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高校山水畫教學

學問君 人氣:8.38K

摘要:山水畫藝術在高等學校的教學由來已久,作爲美術學科的必修課程,山水畫教學對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淨化心靈,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有着十分重要和長遠的意義。高校山水畫的教學,要透過對傳統藝術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學方法上的正確實施,教育學生怎樣去審視並有效繼承傳統藝術留給我們的精髓,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對現當代山水畫藝術理論與創作方向進行把握。

談高校山水畫教學

關鍵詞:山水畫 教學研究 傳統 修養


  中國山水畫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我們民族在山水文化上的優秀傳統,她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內容,她伴隨着我們的文明發生並發展,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語言和審美境界,成爲了古代文人和現當代山水畫家們畢生追求的一門優秀藝術。中國文人寄情山水田園的思想特質在山水畫裏體現得最爲突出,許多文人雅士喜歡山水並繪製山水畫。自魏晉以來,山水畫藝術得到長足發展,到宋元時期達到頂峯。古人歷代創造的不朽傑作在召喚我們努力學習的同時,也爲當代的山水畫藝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水畫作爲當今高等藝術院校重要的專業課程,經歷了從師徒言傳到學校教育的發展過程,當代山水畫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髮展和演變着。今天,山水畫藝術的教學呈現出多元探索的狀態:一部分教師重視古代山水畫傳統的教學,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畫的符號化、抽象化的境界並付諸實踐;一部分教師則重視師法造化,面對自然,走寫生和創作相結合的道路,更加註重追求人生迴歸的藝術情懷;還有的山水畫教師受西方現當代藝術流派的影響,求助於特殊肌理和抽象語言的綜合表現,在傾向於現代水墨的探索中透過現代人文意識去觸摸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的共同發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當代山水畫壇新的教學格局。然而,作爲高校美術學科中國畫專業教學內容之一的山水畫教學實踐該何去何從,如何轉變教學理念,如何進行創新教學,如何更新教學內容等諸多問題一直困擾着每一個教育實踐者,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提高學生理論修養和增設相關理論課程
  山水畫的學習,理論知識是關鍵,只瞭解山水畫理論的基本方面是不夠的,中國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畫藝術博大精深,其構圖佈勢、風格意韻、人文關懷諸方面的認識才是根本,然而這類知識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不願觸及,這使學生在宏觀上失去座標,迷失方位。教師作爲先行者,應提前對相關理論材料進行梳理加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度與學生需要分發下去供交流參考,使班級教學形成研究理論的良好氛圍。
  學生需要的理論課程是多方面的,其中應至少包括哲學、文化、歷史和美學理論著作等,還應有與山水畫藝術相關的理論文獻的閱讀。根據筆者個人經驗,學生應該閱讀的有關山水畫理論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畫山水序》,顧愷之的《畫雲臺山記》,潘運告的《唐五代畫論》、《宣和畫譜》、《宋人畫論》、《元代書畫論》、《明代畫論》、《清代畫論》,朱良志的《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楊大年的《中國曆代畫論採英》,張強的《中國山水畫學》、《中國畫論體系》、《國畫現代形態》、《中國繪畫美學》,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愈建華的《中國畫論類編》,楊成寅的《視覺美》等諸多對學習山水畫有幫助的理論書籍和繪畫文獻。
  閱讀應在任課教師指導下,將有關理論著作和文獻資料,細緻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規律,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與學生談閱讀感受,或者經常組織主體鮮明的理論知識辯論和論壇。千萬不可忽視學生的理論修養,當然,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學中有源源不斷的知識帶給學生。
  二、要注意臨摹的深度並加大寫生教學環節的訓練
  首先,教師要加強學生臨摹的深度和廣度。山水畫的臨摹教學是學習山水畫藝術的重要一課和基礎一課,歷代山水畫名家都非常重視學習傳統技法。對於臨摹來講,其前提是會賞析,山水畫賞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們在山水畫教學初期忽視了,其實,只有讀懂了作品的內涵,瞭解了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構思立意、形式技巧、筆墨語言等等,實踐起來纔不致於盲從,纔會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傳統資源,達到學習、借鑑、轉化、吸收、提升的最終目的。古人講“師其意不師其技”,師其意者爲上,要學好山水畫就要臨對範圖,更要領悟古人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