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

學問君 人氣:1.65W

論文關鍵詞:閱讀理解 背景 差異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了和文化的相互關係以及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從詞彙、句式和語篇三個方面對語言中的差異進行了研究。

閱讀是一個較複雜的認知過程,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一般分爲語言因素和超語言因素,前者指閱讀主體對詞彙和語法知識的掌握,後者則指閱讀主體的認知能力、閱讀技巧和習慣、語篇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情況。

傳統的教學往往把重點放在語言的詞彙和語法的教學卜,因而外語閱讀訓練是一種逐詞分析詞意、逐句分析語法結構以瞭解句意的模式。不可否認,在外語學習的起步階段,這種訓練模式有它積極的一面。然而,在語言中的生詞量以及句子結構的複雜度適中的情況下,仍然時有不解文意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由於閱讀主體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

國外對閱讀理解的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在閱讀教學上反映爲三種模式:(1)“自下而下”(bot-tom-up)模式:強調低級地對字詞的理解以獲取對全文的理解;(2)“自上而下”(top-down)模式:強調閱讀主體的背景知識在理解中的作用,認爲閱讀是一個主體的背景知識對語篇不斷選擇、預測和證實的猜測過程;(3)“交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認爲閱讀理解既是對語言文字的低級處理過程,又足『蒯讀主體的背景知識的運用和處理過程,“圖式”(schema)是閱讀理解的奠基石。

圖式理論(Schematheory)強調背景知識在理解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閱讀理解研究的新方向。背景知識是已知的知識,存儲於大腦中,稱爲“記憶圖式”。在閱讀時,理解語篇的關鍵在於正確地使用背景知識填補文中未敘述的,非連續的事實空白,使其連續,使語意豐滿、連貫,同文中其它資訊連成統一體,順利完成理解過程。

在閱讀外語語篇時,所缺乏背景知識主要是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閱讀主體會因無法填人或錯誤地用本的文化知識填人理解中的事實空白,而嚴薰影響他們對語篇的正確理解,一般表現爲閱讀緩慢、曲解原文、理解不全面等,尤其是不能做出準確的推斷和預測。例如,在對《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五單元的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由於缺乏對聖誕節這一西方傳統節日的瞭解,儘管他們可以接受節前許願這一情節,卻不理解壁爐旁懸掛長襪這一做法,對文中提到“chimney”一詞也感到困惑。這就是由於缺乏文化背景知識而造成的。所以,在研究影響閱讀理解的諸多因素時,不能不注重文化因素所產生的影響。

在我國目前一個階段,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越來越被人們注意,而語言和文化本來就有着淵源而密切的聯繫。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Sapir)在《語言論》中把文化定義爲“一個所做和所想的是什麼”。後來的學者把文化分爲“大寫字母的文化”和“小寫字母的文化”兩類,前者包括、,、、、科技成就等集中反映人類文明禮貌的各方面;後者把文化看作一系列的特徵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爲準則、社會組織、相互關係等。就語言和文化的關係而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不斷將自己的精髓和特徵注入到語言,使語言帶有文化中民族的、社會的、的特色。

[1]    

淺談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