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業培訓>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

學問君 人氣:5.99K

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利用因特網、計算機等現代資訊技術,爲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分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及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

(一)電子商務的理念電子商務的概念是指在國際互聯網上從事B2B、B2C的各類商業交易活動。按照IBM公司的定義,電子商務=WEB+企業業務。它所強調的是在網絡環境下的商業應用,是把買方、買方、廠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

Extranet)結合起來的應用。比較嚴謹的定義:“電子商務是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換或直接物理接觸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業務交易。”這裏的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資料(EDI)、電子支付手段、電子訂貨系統、電子郵件、傳真、網絡、電子公告系統、條形碼、圖像處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業貿易過程是複雜的,包括交易前的瞭解商情、詢價、報價、發送訂單、應答訂單、發送接收送貨通知、取貨憑證、支付匯兌過程等,涉及資金流、物流、資訊流的流動。

(二)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

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利用因特網、計算機等現代資訊技術,爲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這種新的電子模式能推動農業的生產和銷售,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是新農村建設的催化劑。但目前,電子商務行爲大多侷限於城市裏的消費人羣和部分服務商品類企業,在廣大農村還沒有推廣開來。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有:

1.農村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一方面一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了傳統交易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等,使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農業網絡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區域性謀略我國當前提供農業電子商務服務的網站爲數不少,但由於農村軟、硬件的缺乏,網絡接通農戶的“最後一公里”障礙,使得農民不能透過直接有效的途徑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此外,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地理環境差異校大,農業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徵,這進一步促使農村電子商務問題複雜化。因此,農業電子商務必須深入考慮區域特點,才能更好地發展。

3.農產品需求的不可預知性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農產品的生產和農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農產品生產區域和生產者相對分散,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不耐久存,農產品種類繁多而品質評價的主觀因素較強,這些因素極大地阻礙着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和流通現代化,是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難點。

4.農村電子商務的覆蓋面窄,正處於萌芽時期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成長期。東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已初具規模,而西部偏遠山區電子商務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在偏遠的山區,由於互聯網覆蓋面積狹小,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全面等,導致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農村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的覆蓋面窄,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萌芽階段。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根據中國資訊產業網資訊化要聞關於《到2016年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將翻番用戶超過6.5億》分析預計到2017年,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將翻番,互聯網用戶人數將超過6.5億人,這個數字仍不足中國總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長來自中國農村地區。儘管中國農村寬帶覆蓋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戶都來自農村地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網吧接觸網絡的農村年輕人。另外,農村地區年輕的互聯網用戶已經成爲其所在地區最活躍的用戶羣體。在農村互聯網用戶中,年齡低於30歲的用戶佔77%,低於20歲的超過農村互聯網用戶的一半。除了政府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刺激農村互聯網滲透率的另外一個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長。2016年期間對西吉縣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訪談。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總面積3130平方公里,耕地174萬畝,人口約52萬。距西安459公里,距蘭州272公里,高速公路發達,交通很方便。西吉特產種類多,農產品資源豐富,是“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西芹之鄉”、小秋雜糧、澱粉製品、牛羊培育與加工、黑山羊、珍珠雞、運輸、糧油加工、蔬菜等重點特色項目建設結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依託資源優勢,拓寬發展項目,打造品牌企業,把企業做大做強,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透過調查後,發現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村居民中年輕人大都會使用電腦及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認識。農民能使用電腦上網的羣體一般是青年人爲主,年齡在20歲——35歲的人有70%~80%都會使用電腦。35歲——50歲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機瞭解天氣預報、農業知識等。此外,農民大部分聽說過電子商務,且少部分人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瞭解。一些被調查者認爲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是很有必要的,他們認爲時代在進步,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高農村的經濟生活水平一種有效策略。

(二)農村計算機擁有量及基礎設施較差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家庭電腦擁有量較低。在當地大學生一般都擁有筆記本電腦,有少數比較富裕的家庭擁有自己的電腦。此外,由於農村網絡覆蓋面積小,一般農民就算擁有自己的電腦上網也是比較困難的。

