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與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6W

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特點是理論基礎性強,概念和原理較抽象,並且使用大量的數學模型;微觀經濟學教學的主要問題是課程難度大、內容多和缺乏對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培養。解決的對策是多做習題,採用啓發式和對比式教學,突出對圖形的講解,穿插講解式案例教學等等。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與對策論文

一、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890年,馬歇爾(1842 —1924)發表《經濟學原理》,初步建立20世紀微觀經濟學。這是對19世紀邊際效用論及其以前的庸俗經濟理論進行綜合的結晶。該理論率先採用“經濟學”以代替傳統的“政治經濟學”一詞,以完全競爭和充分就業爲基本假定、運用邊際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統闡述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創立了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構成20世紀微觀經濟學的主體,後經過20世紀中期的擴展,微觀經濟學不僅研究內容有所擴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論、建立了福利經濟學,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創新,如引入數理經濟分析法、博弈論等,還關注經濟理論的實踐應用。

微觀經濟學研究資源稀缺性條件下社會經濟主體的決策與選擇問題。屬於“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西方經濟學”二級學科,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高等教育中,微觀經濟學不僅已經成爲所有經濟類課程和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也成爲大多數非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課程。微觀經濟學作爲一門基礎性、思維性、理論性和實用性並重的課程,在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課程體系中具有平臺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礎性意義

學習該課程要具備一定的《微積分》知識。要學好《微觀經濟學》,需要具備《微積分》的知識。這要求學生要把微積分課程學好,這對學習好《微觀經濟學》課程有很大幫助。而學習好《微積分》課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上經管類的學生是文理兼收,特別是對於文科生,學好《微積分》非常困難。《微積分》學不好,對於理解《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相關內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比如對於利用數學方法推導利潤最大化的原則,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有的學生在做題時,計算方法知道,可是由於沒有較好地掌握求導公式,導致計算出錯誤的結果。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1.該課程難度大。《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它的知識體系來源於西方。故《微觀經濟學》教材有國外的原版教材,還有把國外的書翻譯過來的教材,還有就是國內作者所著的教材。前兩種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國內學生理解的困難。即便是國內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內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設、案例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會讓學生感覺比較生疏,造成學生理解的困難。該課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論對於學生來說都是全新的,接受起來難度大。此外,這門課的內容邏輯性強,前後章節聯繫比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內容掌握不好,要學好後面的內容,更是難上加難。還有就是這門課所涉及到的圖形多,座標的表示又與數學上所學的相反,這些都增加了這門課學習的難度。鑑於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觀經濟學》作爲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和基礎課,該課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學期,而此時,這些學生剛接觸了一兩門經濟管理方面的課程,對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更是剛剛接觸。而對學生本身來說,因爲這門課是考研課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學生,會下工夫去學;而對於其他學生,特別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職上的學生,花在學習上的精力有限,就會選擇知難而退,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影響教學效果。

2.該課程內容多。《微觀經濟學》包含的內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論、消費者行爲理論、生產者行爲理論、市場論、要素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福利經濟學和微觀經濟政策等等,而這些理論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內容,如市場論又分爲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市場、壟斷市場。雖然這門課邏輯嚴密,學生們依然會覺得內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較困難。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領域面非常廣闊,如數學、金融學、財政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和心理學等等,無論對老師或者學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對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培養。在大學教學活動中,老師一般都是站在講臺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坐在下邊聽邊記的教學形式,學生只能理解和記憶教師所講的內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記錄、整理和背誦課堂筆記上,很少有同學去主動學習和研究同課堂教學有關的經濟學知識,也很少能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和獨立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在經濟學的課堂上缺乏老師與學生的雙向溝通,缺少學生與社會的雙向溝通。大多數教師也缺乏所教專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因此,講課的針對性也不強。

