我不得不失望地說,《三國演義》與真正的三國曆史有出入,有很多像“過五關斬六將”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都是羅貫中虛構的。但這就是小說的魅力,《三國演義》因爲有了這樣雖然虛構但是精彩的段子,它纔會顯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因而流傳至今還聞名於世。

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解放全中國並把它建設得如此強大,是因爲我們的黨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支援是革命勝利和國家穩定的根本。那麼把這種觀點代入三國時期後,我們就會知道爲什麼三個政權在建立時想盡辦法讓天下人信服,最後卻都沒能擺脫亡國的厄運。人民和國家領導人的'理想是不同的,人民渴望和平的生活,而三國的統治者們都想吃掉另外兩國奪取天下,因此,儘管魏國有着最多的地盤和人口,吳國有厲害得使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殞命的領導集體,蜀國有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的諸葛亮,他們還是回天乏術,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

其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民的支援都是革命成功和國家穩定的根本。三國之前,有商湯革命、武王伐紂、秦末亂世,這樣代表多數人利益的政權推翻失去民心支援的歷史事件,三國之後隋唐亂世、五代十國、元末大起義、明末李闖王、清末辛亥革命、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也在講述同一個道理。

我們經常說,少數服從多數,人民永遠是多數羣體,人民的利益永遠是領導人應服從的利益,我從《三國演義》中讀出了這樣一個大道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 5

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政治、軍事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國演義》刻畫了許多人物形象,其中有人稱奸雄的曹操,庸主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雖然作者羅貫中有着“擁劉反曹”的寫作傾向,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在小說中彰顯。他在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國君主中最有才幹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

曹操求賢若渴是最令人欣賞的地方。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他要求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賈詡追隨張繡時,用計殺曹操,若非典韋死拒寨門,曹操早就被殺了,而曹操對這樣的仇人,非但不殺,反而予以重用,因爲曹操知道賈詡是非常難得的人才。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華容道上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他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曹操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很值得我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 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借暑假時間讀完了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作者把衆多英雄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使我好生佩服。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

先說說劉備。劉備的性格非常保守,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的膽子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當時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的性格使衆人賦予它窩囊和懦夫的頭銜,更有人說劉備除了有兩個結拜的摯友,其他的就一無所有了。但劉備講仁德,愛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忠於他。

蜀國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發明家,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表現在“謀”字上面。諸葛亮的智謀超羣出衆,不僅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他智勇雙全、沉着冷靜、知己知彼、膽識過人,實在令人欽佩。

我最喜歡曹操,曹操可謂真英雄!三國演義上作者貶曹褒劉,爲了襯托劉備,無限的貶低曹操,三國志上,曹操並沒有那麼壞,除了“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一敗筆,曹操並無其它的壞處:“曹操割發代首”,曹操帶兵去徵張繡,行軍路上,見麥子熟了,便下了一道口令,誰要是踐踏麥田,就斬首!碰巧有小蟲子經過,曹操的馬受到驚嚇,衝進了麥田,曹操守信,正要割頭自刎,曹操的手下們紛紛勸阻,經過大家的一番勸說,曹操割下自己的頭髮,代替自己的頭!曹操謹慎、多疑,只是自我保護,可有些人總是抓住曹操的這一點,貶低他是一個有心計的壞人,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纔可以更好的存活下去。我看好曹操!

三國時期是一個是戰亂的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多少傑出的英雄爲了國家獻出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有感 7

三國有三奇,一奇爲關羽,一奇爲曹操,一奇則爲諸葛亮。

孔明本來就年輕有爲,再加上羅貫中小說裏適當地添加上的文學色彩,自然就變得愈演愈神了。除了用錯馬謖外,幾乎每次都是神一般的預言。可以說,劉備後半生的霸業和輝煌都是靠他拼出來的。但顯然,諸葛孔明的那份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諸葛亮在我的眼裏,最可貴的便是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君主的忠誠。面對南蠻的叛亂,他義無反顧地親自前往,採用"攻心爲上"的大方向一路平叛,最終讓孟獲心服口服地歸順;爲了征服魏國的遠大目標,他六出祁山,就算是昏君劉禪做出的無能決定,也沒有過多的怨言,只想着忠君報國的他用行動證明了一切,最後卻在軍營死去,讓人嘆息不已。

