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與方法創新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5W

本文將從課程教學的實踐出發,從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討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與方法創新的必要性,透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來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強化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與方法創新論文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

目前,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以介紹理論方法和完整的理論體系爲主,在對理論方法的實際經濟應用方面強調不足。如何將這些理論和方法應用於不同的專業,如何在教學中以實際經濟問題爲出發點,進行模型和應用模型建立的講解相對比較少。而更注重理論參數估計、檢驗理論和理論方法等內容的講授。雖然教師在講完理論課程之後也會列舉一些實例,透過案例對所講授的理論加以說明,但多數僅限於對模型的計量分析,缺乏透過實驗對計量經濟學的建模步驟、原理以及模型的侷限性和前瞻性等進行深入分析。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少合適經典的經濟案例,或者較少結合實際經濟問題進行應用分析,學生在學習理論方法之後,卻不清楚怎樣應用到實際經濟問題中,更不知道如何對模型或計算的結果做出合理的經濟解釋,這種培養方法和教學模式使計量經濟學喪失了作爲經濟分析和經濟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其經濟分析方法的功能也無法施展,甚至導致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失去興趣。許多學生在學習完這門課程之後,不知道如何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課程開設對象不明確,層次劃分不明確

目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開設專業及層次類別,與過去相比有較大提高。在本科教育階段,不僅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對定量分析要求較多,大都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隨着經濟學對各個學科的日益滲透,其他學科專業也都相繼開設。由於專業不同和學習層次的差異,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要求也應不同,有些專業應該以理論方法的講授爲主,有的專業則應該以實際應用爲主,不同的專業類別和層次的教學難度係數也應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數計量經濟學課程在內容體系、基本要求、課時分佈和教學方法等方面與上述要求相距甚遠,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內容時有交叉,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上層次模糊、課程功能沒有根據開設對象進行區分,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

(三)教學手段單一,考覈方式僵化

灌輸式、填鴨式模式是計量經濟學課程普遍採用的教學模式,以理論知識和方法的講授爲主,以一定的作業練習爲輔,這樣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教爲主的教學模式忽視教學互動的作用,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課程考試又是以對學生成績的評定和理論考試爲重點,側重考覈學生對基本概念、方法、公式等知識接受度的考查,忽視學生對其中理論、公式、方法的靈活運用能力和知識接受度的考覈,除了課堂教學和練習以外,學生課外的實踐和課程論文訓練相對比較薄弱,考覈以理論考試爲主,缺乏完整的課程論文設計要求和考覈,在理解和應用這些公式和模型時往往感到吃力,難以產生學習興趣。

(四)課程設定和課時安排不合理

許多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時感到晦澀難懂,尤其是數學和數理統計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同學,還有目前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設定中,課時被壓縮的越來越少,學生深入學習以及強化應用的時間無法保證。在以往的教學計劃安排中,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課時曾分別設定爲72學時和54學時。在這麼少的課時中,要學好並掌握經典計量模型的內容都不容易,更不用說非經典模型了。目前實行的54學時,很難進行大量的經濟案例分析和實驗,課時數偏緊,加上多媒體教學授課的限制,很多應該用板書展開分析的問題也無法進行,影響教學效果。同時,受教學各類軟硬件條件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做到理論學習與實踐實驗的統一。當前大多數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先在教室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後到實驗室進行軟件的應用教學,理論學習與上機實踐時間間隔較長,使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二、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強調專業教學,提高針對性

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專業對本課程的要求和側重點不盡相同,應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專業教學,將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內容與專業案例相結合,瞭解計量經濟學在本專業哪些領域應用,如何應用,怎麼實踐等,區別對待不透過的專業類別,選取不同的教學案例和教學方法,從而克服計量經濟學“難學”、抽象而模糊或無從下手的局面,又將所學計量經濟的內容融會貫通,並且一個案例的分析還能啓發、衍生出新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跟學生共同探討、研究,增強相互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深入探究本課程的興趣。

(二)強化實驗教學,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實驗教學從主題選取、文獻檢索、數據蒐集、方案設計、實驗操作、結論分析到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解釋都賦予學生極大的主導權,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供了空間。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來設計,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又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潛力和探索意識。

(三)注重培養課程論文寫作,提高應用能力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透過課程論文,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與理論相結合分析問題;透過自主設計、自主實驗,獲得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樣,不僅鞏固了理論知識,也讓學生對不同問題有了自己的思考與見解,挖掘學生的科研創新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爲今後的工作和繼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改革教學手段,強化師生互動

隨着計算機技術發展,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與多媒體的應用更加緊密。把專業知識講授與電子計算機應用結合起來,實行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學軟件,並透過上機練習,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老師指導學生完成一系列的`實驗和操作;透過實驗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互動模式,學生直觀瞭解和掌握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和應用,並且透過網上視頻教學和資料共享,把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軟件、參考文獻、思考練習等教學資源以及任課教師的郵箱、電話等放在網絡上,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創新

(一)強化實驗設計環節,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相比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實驗前不但要編制好實驗教學計劃和軟件使用說明,精心挑選試驗題材,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根據學生的實驗過程給予實驗成績,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演示教學,講好例題,做好示範,督促實驗室經常對學生開放。就計量經濟學的實驗教學而言,主要從編制實驗教學計劃和軟件說明書入手,設計一套合理的符合專業要求的實驗計劃,檢查、監督和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以及評定實驗成績,並且發現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挖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改進考覈方式,培養應用能力

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考覈方式都是以理論考試、出勤率、期中測試、作業等爲主。將課程論文作爲考覈方式雖然有利於強化和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水平,但也存在部分學生抄襲、偷懶等現象。鑑於此,爲了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考覈方式應該多元化,比如除了採取考勤、平時作業、期末閉卷考試之外,上機實驗、課程論文和案例分析也相應加大比重,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查;但目前受客觀條件限制,上機考試仍難以有效地開展。爲了達到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又能克服客觀條件的限制,課程論文的設計以小組爲單位撰寫代替了個人拽寫,這樣既能夠達到考察學生應用能力的目的,避免抄襲,還可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規範課程論文寫作,提升理論應用能力

目前和大多數課程一樣,學生的課外作業和練習很少,一是老師很少佈置課外作業和讀物;二是即使佈置了學生也是完任務,但作爲計量經濟學課程來講,適當地讓學生自主獨立完成課外作業也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嘗試,學生透過圖書館等途徑蒐集和整理數據資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對於本科生而言,研究的主要方向尚未確定,對於實際項目的選擇和確定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需要提供一些研究項目指南供學生挑選。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併合作完成,提高其應用能力。

(四)加強案例討論分析,鞏固理論基礎

教師在實際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清楚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尤爲重要,尤其是案例討論,而不是爲了完成理論教學放棄案例討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儘量設計一些具有特色的經濟案例,將理論講解和案例分析相結合,透過案例鞏固理論,透過理論強化案例分析效果,積極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啓發學生思考,進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透過案例教學鞏固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