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簡析學生心理障礙及其克服中的教師因素

學問君 人氣:1.4W

[論文關健詞]素質;心理障礙;因素

簡析學生心理障礙及其克服中的教師因素

   [論文摘要]素質就是要培養高素質的公民。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當前我生心理素質合格率僅爲17%,大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由各種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造成學生心理庫礙的因素很多,僅擾學校而論,主要有學校教育體制、教師和學生本身等。爲了克服對學生造成心理障礙的教師因素,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教師提出了斷的要求。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高素質的公民。作爲高素質的公民,應當具備較高的思想修養,較高的知識修養,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心理和人格素質。可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心理素質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心理素質會阻礙個人的發展,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則是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現代心研究證明,一個人能否成才,知識和智力方面的因素佔30%,非智力因素佔70%。在智力水平相當,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優良的心理素質將起決定性作用,甚至在智力水平較低,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也同樣可以成才。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曾對800名男性進行測試,抽取其中成就最大的20%與成就最小的20%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兩組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個性心理素質不同,成就最小的一組心理素質如興趣、自信心、進取心、不屈不撓或完成任務的堅韌性等方面明顯低於成就最大的一組。這是因爲,個人所進行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心理活動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質好,可以充分發揮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潛能;反之,則可能使潛能受到壓抑。可見,心理素質與個人成才關係密切。

    現在的青少年是21世紀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在未來社會生活中具備較高的心理適應和心理承受力,才能成爲有益於社會的人。可見,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是必要而緊迫的。

二、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

    根據權威部門測試,當前我國學生心理素質合格率僅爲17%,其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者佔20%至30%,中學生爲40%至50%,大學生爲20%至30%。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是由各種因素造成的心理承受問題,心理不平衡間題及心理失常間題。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第一,在學習心理方面,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認識。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性,不能配合教師,比較被動;課外愛好不廣泛,特別是缺乏有益於自身健康的愛好。不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不能正確對待考試成績,有點成績就驕傲起來,遇到困難就灰心喪氣。對待學習只看到結果而不注重過程,考試焦慮,厭學等。

    第二,在生活心理方面,缺乏生活理想,脫離生活實際。在家不能孝敬父母,在社會和學校不能尊老敬長,缺乏對家庭和集體的熱愛;不能正確對待友誼,有代溝現象,同齡夥伴關係緊張,與異性交往困惑,部分產生早戀。

    第三,在個性心理方面,個性心理髮育滯後。沒有比較清楚的自我意識,不能自尊自愛,缺乏自知之明,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差,容易遇事衝動,與他人合作相處不好,人際關係緊張,對社會關係和自然的各種變化不能主動、自覺的適應等。

    第四,在擇業心理方面,缺乏理想與信念,人生目標不明確,對未來感到迷茫、困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缺乏自信心、缺乏對事業成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