諸葛亮不僅活着威震四方,死後同樣餘威不減。"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和"錦囊妙計"足以顯出它的神機妙算。對司馬懿的震懾更是巨大的。他甚至還造出了木牛流馬、諸葛連弩,最令人震驚的是他竟料到了鄧艾的死……他的一生的功勳和傳奇般的色彩,實在是他人無可比擬的。

《三國演義》雖不是真正的歷史文獻,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作者羅貫中,以正史爲框架,在十分豐富的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部鉅著。透過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的合理處理,讓小說深入人心。他將書中必要的細節全都事無鉅細,把整個故事襯托得栩栩如生。巧妙地將一些神幻的事情結合在其中,更加表現了人物的傳神和英勇形象,其中看到許多故事都耳熟能詳,正是因爲他們生動、形象,纔在民間廣爲流傳。

少年強則國家強。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和知識水平,爭當新時代好隊員,這樣才配得上新時代好少年的稱號,只有多讀書,擴展自己的知識,長大了才能成爲棟樑之才報效國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 8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裏面一個個娓娓動聽的故事,把人物的個性特點描述的淋漓盡致,把一個個場面描繪的更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使我過目不忘,即使拋開了書,它們也深深印入我心,讓我浮想聯翩。

什麼“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以及“粗中有細勇猛善戰”的張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足智多謀,”的忠臣諸葛亮;還有心胸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等人交織在一起,引發了一連串扣人心懸的故事。看過之餘,掩卷沉思,“草船借鑑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當時的周瑜看來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瞞”過了多疑的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萬支箭,令周瑜刮目相看。試想諸葛亮不講究“策略”能行嗎?

細細思量,我們的學習不也一樣嗎?也應講究方法,注意勞逸結合,讓大腦得到調節,爲下一節課積蓄精力,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生活也是如此,有一次,家裏來客人,媽媽讓我給客人沏茶,沏茶要燒開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葉。燒開水約十分鐘,分放茶葉約三分鐘,這樣一來,就要花將近二十分鐘的時間。我想出了一條妙計:在燒水的同時把杯子洗好,分放好茶葉,等水燒開,其餘兩項工作已完成。這樣一來我不僅節約了時間做其他的事情,還讓客人在短時間內感受到全人的熱情。

做事情不僅要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識”,還要有“單匹救主”的趙雲的“膽”。記得那次體育課,體育老師讓我們練習跳高。同學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就像猴子一樣越過,輪到我了,我額頭直冒冷汗,但卻的內心使我的動作變得縮手縮腳,最後落個“嘴啃泥”的下場。體育老師瞭解了我的心思,又耐心的給我講跳高的要領,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大膽的又重試了一下,終於成功了,唉,沒膽量真是不行啊。

是啊,我們雖是新世紀的少年,但是沒有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那樣的淵博的知識,橫溢的才華,沒有趙雲那渾身是膽的氣魄,試問,我們能有“膽”有“識”嗎?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攜手乘風破浪,做個有“膽”有"識"的世紀少年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 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部《三國演義》,我常讀常新,嚼多了自然更知其味。諸葛亮是書中濃墨重彩刻畫的一個人物,被後世稱爲“智慧”的化身。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方面,談談自己對諸葛亮身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的理解。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孔明緩緩走來。他出山前常吟“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守候在風雲際會處,早已預料到“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的他,在等待“慧眼”的到來。他實在是“時勢造英雄”最完美的典型。劉備三顧茅廬後,他選擇了明君,羽扇一揮,述出一段《隆中對》。他縱觀天下大事,一針見血指出:“外聯孫權,內修政理”“赤壁之戰”“智取漢中”“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藍圖一一變爲現實。諸葛孔明成爲一代人傑。

