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3W

【摘 要】語言是人們之間交流最主要的工具,是文化承載的載體,對人類歷史進行傳承,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英語文學是在14-16世紀出現,主要宣揚人文精神,出現了大量的學者進行自由和平等題材的創作。在進行文學創作的環節中,語言藝術必不可少。作者藉助語言藝術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英語文化中,語言藝術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題。

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探討論文

【關鍵詞】英語文學;語言藝術;探究

在生活中,人們透過語言交流的方式可以拉近距離,在文學中,要想深入的理解英語文學作品的內涵,首先要理解英語的語言藝術,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英語文學作品中,在語言上的特徵非常明顯,可以彰顯出人物的個性,將主人公複雜的情緒描寫的淋漓盡致。在英語學習中,最初也是語言的學習,如音標、單詞、短語和句子等,後期學習是對文章進行整體性的把握,這些都只是對文章初步的把握。所以,對文學的理解不僅僅是簡單的對字面意思進行理解,也是在瞭解文字、詞彙等語言背景的基礎上,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才能瞭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次的意思。英語文學儘管也是來源於生活,但是高於生活。在進行英語文學的研究中,無法在短期實現一個很大的突破,也不能只採用一句話去概括,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英語文學雜亂無章,其也展現出語言的特徵。

1 英語文學中的形象性語言藝術

形象性語言在文學作品中是一個基礎,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具體到某個具體的作品中,讀者又能具體的感受到語言的形象性。任何的文學作品在進行人物形象刻畫的環節中,都是藉助形象性來對社會或者人物內心的矛盾進行烘托。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作者對哈姆雷特這個具體形象的描寫中,其是丹麥國王的兒子,其身份非常高貴,性格非常善良,並且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哈姆雷特相信世界上的真善美,是美好的象徵。但是他的父親被陷害,叔父奪取了王位,母親改嫁,這讓哈姆雷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走上了一條復仇的道路。哈姆雷特自身的性格也是導致悲劇產生的重要原因,哈姆雷特不是一個行動主義,而是一個典型的思想巨人。莎士比亞透過哈姆雷特這個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將一個高貴的王子展現在人們面前,帶給人們美好的暢想,與後來的復仇者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者彷彿親身經歷了哈姆雷特的人生變故。

2 英語文學中情感語言藝術

在文學作品的表現中,情感是內在表現,透過語言藝術,可以將作品的情感走向展現出來,透過具有色彩的語言和句子,可以將作者內心的情緒淋漓盡致的宣泄出來。在文字作品的創作中,透過語言,可以細緻的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面對母親的改嫁,叔父的篡位,其內心已經走向了崩潰的邊緣,產生了濃烈的復仇情懷。哈姆雷特說,我的命運在吶喊,使我全身每一根細微的靈魂都在跳動。莎士比亞透過這個生動的句子描繪,將主人公的仇恨淋漓盡致的書寫出來,表達了哈姆雷特急於復仇的想法。在英語文學中,語言性感性可以表現人物複雜的情緒,使讀者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思想,與主人公產生共鳴,拉近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昇華。

3 英語文學中語言的.生動性

在文學作品中,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使讀者產生不同的感覺。在英語文學中,語言非常的生動和簡潔,透過簡單的語言可以表達詳細的內容,使讀者具有身臨其境之感。語言是一門交流的藝術,作者透過生動的語言刻畫,可以將頭腦中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人們面前,使讀者感受到人物和場景的真實性,引發讀者的思考。

在《歐也妮葛朗臺》中,這部小說被稱作“最出色的畫幅之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藉助生動的語言,將葛朗臺身上自私、貪婪的本性刻畫的非常生動。在文章中,葛朗臺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其成爲了一具行屍走肉。“他知道如何把獵物抓住,同時張開錢袋的大嘴,吞進更多的金錢”。作者在這裏採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葛朗臺比喻成一條貪吃的蛇,將他吃到的東西快速的消化。將葛朗臺用貪吃蛇來比喻,非常的生動形象。

4 英語文學作品語言的含蓄性

含蓄指的是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不能用特別直接的語言,給人帶來一定的懸念和想象的空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瞭解含蓄性的表現。在英語文學中,作者採用有限的文字來表達無限的內涵,使讀者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內涵,讀者在讀後可以靜下心來,對文章的內涵進行回味,發現在語言的表象下還有更加深刻的內涵可以挖掘,語言的含蓄性也是英語文學的魅力之一。

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文章的語言非常簡練和含蓄,作者在行文中大量的使用了象徵的手法,將一個老人在面對各類困難時頑強不屈的性格展現出來,人們眼前可以浮現出一個硬漢的形象。文章中的鯊魚不僅僅是表象中的鯊魚,這時作者採用了象徵的手法,鯊魚象徵着邪惡力量,其象徵着毀滅和侵略,是人們走向成功的障礙。作者沒有做太多的評價,使讀者在閱讀中可以自己去體會文章中的各個人物和物象,語言帶有很強的含蓄性。文章中“他輕輕的握住男孩的一隻腳,直到男孩醒來。”這段話並沒有直接的說明什麼,而是作爲一種象徵性的描寫手段,含蓄的表達了老人對男孩的溫情,帶給讀者意猶未盡的感覺。

5 結語

無論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現實生活中,語言都是情感的表現方式,是文化的承載。人類社會透過語言才能傳承文明。英語文學作品實現了作者情感的傳遞,讀一部英語文學,不僅僅要了解字面意思,也要深入的分析語言藝術,把握文章的主旨。

【參考文獻】

[1]王雪.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7(09):52-53.

[2]管英傑.探究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J].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6(04):61-63.

[3]劉巖,張一凡.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才智,2016(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