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職稱論文>

制約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學問君 人氣:2.26W

爲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教育部特制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作爲各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學習英語的主要依據。在《課程要求》中,對不同層次的英語能力都有明確的界定,就英語寫作方面看:

制約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因素

在一般要求中,書面表達能力被界定爲: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歷、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半小時內寫出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在較高要求中,書面表達能力被界定爲:能就一般性的主題基本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論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寫所學專業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寫出160詞的短文,內容完整,條理清楚,文理通順。

在更高要求中,書面表達能力被界定爲:能就一般性主題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做到文章結構清晰、內容豐富、邏輯性強,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能在半小時內寫出200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內容完整,文理通順,思想表達清楚。

從《課程要求》對寫作模組的具體要求可知,寫作首先強調的是實用性,其次是書面表達的各種基本要求。正如我們從小學習寫看圖說話,第一步是能按要求表述所見,在此基礎上如能繪聲繪色、聲情並茂即爲佳作。

在各類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下,各式各樣拆招的作文模板不斷涌現,公式句、萬能句層出不窮。在這種趨勢下,大部分學習者的寫作能力並沒有真正得到提高,反而畫虎不成,行文讓人啼笑皆非。英語寫作技能要透過怎樣的培養和訓練模式,才能切實得以提高呢?

一、情感因素

關於情感的重要性,王初明博士說:“情感之所以重要,只因爲它是發動機,再好的機器,若不發動起來,便是一堆廢物。情感的作用若發揮得好,可以啓動學能,調動學習積極性,釋放學習潛力,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和思想問題。”

信仰的相對缺失是這個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根深蒂固的頑疾,特立獨行是他們的標籤。對於學習缺乏正確的認知,對於外語學習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正因爲情感上與英語背道而馳,所以不論是課上還是課後,英語教學對他們來說都不具吸引力。

英語寫作向來被認爲是一項枯燥乏味且壓迫神經的工作和任務,如若第一堂寫作課以理論分析開頭,那麼勢必以鼾聲爲高潮,最終以失敗收場。“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列寧,1958:255)。一首旋律悠揚的Memory(歌劇《貓》插曲)或是觸及靈魂的She(歌手Elvis Costello),都能從情感方面對學生進行啓智;借一篇簡短配樂朗誦的美文,抑或是一個經典的電影片段,重新建構其對外語學習的認知。只要教師把構建積極情感作爲教學目標的一部分,鼓勵情感自主,使學生達到“好學”以至“樂學”的境界,最大限度地調動認知和情感的互動,就有利於強化寫作課的教學效果。

克拉申(Krashen)認爲,雖然情感對語言習得機制並無影響,但情感因素起着促進或阻礙輸入傳到大腦語言習得器官的作用。成人情感過濾能力強於兒童,故輸入效果弱於兒童。因此,要創造一種情感過濾程度低的環境,排除心理障礙,降低情感過濾程度,作爲輸入的前提和輸入效果的保證。

二、輸入

爲了使學生能在短時間的複習備考中“預見”美好的未來,以一些語言培訓機構爲主導,繼而以在校教師爲輔助的模板式教學大行其道。大家樂此不疲地摸索出題規律,尋找相應的解題技巧,於是英語寫作,不再是寫作技能的提高,而是記憶力和填空能力的磨鍊。在這種規避了情感因素,急功近利的填鴨式輸入模式下,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應試階段,在其學習過程中,中介語(Interlanguage)(Selimker 1969,1972)英語而非比標語英語大行其道。比如:中國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謂語動詞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往往不加S:

如:He like English.

語言的輸出需以適量、高質的輸入爲基礎,輸入的過程需遵循i+1理論(Stephen hen),確定“i”的內容與“1”的程度,由淺入難、從簡到繁、因材施教。語料的輸入包括:詞彙、詞組、句式,以及段落和篇章,取材來源多樣,但需根據學習者實際情況出發,既考慮到其本身的英語水平,又需誘發其積極主動的情感因素。

在二語學習的過程中,目標語的輸入必不可少,它不但提供給學習者真實的語言材料,促使二語習得從只侷限於詞彙範疇的初始狀態向更爲成熟的語法過渡;而且從心理上刺激學習者對目標語的認知度。從普遍語法角度來看,人生而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但語言能力因人而異。王初明(2001)認爲,人的大腦具有尋求和建立事物之間聯繫的傾向。根據這一理論,英語學習者會注意到英語輸入中反覆出現的現象,並能夠抽象出概率形式,即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規律。這些概率形式因反覆而逐步得到強化,英語習得因此而發生(俞理明,2004)。

三、錯誤分析

在英文寫作過程中,不論是字、詞、句、語法還是段落、篇章和修辭,都是決定一篇文章成敗的關鍵。根據《課程要求》中對寫作層次的不同界定,教師有必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外語能力有較全面的分析瞭解;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勢必要求學習者學會甄別文章的優劣。鑑於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大量錯誤是由於母語干擾引起的,二語習得研究者不能忽視母語干擾對學習者的影響的研究(王紅,2002)。

1、形態方面的干擾

漢語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其基本上沒有語法形態,作爲孤立語存在。而英語則有更多的形態變化,因而有多種多樣的'語法詞素。由於兩種語言在這方面的差異,中國學生在英文寫作過程中會犯許多錯誤。

(1)冠詞

漢語中沒有冠詞這一語法概念,所以中國學生在進行英文作文練筆時,會因缺乏母語中的對照內容而導致出現大量的錯誤,如:

a.在元音前用a而非an:

She is a excellent student.

b.在零冠詞的地方誤用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