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農村建設中社區發展研究:基於利益邏輯與社區建設的雙重視角

學問君 人氣:3.3W
新農村建設中社區發展研究:基於利益邏輯與社區建設的雙重視角
摘 要:新農村建設可以實現農民利益在時空上拓展、維度上深化、內容序列上優化組合,力求實現利益邏輯與社區建設在時空、組織、制度和文化上的契合。基於農民利益邏輯與農村社區建設的雙重視角對新農村社區發展進行機理考量,歸結出利益邏輯的三個層次即利益參與、利益發展和利益和諧。透過對社區民主建設、社區經濟建設和社區文化建設來構建社區發展的保障機制、動力機制和導向機制體系,實現農村利益主體、利益客體和利益載體的互動共進與和諧發展。關鍵詞:新農村社區;利益邏輯;利益和諧;社區建設;實踐機制一、問題與視角:新農村建設中社區發展的背景研究  我國進入社會轉型加速期,農村社會分層、社會流動加劇和社會結構變遷導致利益分化、利益主體多元化和利益羣體顯性化,這加劇了農村社會利益的衝突和矛盾的尖銳化和激烈化。和諧社會下要實現利益發展就要求利益在時空上的拓展、在維度上的深化、在內容序列上優化組合,必須促使利益發展與組織載體的`培育實現時空上的契合,實現利益主體、利益客體和利益載體之間互動互促、同質同向①*。利益發展分爲三個層次,其一是整合利益即是實現利益參與,對多元利益中的共有利益、共同利益和共享利益能夠實現統一的利益訴求,透過制度化、規範化和法治化實現農民的和諧利益表達。要促進和諧利益的實現關鍵是做到利益訴求的制度化、規範化和法治化,實現利益的低成本表達。透過對農民利益訴求的主體、訴求的方式、訴求內容、訴求的機制體系和訴求的模式等方面的系統梳理和創新的建構,力求建構主體多元、內容全面、機制和諧、模式可行和依法保障的農民和諧利益實現體系。其二是利益發展,發展利益包括存量利益的增加和增量利益的發展,一方面透過培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來壯大農村集體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多元投資主體下的農村利益(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實現社會主體在農村公共產品方面的共進互促。其三是協調利益即是實現利益和諧。透過對農村社區組織文化的建構和創新,用社區的組織文化來引導、溝通和協調農村的差異利益、衝突利益和矛盾利益,最終做到在認同差異利益的基礎上縮減差異利益和平衡衝突利益。②**農民利益發展的要求必然促使農村社會組織創新和制度變革。而建立在利益主體發展與利益客體發展融合實現的時空載體基礎上,以農村社區發展整合經濟、政治與文化各方面的利益。
英國社會學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