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媒介藝術收藏和展出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學問君 人氣:1.56W

媒介藝術的收藏、展出和保護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急需相關的研究來解決燃眉之急,以下是一篇關於媒介藝術收藏和展出問題探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

媒介藝術收藏和展出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一、媒介藝術收藏和展出的主要問題

在近數十年的時間裏,新的媒介藝術形式給傳統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是進入數字時代,媒介本身開始成爲藝術形式,實驗性質的作品花樣翻新,例如1977年的《satelliteart》,利用衛星和電視屏幕把兩組不同地點的舞者聯繫起來,進行打破空間的實驗,而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的數字圖像藝術,是實驗虛擬現實的早期研究之一。這些藝術形式如此廣泛,作品數量如此浩瀚,而且通常由多個組件結合起來,例如在展出的時候,有些數字藝術作品需要專用的軟件、機械、電路系統等。新媒介作品的收藏和展出,通常會遇到四個主要問題。

首先,收藏這些藝術品的博物館,通常會有一個時期非常不適應:傳統的展廳配置,畫架和展臺無法滿足這些作品的展出,傳統的儲存方式完全不適用於這些和電腦、軟件聯繫緊密的作品。例如,有些數字交互裝置作品,會隨着觀衆的動作而改變亮度,有些投影作品需要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展出(通常是天黑以後,需要露天的大面牆壁)其次,數字時代的技術形式更新過快,有些支撐作品的技術手段被逐漸淘汰,而威脅到作品本身的存在。例如數字藝術剛開始出現時,藝術家們需要用複雜的編程來實現電腦繪圖,而這些程序語言早已被淘汰,在比如原來用老式電視機展出的裝置作品,老電視的維修都成問題。

再次,知識產權在這類作品的收藏和展出中成爲巨大的問題,傳統的名畫,例如蒙娜麗莎的複製品無數,但是仍然有專家可以分辨真僞,其價值也是天差地別,但是,要怎樣分辨一個視頻藝術作品的真僞?怎樣區別原來那個視頻和複製品之間的價值區別?如果可以無差別複製,那這件作品的收藏價值怎樣界定?

最後,在傳統的藝術品收藏中,博物館工作人員、策展人,甚至藏家都經過專門的培訓,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新媒介藝術作品的收藏還沒有統一的'理論方法,無法進行專業培訓,相關人員在收藏和展出這些作品的同時都在不斷的問自己:我做得對嗎?

二、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性分析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做大量的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從藝術管理、藝術儲存、藝術史,到科技史、再到工程學、資訊技術、電腦科學、編程、再到基本的軟件常識和應用,硬件維修等。

藝術、技術和數字技術理論三個方面需要同時兼顧,從而纔有可能探索出一套適用於這些新藝術形式的收藏和展出理論、程序、方法。想要設計出一套適用的程序方法,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需要設計理論工具和指南,用來分析、界定媒介藝術作品中所用到的技術手段和組成部分。在藝術收藏中,需要有專業的語言體系,所以第一階段設計的核心,可能是建立多語種的專業用語體系,準確的描述和分類媒介藝術作品中的技術組成,並且能夠隨着技術的革新速度而更新。

第二個階段,需要設計適用的文檔策略。 在充分理解這些作品在技術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它們的藝術價值同樣重要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文檔策略:相關文檔在歸檔時需要進行深入分析。這一階段包括文檔資源的開發和適應作品中技術組件的訪問工具。例如,包含了網頁的作品,就需要專門的訪問工具,且需要隨時更新。

第三個階段包含了對媒介藝術作品中藝術組成部分和技術組成部分的保護問題的技術性和方法性研究。在這一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和案例分析來探索正確的保護方法。

第四個階段,對媒介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直是研究者們討論的重點,在這一階段,主要關注包含了視頻、軟件、網頁這些數字技術形式的作品,在傳播過程中的產權問題,在這一階段,可能主要回答這幾個問題:怎樣界定這類作品的收藏價值?應該建立怎樣的管理系統來控制它們的傳播過程?

綜上所述,在探索媒介藝術作品的收藏、展出和保護問題的過程中,可能面臨四個主要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關注專業用語系統的設計、文檔策略的設計、技術組成部分的保護方法探索,和知識產權保護研究。

 三、總結和展望

媒介藝術的收藏、展出和保護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急需相關的研究來解決燃眉之急,這些研究不但能爲博物館、策展人和藏家帶來好處,也是新一代專業媒介藝術研究者和工作者產生的必要條件,可能從中產新的專業技術、新的語言體系和新的專業學科,媒介藝術的收藏展出和保護很可能發展爲一個全新的藝術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Albano, A. (1988)。 Art in transition. AIC Preprints: NewOrleans, Louisiana, 1988, 195-204.

[2]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008)。 Computer History ieved January 15, 2008, fr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