(三)當地政府爲發展地區經濟也大力支援給大部分鄉村建立電子商務網站。雖然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但在該地網站運營還是比較困難。

  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

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傳統的農業商務資訊的傳播途徑和方式的落後,直接導致農產品銷路不暢,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有利於商品資訊的快速傳播,還對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打破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爲農民收入的增長創造條件。

(一)改變農村生產經營模式,節約生產及銷售成本農村電子商務的競爭阻力小,傳統農產品供應鏈環節較長,從農業生產者到消費者環節較多,導致農產品在儲運、加工和銷售環節中的成本過高。首先,電子商務將農產品直接推向市場,拓展了傳統交易方式的同時簡化了供應鏈環節,降低了農產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決小農戶的銷售途徑,避免因爲產量小而沒有經銷商收購。再次,可以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絕大多數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往往並不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生產行爲。這種習慣性行爲導致的往往是不瞭解市場需求狀況,造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農業生產風險。農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在於能夠讓農業生產者準確、實時瞭解市場動態資訊,瞭解市場需求狀況,爲農業生產者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合理組織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不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二)有利於農產品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農村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人們爲了擴大農業生產,提高生產質量等。他們會購買新進設備、生產資料。當然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當地設備資料等價格也不盡相同。農村生產一般爲較小的農業個體,購買生產資料設備等投資資金也不夠充足。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建設應運而生。它可以爲農村生產者提供了較多的資訊,更多不同地區的產品設備、生產資料。緩解了該地區農業生產的資料、設備短缺,而引起的價格差異,有利於全國內生產資料、設備的優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者對於生產資料、設備選擇的多樣化,更能使他們購買自己合適的商品,使其購買的成本降低。從另一方面來說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人們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於提高農村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在生活方面,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市場一樣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由於農村特殊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沒有超市、商場等成規模的規範的購物場所,農民購買物品相比城市顯得非常不方便,而電子商務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農村相對較低的經濟收入水平使得人們對商品的價格更爲敏感,而在線營銷的普遍低價可以很好地滿足農村市場的需求。此外,農村在文化娛樂設施方面的缺乏。

(四)有利於提高農村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力農村生產者始終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去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始終是一個問題,這正是由於農民生產的分散性,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造成的。農村電子商務還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小農戶的生產形不成規模,自產自銷的方式不僅效率低,成本也極其高昂。電子商務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把小農戶組織在一起,在銷售環節上實現規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使得小農戶也一樣有競爭力。

  四、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

從國內外電子商務的總體情況來看,其發展還是面臨不小的挑戰,用戶對物流,資訊等環節滿意度低,總體缺乏統一的物流配送市場,電子商務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規定,網絡誠信和安全體系有待加強。那麼對於建立在更爲傳統產業基礎上的農產品電子商務而言,其制約因素就更是顯而易見了。

(一)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資訊化基礎設施有待加強中國資訊產業資訊網顯示,從城鄉互聯網的普及率來看,互聯網在城鎮的普及率是44.6%,在農村僅爲15%,由此可見,農村互聯網發展速度慢於城鎮發展速度。互聯網在城鄉的發展差距拉大,在導致農村互聯網增速放緩的因素中,農村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薄弱,公共上網資源匱乏和農村上網成本相對於農民收入水平仍較高是最重要的兩大原因。

(二)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乏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對新技術、新資訊的接受能力較弱,對電子商務瞭解不深,而懂得電子商務技術的人才又不願到農村地區服務,這使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嚴重缺乏。

(三)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資訊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纔開始有序地進行。在我國現有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中,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首先,在內容上,網站內容以宣傳本地農業,爲領導服務的資訊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於農民的資訊較少,直觀反映的資訊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資訊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資訊,資訊服務尚未形成。其次,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資訊發佈,但很少發佈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資訊,市場資訊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資訊。再次,網上資訊不夠開放,有價值的資訊不能實現資源共享。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資訊,一般性的資訊多,有價值的資訊少。內網上有用的資訊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絡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資訊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儘管各個單位都有數據庫,但真正可以投入執行的並不多。即使爲數不多的數據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製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目前我國農業資訊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在推動農產品銷售方面的作用尚未發揮。

