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舍爾的意向性理論

學問君 人氣:2.98W

論文關鍵詞:約翰·舍爾;意向性;言語行爲

淺析舍爾的意向性理論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關國家約翰·舍爾對英國哲學家奧斯丁的言語行爲理論做出了進一步的發展。言語行爲的理論認爲語言哲學歸根結底是心智哲學的一個分支,因爲言語行爲僅是人類行爲的一種形式,是人類將自身與外部世界聯繫的心智能力的一個具體實例。意向性是研究這種心智能力的關健因素,是言語行爲理論的哲學基礎。

    舍爾在《言語行爲理論:語言哲學論文》一書中繼承並發展其尊師J.  L.奧斯丁的言語行爲理論,所以自1969年出版以來,一直被視爲語言哲學的經典著作(有關舍爾的言語行爲理論,請參考拙作《舍爾的言語行爲理論》,見《教學與研究》1988年第四期)。舍爾此後又連續出版了三部論著,分別解決了與言語行爲有關的三個語言哲學問題;《表達與意義》解決了言語行爲理論框架內的問題:言語行爲的分類、間接言語行爲、字面意義等;《意向性:心智哲學論文》闡明瞭言語行爲理論的哲學基礎,即心智哲學問題—意向性;《言外示力基礎》完成了言語行爲理論的形式化,即運用當代邏輯手段,尤其是集合理論,使言語行爲理論形式化。

    本文着重介紹舍爾在《意向性:心智哲學論文》中闡述的意向性理論,作爲對舍爾的言語行爲理論介紹的續篇。舍爾的意向性理論研究開始於70年代中期(可參考Bryan  Magee1978年中譯本,288頁)。他原打算在《表達與意義》一書中用一章的篇幅來闡述意向性問題,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論述意向性的手稿竟達到獨立成書的篇幅,舍爾只好順其自然了。

    舍爾一向認爲語言哲學是心智哲學的一個分支。他的言語行爲理論就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言語行爲只是人類行爲的一種形式,但卻可以作爲例證來說明人類心智(或大腦)建立人作爲有機體與外部世界聯繫的能力。換言之,言語行爲表徵外部世界事物和狀態的能力從生物學意義上講是人類大腦最基本的能力,是人類大腦聯繫人類自身與外部世界的普遍能力的一部分或延續。這種能力是透過諸如信念、願望等狀態,特別是透過行爲和知覺把人這個有機體與外部世界連接起來。所以任何對語言的完備的解釋都必須說明心智或大腦是如何確立這種聯繫的。舍爾認爲意向性是確立這種聯繫的關鍵因素,因爲語言的表徵能力或表徵意義不是內在的,而是來自心智所賦予或施加在語言上的意向性。所以,語言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人的心智是如何將意向性賦予或施加給一些沒有意向性的實體,如口語聲音、書寫符號等,使這些實體能夠起到表徵作用。顯而易見,意向性是整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意向性的實質

    意向性即針對性:意向性是許多心理狀態或事件的屬性;這一屬性使心理狀態或事件直接針對或有關外部世界的事物或狀態。例如,如果有一個信念,那它一定是相信什麼,或處於什麼狀態;如果有一種恐懼,那它一定是害怕什麼或害怕什麼將要發生;如果有一個意圖,那它一定是想要去做什麼。總之,它們都是針對或關於某事或某事物的。但是並非所有心理狀態或事件都具有意向性,例如某些形式的、莫名的緊張、興奮、憂慮、壓抑等就不一定針對或關於什麼事情。所以對意向性狀態總是可以提出這樣的間題:該意向性狀態是針對或關於什麼的?如到底相信什麼、企望什麼、想幹什麼?卻不能夠回答:僅有個信念、願望或意圖,但卻不相信、企望或想幹什麼。而對於那些非意向性狀態,卻可以說,只是感到緊張、興奮、優慮、壓抑等,然而卻不針對或關於什麼事情。其次,意向性不同於意識。許多意識狀態並無意向性.如莫名的緊張、興奮、優慮等。而有些意向性狀態卻可能是無意識的,如一些無意識的信念,即迄今爲止非有意識地形成或考慮過的信念。所以意識狀態與意向性狀態部分重疊,但卻不等同。再者,意圖、意使、意指只是意向性的一種形式,與信念、願望等相同。舍爾的意向性有它的特殊哲學含義,即它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