劉備白帝託孤時,那一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這段話成了孔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一諾千金“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他殫精竭慮,上表劉禪,在沒有任何可乘之機的條件下,“庶竭駑鈍,興復漢室”只爲“報先帝忠陛下”。他上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每每合卷,叩問際會的風雲,喧囂的歷史舞臺,究竟何者爲英雄?唯有諸葛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成敗固難測,道義實肩荷。他無愧於“人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之千古英名。德才兼備者,方堪稱作英雄。

英雄之於時代,猶如火種之於乾柴。任何歷史永遠都只由人民決定,任何時代都需要諸葛亮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透過歷史的眼眸,責任和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芸芸衆生的責任與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與擔當;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對華夏民族的責任與擔當。這樣一個如此不同的春天,全縣教育工作者用責任與擔當譜寫了一曲壯美的讚歌。爲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縣教育系統幹部職工既紮紮實實做好本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又積極投身小區的防控值班,這是教育人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尚未過去,但開學已經悄然而至。因爲疫情,今年的春季開學,安全工作比往年顯得更爲重要,除了日常校園安全意外,疫情防控方面存在的安全問題更顯的重要。因爲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全縣許多學校都實行了封閉化管理。我們堅持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爲,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確保疫情期間學生在校安全,爲全縣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前進。”

讀《三國演義》有感 10

因爲羅老先生在寫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時候偏向於蜀國,導致在很多觀衆眼裏蜀國的將臣更令人感動。其實各爲其主,魏國和吳國也有很多忠肝義膽之人啊,典型的就是吳國的周瑜黃蓋。但總體來說,還是蜀國的忠誠之人多些。

諸葛亮人稱千古一相,助劉備打下蜀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劉備託孤之後,因念統一大業太重,也可以說是做事心切,過於強調伐魏,忽視了人才的培養,乃至他和姜維死後,蜀國竟無一人能擔當對抗魏國之任,實在令人惋惜啊。不過話又說回來,攤上劉禪這樣的昏君,十個諸葛亮在世也保不了蜀國江山穩固。

羅老先生跟吳國魏國的人有仇麼,在三國演義裏面,周瑜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最終因此喪命。可是記在周瑜並非如此,爲何要如此詆譭周瑜呢?草船借箭明明是魯肅之策,爲何說是孔明之功?再比如曹操在這裏面是個奸詐多疑之人,然後史書上的記載也並非如此。哎,畢竟是小說,大家看看就好。

最後說一個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比之高希希導演的《三國》哪個更好的爭論問題。我發現無論是在哪個視頻網站,或者是關於《三國演義》的社區論壇,這個話題被爭論的很多,但是基本上同認同了央視版更好,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1、從文學的角度上來說,老版採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更貼近當時的社會環境,新三國滿口白話文聽得是一點時代韻味都沒有。當然新三國在這方面有自己的優勢,至少可以讓很多語文水平欠佳的觀衆看得懂。比如我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是看不懂的,就喜歡看裏面的戰鬥場面而已。

2、《三國演義》的主題是戰爭,兒女私情部分很少講述,然而在新三國,愛情主題似乎成爲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請問是看三國演義,還是看三角戀。

3、老版《三國演義》在角色的挑選以及演員的演技都比新三國要好,儘管新三國中服飾更加豔麗,打鬥場面被處理的更加“現代化”,然而演員的演技卻是不能超越的。縱觀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幾個主角,鮑國安,唐國強、孫彥軍、陸樹銘、李靖飛等人演技超羣,特別是曹操的扮演者鮑國安、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得神似,如見本人。

4、從觀衆的感受上看老版《三國演義》也可以說更好,我本人在20xx年的時候看過新三國,這部95集的新三國,我最終以快進方式堅持到了39集變放棄了,老版《三國演義》是84集,沒有一次快進一集一集看完了。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作品永遠是好作品。

5、當然公平點說,老版《三國演義》也佔了點時間上的便宜,大凡新出來的經典都是翻拍者無法超越的,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什麼《紅樓夢》、《西遊記》等等,翻拍者無一能超越央視經典。

