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解決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問題的策略

學問君 人氣:3.24W

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單位管理工作的棘手問題之一,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的一篇關於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與借鑑。

解決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問題的策略

一、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所謂的事業單位,通常指的是爲滿足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工作的需求,提供各種增進福利社會服務的組織。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爲直接目的,但在經濟管理範疇的內部,其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管理思路不清晰

事業單位採取措施控制經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本屬於“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其中經濟管理工作思路表現出不清晰、缺乏系統性想法等問題,並且缺乏從戰略視角考慮管理工作開展方法,因而未能與事業單位的發展建立起緊密聯繫。

譬如在經濟管理所採取的問題管理措施,通常憑藉經驗解決,對於潛在的不確定問題因素,鮮有具體的把控措施。

(二)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到核心環節,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

和企業單位相比,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仍顯薄弱,制度執行力度也差強人意。由於事業單位不能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經濟效益,其經濟管理工作的重心在於保持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需要對與投資、規劃等相關的經濟管理工作加以控制,並對流程進行梳理,以發揮其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民的作用。

(三)管理預警指標體系不健全

在國內,通貨膨脹的調控,緊縮貨幣的投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事業單位資金的緊缺。儘管很多事業單位建立了經濟管理分析指標和分析模式,但並沒有完全形成經濟管理預警的有效機制,管理分析指標和模式呈現單一和個別化的現象,亟需構建經濟管理預警指標體系。

 二、上述問題的解決措施

基於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種問題,事業單位應該根據經濟管理計劃,按照先自下而上、後自上而下的程序,對管理問題進行預測,科學調控相關管理工作,全方位控制經濟管理工作的風險性問題。

(一)經濟管理工作思路的理順

針對上述的經濟管理工作思路不清晰的現實性問題,文章認爲有必要整理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活動的流程,致力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以把握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點。

1.隨着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深入探究,可以從管理範圍反映事業單位業務運作的細節內容,事業單位的各個責任部門參與制定和執行經濟方案,在管理工作當中,多部門參與的性質,拓展了管理工作的範圍,使得管理方案編制的溝通渠道更爲細緻,這是日後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之一。

2.從責任觀念的視角分析,綜合經濟管理數據在設定、採集、考覈等方面的多種想法,預測管理工作可能出現的矛盾癥結點,在此筆者建議事業單位需要完善經濟管理工作方案的編制制度,尤其是日常執行、執行監控等各個環節,確保事業單位的所有經濟管理風險,都能夠在各個部門當中提前預測到。

3.事業單位在進行經濟管理方案編制和執行的時候,需要提高高層管理者在方案制定方面的參與程度,譬如經濟管理審定和執行矛盾的協調,以及方案執行目標的設定等,而各個責任部門,需要服從事業單位的大局利益,基於事業單位總體戰略佈局開展部門的工作,這樣才能夠確保經濟管理方案的切實可行,並確保經濟管理方案的有效執行。

(二)經濟管理工作核心內容的深度拓展

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實時控制管理工作的關鍵點,也是更好把握整個經濟管理方案執行情況的薄弱環節,而深度拓展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事業單位需要實行逐級彙總上報的'機制,要求各個部門將整個單位的經濟管理風險控制情況進行彙總編制,然後上報總經辦審批,以形成經濟管理風險控制的依據,譬如財務部門現金收入的授權審批,主要是因爲事業單位某些現金收入以個人名義入賬,而且很多現金的付款方落款,與應收款項的名稱不相同,很容易造成財務記賬的錯誤,因此要求單位加強審覈批准現金的流入,尤其對於錯誤的業務,要按照審覈標準糾正,避免這種錯誤給單位的經濟管理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2.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工作,其風險集中在與社會資金運作相關的業務開展流程。對於事業單位本身來說,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降低社會事業資金執行風險、提高社會公益性經費投入效益是一項重要課題。因此要加強對經濟管理業務工作風險的控制,其中包括工作方案的形成、執行和效果反饋。單位需要明確劃分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權限、工作範圍和工作內容,並分配執行審覈工作的獨立職員,確保在現有的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有關職務職責的分離,以推動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3.事業單位經濟管理調整機制也需要強化,事業單位在經濟管理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方案的編制可能存在的誤差,或者受到主客觀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方案的執行結果與預期結果存在較大的偏差,從而對經濟管理方案提出調整的要求,這屬於舉足輕重的管理環節。

4.事業單位每個月都需要進行經濟管理控制情況表的編制,及時反饋控制效果。一般情況下經濟管理情況的反饋,往往只是對方案預期效果與實際執行情況進行簡單比較,然後判斷方案執行的有效性與否,對於規模比較大的事業單位來說,管理層與預算部門的分析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饋機制,提高反饋的時效和豐富反饋的內容,纔有可能進一步改善經濟管理工作。

(三)健全經濟管理工作預警指標體系

事業單位在具體實施經濟管理方案時,由於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有可能造成經濟管理的漏洞和安全風險,即便主客觀環境產生變化,也沒有對經濟管理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爲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健全經濟管理工作預警指標體系。

1.鑑於經濟管理工作人員權力分散的現象,筆者認爲除了需要明確界定經濟管理工作崗位的職責,還需要重視經濟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針對性開展培訓工作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以及定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強化管理意識。

2.針對目前經濟管理工作預警指標體系缺失的情況,事業單位要儘快啓用獨立於單位管理層之外的第三部門,該部門負責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工作,尤其是單位關鍵控制點的經濟管理工作,對經濟管理涉及的各種現金資產控制工作進行強化,並將這些情況反饋給管理層,爲管理層提供決策的依據。

3.針對經濟管理工作結果經常出現偏差的客觀情況,筆者認爲在設定經濟管理工作預警指標體系的時候,建立及時跟蹤評估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督控制網絡,採取防範和有效的調整措施,來扞衛經濟管理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由於受到主客觀因素的牽肘,存在“管理思路不清晰”、“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到核心環節”、“管理預警指標體系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影響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爲此,事業單位應該根據經濟管理計劃,按照先自下而上、後自上而下的程序,構建經濟管理風險反饋機制和風險調整機制,透過對單位經濟管理活動流程的整理,總結出經濟管理在內部控制中的幾個關鍵性的問題,科學調控相關管理工作,全方位控制經濟管理工作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黃艾妮。事業單位發揮經濟管理職能的若干問題探析[J].財經界,2013,(26)。

[2]劉玉庫。 事業單位內部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集體經濟,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