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項目化的教學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5.64K

一、背景資料

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項目化的教學研究論文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決定》同時指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是工程技術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着聯繫基礎課與實踐教學、專業課之間的紐帶作用。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來自於國家標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宣傳和貫徹國家標準,使學生掌握有關互換性的國家標準、常用零(部)件的精度設計與檢測,爲今後從事機電類各崗位工作儲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二、傳統教學方法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的特點是標準多、符號多、概念多、術語多,知識點抽象且實踐性強。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以理論知識學習爲目標,按知識邏輯講授課程內容:在學習方式上,以課堂學習作爲主要學習形式;在評價方式上,以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作爲學生的課程成績。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是所講述的理論知識系統全面、整體性強,但側重的是知識講授,忽視了知識與工程實踐之間的聯繫,加上學生普遍缺少工程實踐經驗,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這種方式沿用了本科院校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偏離了高職院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學完該門課程後雖對有關互換性的國家標準有了一定了解,但仍然不知怎樣去用。

三、項目化教學優勢

行動導向學習理論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職業(行動)能力。“行動”是達到給定目標的有意識的行爲,將認知學習過程與職業行動結合在一起。項目化教學法是基於行動導向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知識點融合在“項目”中,教學形式的基礎和出發點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傳統教學方法是“讓我學”,而項目化教學模式由“讓我學”轉變爲“我要學”。在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地位,學生在完成一個具體項目的工作任務中學到了相應知識和技能。

四、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

1.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分析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就業崗位主要是從事機械零件測繪、加工與裝配、質量檢測與控制、裝配與調試、設備維修與管理等工作。以上各崗位均在不同程度上用到了工程技術語言——機械工程圖樣。而機械工程圖樣主要包含表示零部件結構的視圖,以及表示零部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的“精度要求”。可見,明確產品的精度要求是各崗位(羣)工作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2.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知識體系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知識體系如下圖所示,主要內容是機械零(部)件的互換性與測量。在實際教學中,主要講述基礎模組,提高模組作爲選學內容。

3.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

充分結合現有實訓條件,選擇典型的、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零部件作爲項目的載體,並考慮所選擇的'載體在課程體系中具有前後銜接作用。該課程一般在第3個學期開設,該學期同時會開設數控加工實訓,在後續課程機械設計基礎中會開設減速器拆裝課程設計。結合實際,筆者選擇二級直齒輪減速器及數控實訓零件作爲項目的載體。教學內容圍繞着典型零件的精度檢測進行,項目任務由單一到綜合、簡單到複雜,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精度設計與檢測的方法與技能。

五、項目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提高學生積極性,挖掘學生潛力

目前高職學生大多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差;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強。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條件,將課堂搬到實習、實訓車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根據項目設定的任務,查閱相關資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完成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起引導作用,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並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2.改革課程考覈模式

傳統的課程考覈方式一般是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模式,平時成績依據課堂出勤、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來確定,在總分中佔約20%;期末成績主要根據卷面成績確定,在總分中佔約80%。在項目化教學中,主要根據學生平時表現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等來評價學生成績,平時成績佔約80%;期末考試主要是檢驗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佔約20%。

六、小結

基於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符合教學改革要求。目前,項目化教學研究正在各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項目化教學模式必將由目前的探索階段轉爲成熟階段,從而提升高職教育質量,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爲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李陸星 許振珊 單位:濟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