好了,就寫到這裏吧。各位看官,請輕拍。

讀《三國演義》有感 11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前幾天找來一讀,果然名不虛傳。

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三位英雄曹操、劉備、孫權爭奪天下,經歷了千辛萬苦,最終西晉統一了天下,爲歷史翻開了一頁新的篇章。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兩位人物是:諸葛亮和趙雲。諸葛亮神機妙算、博學多才;趙雲忠心耿耿、英勇善戰。書中,最精彩的部分要數諸葛亮的借東風和空城計:借東風主要講的是在與曹操作戰時,諸葛亮登上七星壇做法,借來東南風把驕傲大意的曹操燒了個焦頭爛額。諸葛亮此計出其不意,真是大快人心!空城計主要講的是街亭失守時,諸葛亮機智靈活,隨機應變,想出了絕妙的空城計,令小心多疑的司馬懿不戰而退;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便解除了危機。趙雲的英勇和忠誠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在“趙子龍單騎救主”那一章回中,趙雲爲救幼主阿斗,獨自殺出一條血路,找到幼主阿斗。當他終於回到劉備身邊時,已渾身是血,身受重傷,而阿斗卻毫髮無損。肯爲主人這樣捨生忘死的人,除了趙雲還能有幾個?

諸葛亮的機智、博學,趙雲的忠誠、勇敢,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並規範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將來也能像諸葛亮和趙雲一樣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

讀《三國演義》有感 12

最近,我喜歡上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三國演義》。書中記載了在三國時期的故事。“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後,三人開始與曹操、孫權等人對抗。關雲長在“千里走單騎”中展現了他的義重如山;劉備“三顧茅廬”獲得諸葛亮;諸葛亮“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展現了他的聰明才識。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周瑜打黃蓋”。有一個歇後語是這麼說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在看這個故事之前還在想:周瑜爲什麼要打黃蓋?黃蓋還“願挨”?看完之後我明白了,“周瑜打黃蓋”是對曹操使用的“苦肉計”。周瑜和黃蓋事先說好了,說好的第二天,周瑜便在帳下會集許多將士,討論攻曹之計。黃蓋跟周瑜說要讓將士們向曹軍投降。周瑜裝作生氣,命令士兵將黃蓋推出去斬首。衆將都向周瑜求情,想讓周瑜網開一面,於是周瑜只好不讓黃蓋被斬首。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周瑜又讓士兵把黃蓋拖出去打一百脊仗。打得黃蓋皮開肉綻。周瑜和黃蓋的“雙簧苦肉計”幾乎瞞過了所有將士。於是順利進行了他們“火燒赤壁”的計劃。

《三國演義》這本書記載了很多歷史故事,會使我們終身受益!

讀《三國演義》有感 13

世界偉大的發明,都歸於——書,書和社會有着重大的關係。沒有書,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只有書能改變一切。

書,是一個指南針,它會用它所有的知識指引你。書,是一盞明亮的路燈,讓你在黑暗的迷途中,獲得一絲光亮。書,是一道五色的彩虹,他會讓你在失敗中,獲得溫馨的暖氣。在書中,我們都是一個快樂的“天使”,沒有人能阻擋我們爲書瘋狂,爲書癡迷、着迷。

一天,我正在悠閒的玩電腦,玩着玩着。突然,靈光一閃,原來——是網頁出一句話,讓我熟悉得不能再熟的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心裏暗暗地想:“我們爲什麼不能把自己的娛樂時間,放在看書,這樣又可以充實自己、進步,又可以學到一門知識!我們何嘗不多看一書呢?”透過自己的感悟,我馬上召回幾天前訂購的一本叫《飄》的書。

剛開始,我先看第一頁,我發現這個作者是美國的米切爾,原來他只寫了一部作品。就這樣我迷上了這本書,因爲他寫得非常生動,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句話:“爲什麼如今人類都要受着社會的擺佈,要看人臉色,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一直活在虛假的世界裏,讓我們從純真變得虛僞起來。”這句話讓我真正明白了該怎麼去做人,教會了我現在的社會太殘酷了,讓我的懂得了如今的社會,在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了,只有勝利與失敗了,這句話雖然看起來很諷刺,倒着討厭社會的語氣,但是我覺得並沒有錯,因爲現在我們已經受着被人擺佈的生活了。當你要反抗的時候,你將會被逼得走投無路了。爲什麼有個叫尼采的作者瘋了,他寫的文章讓人很不理解,但是他爲什麼還要寫《瘋狂世界》,因爲他想讓人知道:一個人一輩子活在虛僞的世界了,是不會快樂的。只有讓自己活得精彩,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煩惱自然少了,那麼快樂就會永駐在你身旁。

