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師的“導”在探究式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學問君 人氣:1.75W

論文關鍵詞:探究式實驗教學 教師引導 教學效果

教師的“導”在探究式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探究式實驗教學是理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何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導”,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努力做到透過實踐落實“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爲之”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新教材將課本實驗分爲演示實驗、學生探究式實驗和學生家庭實驗三個部分。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爲如果教師能適時地將演示實驗轉化爲學生探究式實驗並加以正確引導,其效果遠比教師單純演示要好得多。這樣做,還能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物理術語的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我們何樂而不爲呢?要較好地完成探究式實驗,我們應如何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培養呢?

    一、觀察思考,提出問題

    我們知道:物理起源於生活,同時它又服務於生活。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多觀察、多思考,想一想哪些問題與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有關聯。例如: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走進實驗室》的第三節,在講解“降落傘比賽”這一活動時,我適時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現象可以提出問題並自己進行解答呢?於是同學們紛紛開動腦筋。有同學說:“老師,在冬季我們走在積有冰雪的路面上比走在平時的水泥路面上容易摔跤,”這個可以作爲一個問題提出來嗎?我當即表態:很好。還有的同學說:“老師,我們的書包帶一般都作得比較寬大,我也可以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非常踊躍,課後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爲同學們剛剛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學習積極性就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二、猜想與假設

    對於同學們針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的種種問題,如何引導同學們進行猜想?猜想與假設合理,能幫助探究者明確探究的內容和方向,指導探究沿着預定目標展開,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它爲收集資訊、分析和解釋資訊提供一個大致框架;也爲制訂探究計劃、設計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下面是教科版九年級物理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的一個教學片斷:

    學生1: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長度有關。

    學生2: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學生3:導體的電阻可能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

    學生4:導體的電阻可能與透過導體的電流大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