三、解決的對策

1.學好微觀經濟學應多做習題。做練習題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對經濟學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後再讓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解決所提出的經濟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採用啓發式和對比式教學。啓發式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啓發式教學是以學生爲主體組織實施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校教師在轉變傳統教學方法觀念的時候,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中國本土案例興趣的教法。由於微觀經濟學理論性強的特點,應理論聯繫實際,多運用本土化的案例開展討論、解釋微觀經濟理論,以啓發學生的思維。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把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潛力挖掘出來,從而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微觀經濟學》一些章節之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如果注意對相關內容的對比,就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給理論和需求理論的比較,二者的概念、影響因素等大都一一對應。又如,消費者行爲理論和生產者行爲理論在結構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費者以效用最大化爲目標、以預算收入爲約束條件,而生產者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以一定的成本爲約束條件;在幾何圖形的分析上,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和生產者的等產量曲線、消費者的預算線與生產者的等成本線具有相似的特徵,消費者消費的均衡條件與生產者生產的均衡條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場理論部分,不同類型市場的含義及長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過程,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注意對比不同類型市場的異同,就非常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對圖形的講解。在《微觀經濟學》裏,有大量的圖形。學生如果對這些圖形不理解,想死記硬背就太困難了,也會漏洞百出。而一旦學生理解了這些圖形,會幫助他們掌握相關的理論,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加強對圖形的講解,講清它的推導過程,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某個圖形是什麼樣的,還要明白它爲什麼是這樣的。同時,還要注重圖形和理論的結合,讓二者相得益彰,使學生能夠作到透過圖形來理解和闡述相關理論。比如在講解需求變動和需求量變動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時,就可以透過圖示法來說明。圖表可以清晰地說明了需求量變動是指由於商品本身價格變動引起的消費者購買量的變化,需求的變動是指商品價格本身不變情況下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需求的變動。又比如,在講解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時,把概念和畫圖結合起來,更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講解斯威齊模型時,透過它的假設條件可以畫出彎折的需求曲線模型圖,結合圖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匯出寡頭壟斷市場的價格剛性。此外,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問題。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很多名詞都有英文縮寫,也要求學生掌握。爲了讓學生掌握這些縮寫,需要教師把這些概念的英文表達告訴學生,從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又如,還可引導學生閱讀課外經濟讀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書籍。包括經濟思想史,一些經典著作,反映經濟學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經濟學動態》等,介紹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的書籍,還有經濟理論應用方面的書籍如茅於軾的《生活中的經濟學》等等。這樣即可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的大小、語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豐富程度、語言的幽默詼諧、板書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總之,《微觀經濟學》教學就像是一門藝術,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而作爲任課教師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透過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經過不斷地改進,讓我們的教學趨向完善,進一步地提高教學效果。

4.穿插講解式案例教學。穿插講解式講授案例側重於講述與解釋方式呈現案例,用於說明和論證微觀經濟學原理與規律。教師在講解某一章節基本原理過程中,可以使用各種案例作爲理論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學生透過案例理解基本理論問題。這一形式主要用於理論講解過程中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如在講授“機會成本”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自己選擇就業還是就學來解釋,機會成本的含義就是當選擇了就學而放棄了就業,失去了四年就業應該獲得的最大收入,這個被放棄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學的機會成本;在講效用理論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時,學生難以理解,就以學生自己喝水的親身體會爲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別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後難受,以此講解說明效用理論和邊際效用的遞減規律;透過鄰居種花及工廠污染來講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透過“囚徒困境”和“田忌賽馬”等案例講授簡單的博弈論等等。此外,還可以引人國內外有關理解經濟學原理的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等作爲案例,使學生真正在心理上“樂”起來。透過所學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生感到了微觀經濟學就是身邊的學問,學習的興趣高漲,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微觀經濟學理論。但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過於複雜,最好是一些對重點、難點能闡述透徹的小案例。這要求教師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現實生活,組織和積累一些案例,在課堂上能信手拈來。穿插式講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識點案例,能起到加強學生理解知識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