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資源與能力的競爭力理論研究綜述

學問君 人氣:1.1W
?? 摘要:0世紀90年代以來, 的核心能力戰略成爲學術界和工商界關注的焦點。核心能力戰略興起的背後, 實際上是競爭力的復興與。沿着競爭力理論的發展軌跡, 對基於資源與能力競爭力理論進行了理論綜述, 回納爲企業內在成長理論、企業資源基礎理論以及企業能力理論3個流派, 爲競爭力理論和企業發展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關鍵詞:競爭力; 資源; 能力??  競爭力理論可以被以爲是一個最新、治理和發展理論的綜合的應用體系, 主要涉及3 個方面的: ① 競爭上風之源是什麼, 即什麼帶來了競爭上風; ② 競爭上風之“源”是透過什麼樣方式表現出來的, 即“源”與企業績效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是什麼; ③ 如何才能保持競爭上風, 即要回答競爭上風的“可持續性題目”。  競爭力理論存在於經濟學與企業戰略治理兩大研究領域。經濟學側重於對競爭上風的經濟, 從理論上探究什麼是競爭上風之源; 而戰略治理理論,則主要從企業經營實踐角度出發, 爲經營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從歷史發展看, 競爭力理論可以回納成以環境爲基點的經典戰略治理理論、以產業(市場) 結構分析爲基礎的競爭理論、基於資源與能力的競爭理論、企業創新理論和基於評價的競爭力理論5 個方面。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 企業戰略治理理論的研究重點從市場定位, 逐步轉移到企業競爭上風的獲得和保持上來, 並由此產生了企業的內在成長理論, 進而逐漸演化爲兩個相互獨立又互爲補充的學派, 即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本文對此進行理論綜述, 以期爲競爭力理論研究和企業發展實踐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企業內在成長理論

基於資源與能力的競爭力理論研究綜述
  資源與能力學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馬歇爾(Marshall A , 1925) 所提倡的企業內部成長觀點和他所提出的企業知識基礎理論。他以爲由於專業化分工導致企業內部出現新的協調題目, 因而技能、知識和協調不斷增加產生新的內部專門職能, 企業內部會發生伴隨生產進程的公然知識積累, 從而推動企業不斷進化。同時每個行業是由一系列異質企業所組成的, 單個企業的成長、衰退是經常性的, 但一個行業則可以經受長期的波動平穩地向前發展。  張伯倫(Chamberlin E, 1933 ) 和羅賓遜(Robinson, 1934 ) 重點研究了企業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 以爲, 特有的資產或能力是使企業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 並獲取經濟租金的重要因素。錢柏林列舉了企業的幾種關鍵資源, 如技術能力、品牌着名度、美譽度、治理者獨立工作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商標和專利等, 被廣爲引用。  後馬歇爾主義者佩羅絲(Penrose E, 1959) 提出企業內在成長理論, 極大地發展了馬歇爾“內部經濟”的思想。她以爲被新古典企業理論視作“黑箱”的企業資源和能力是構成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固基礎。企業是一個生產性資源的集合體, 企業內部存在着透過知識積累以拓展生產領域的機制, 而且這種知識積累是一種內部化的結果, 節約了企業稀缺的決策能力資源, 新的治理者才能開釋出解決新題目、促進企業成長的能量。  理查德森(Richardson GB, 1972) 把留意力集中於馬歇爾的“外部”題目, 提出企業間協調的知識基礎理論, 補充了科斯和威廉姆森關於市場與企業相互替換的交易用度理論, 同時又發展了企業內在成長理論。他以爲企業的合作和關係成爲一種非常重要的產業組織方式, 是由於企業的內部組織從根本上說是協調“互補性活動”的結果。合作性協調的基本內涵是協調企業各方的能力。組織間協調是界於市場與企業之間的第三種協調機制, 協調需要的專門能力是透過逐漸積累的。  “企業內在成長理論”在20 世紀80 年代獲得了長足發展, 在戰略治理領域及企業理論界、產業經濟學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併成爲企業競爭力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礎。  1984 年, 隨着沃納菲爾特(Wernerfelt B ) 在美國《戰略治理雜誌》上發表“企業資源學說(Aresou rce2based view of the f irm ) ”一文, 企業能力理論分化爲兩個相對獨立又互爲補充的流派, 這兩個流派都是建立在企業內在成長理論的基礎上, 併爲企業內在成長論的深進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中一派是資源基礎理論, 它以沃納菲爾特及其發表的企業資源學說爲起始標誌; 另一派則延續能力理論對於企業能力的關注, 提出了核心能力和動態能力學說, 我們稱之爲能力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