同學們,多讀書吧!我讀了書感觸非常深,我認爲現在只靠課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多讀課外書,才能充實自己。華麗的外表,表面雖然有着外形美,但是沒有高貴的氣質淵博的知識襯托着華麗的外表。就像一個沒有知識的人,畫者自以爲漂亮的畫。換句話說就是用華麗的外表來裝飾自己,還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同學們,不要被華麗的外表,忽略了高貴的知識。知識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再多“彩色”的金錢,也是買不到知識的。同學們,覺悟吧!讓我們跟知識牽手,跟知識遨遊、飛翔。讓我們用知識補充自己的缺點吧!讓我們與知識飛翔。知識是湛藍的天空,是潔白的雲朵,是雨後的太陽,是狂風暴雨後的彩虹,是夢的原發地,沒有了知識,就是一個虛有其表的人。讓我們一起伸出手去觸摸那個耀眼的“光芒”。讓我們擁有他吧!它是那麼可貴,他之所以能創造偉大的發明,是因爲他沒有那外表的光芒,卻有着高貴的光芒。

知識就是力量,只有讀書,你飛翔的翅膀纔會更有力!讓我們再次創造那小小卻偉大的奇蹟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 14

我是一個小書迷,看過許多書,其中,最令我深受啓發的書就是《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書中主要講述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征戰的故事。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諸侯四起,羣雄逐鹿。書中情節的生動描述,人物的鮮明刻畫,引人入勝,讓我彷彿置身於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曹操的狡詐多疑、劉備的仁義寬厚、關羽的忠勇無雙、周瑜的英姿勃發,尤其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國演義》裏面有很多的計謀,成就了很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懂得了遇到困難要用智慧取勝,切不可魯莽行事。就拿我的一次圍棋比賽來說吧:在那次圍棋比賽中,對手一開始就顯示出了強勁的實力,很快就佔盡先機,我連連退縮,一時感覺無力招架。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情急之中,突然發現他的一個並不起眼的漏洞,我想到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表明上我疲於應戰,實際在爲進攻做準備,我繞到了對方的漏洞處,出其不意的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切斷了兩處斷點,成功的將他的一地棋分開,很快便豁然開朗,扭轉乾坤。我勢如破竹,越勇,終於拿下這盤棋。

《三國演義》是歷史故事,同時也是一部充滿謀略和人物思想的的經典名著,它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 15

暑假裏,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愛的是連環畫繪本《三國演義》。我被書中的一個個人物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尤其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來說說威武勇猛的關羽吧。關羽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一心想幫助大哥劉備成就大業,卻受制於曹操,辭別曹營前往劉備軍營的道路上,到處殺氣騰騰,但是關羽忠於大哥,膽大、勇敢,可以說“一箭六雕”,先後攻破了曹操的六道防線,砍死了曹操的六員大將……

再說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吧。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周瑜一心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但是諸葛亮神機妙算,利用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淵博知識,一舉破解了周瑜的難題。在曹船借箭的故事中,周瑜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之箭”,但是諸葛亮觀天象後,卻立下軍令狀:十萬支箭只需三天。因爲他知道三天之內必有大霧……,三天後,江上果然出現大霧,諸葛亮坐在船上,讓士兵將許多的稻草人放在船上,曹軍因爲大霧,誤將稻草人認爲是真人,亂箭齊發,一會兒功夫,諸葛亮就收穫了十萬支箭……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啓發:作爲一名小學生,我覺得我應該努力學習,讓知識充滿自己的大腦,使自己能夠成爲像諸葛亮那樣知識淵博的人,將來更好的報效國家;更應該自強、自立,忠於國家,養成膽大心細的學習生活習慣,使自己能夠成爲像關羽那樣有恆心,勇猛、忠誠的人,爲父母分擔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