(四)農產品生產和農村消費主體的分散性和規模小。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國農業的基本生產單位, 每家農戶就是一個生產經營單位, 農產品生產存在着分散性和規模小的特點。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要考慮到農產品生產的特點。由於農村居民人口衆多而且居住較爲分散,導致一方面,農村消費市場的分佈面廣、服務對象絕大部分是千千萬萬的個體農戶,數量龐大,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品種繁多,規模較小;另一方面,具體到每家每戶,其品種規模卻又很小。這些特點,導致了農村市場的巨大差異性, 帶來農村市場本身以及農村市場系統和其他市場系統之間銜接的複雜性。農村市場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農村服務的多樣性和個體服務的專業化,必然對建立現代農村市場體系和物流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農村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在大部分的農村中。電子商務應用屬於新興產業,人們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農民更願意選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網上詐騙的案例使他們產生畏懼。現代電子商務主要是透過網絡實現,而網絡經常會受到各種病毒、木馬程序的攻擊,加上農村網絡硬件、軟件設備的落後以及缺乏安全技術支援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機會。目前,我國電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機制和約束機制也正在探索階段,這給農民網上從事經貿活動帶來很大的風險。這些都是長期影響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安全問題。

  五、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議

(一)加強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由於城鄉收入差距。

導致了城鄉互聯網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應該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發展農業經濟,提高農村個體收入。加快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改善農村用戶的網絡環境。另外,移動手機的普及,爲農村的資訊化有增加有效途徑,採用手機支付、下訂單等,電腦與手機移動商務相結合,可以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網絡系統。

(二)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根據農村現狀我們應該把握政策機會,把“大學生到農村支教、擔任農村村官”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相結合。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提高農民資訊素質。引導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地區進行“技術扶貧”爲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提供人才支援和隊伍保障。首先,透過對大學生村官、支教老師進行電子商務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並帶領村民學習電子商務知識,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其次,與高校和企業建立聯繫,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相關講座,將產品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同時引進電子商務成功案例,讓農民感受效果瞭解未來農村的發展趨勢。定期組織村民進行培訓,並提供技術指導。再次,重點爲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組織培訓人才。在農村具有號召力的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組織等是當前農村電子商務應用的主要帶動力量,對資訊接受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培訓應以這部分人爲重點,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訓效率,達到培訓的目的,進一步推動了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

(三)政府應支援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支援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1.應該加大多農村網絡的資金和技術支援,使網絡系統有效的升級,引進好的硬軟件設備,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2.應加大對鄉村道路設施的建設的投資力度,保證物流的有效到達。

3.應透過制定政策支援金融企業向農業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發放貸款。

(四)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國家應該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體系。一是加強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研究。充分借鑑國外在資訊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體制和做法比較完善的經驗,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用法律的制度來規範和保障農業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二是要加強市場的監督管理。要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監管,規範市場秩序,同時加強信用環境的建設,以保證網上正規渠道技術、產品、市場資訊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網上市場環境。

(五)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教育。在農村電子商務活動中,農業生產者當然佔主體地位,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對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宣傳活動,以取得農民的支援。首先,將成功運用電子商務的地區作爲示範,從該地區抽調一些新近知識分子、大個體用戶給農民進行宣講,傳授一些網上交易支付的經驗。其次,還可以組織一部分有號召力的農民羣衆到先進示範的地區進行考察,體驗先進的購物模式或銷售模式。讓他們相信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再次,應組織農民學習怎樣有效抵制或防範木馬程序。

(六)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一是農民組成合作社,專門從事運銷。這相當於生產企業自營物流。二是由經紀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簽訂合同,由專業的物流公司從物流業務在現階段“公司+農戶”的模式下實行訂單,委託第三方來從事物流業務,結果都可以使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使農產品更快的進入流通領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應該完善農村物流網絡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鮮技術,使電子商務開展的地區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證農果產品到達購買者手中不會腐爛,縮短物流運輸時間。這樣不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強了競爭力,還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