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教學環節關鍵問題的研究與初步嘗試

學問君 人氣:2.15W

一、問題提出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教學環節關鍵問題的研究與初步嘗試

 實踐性教學環節,特別是專業(生產)實習,一直是困擾國內各高校發展的瓶頸之一,問題和困難比較多。就目前而言,生產實習形式不外乎兩種:即教師帶隊的集中方式和學生自找門路的分散方式。我們把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傳統性的教師帶隊的生產實習方式,定義爲“B計劃”模式。它體現於教學計劃中的三階段模式,即認識、生產和畢業實習。存在着實習經費緊張,實習時間壓縮,實習內容難以保證,與社會接觸甚少,學生專業實踐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差等弊病。而當今國家的建設、社會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土木應用型人才,學生應具有大土木工程知識,過硬的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土木類院校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有效實踐方式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任務。

二、問題分析

針對上述B計劃方式存在的問題,以工科大學中的土木工程專業爲例來進行具體的分析,究其原因和困難主要有: 第一,建立合適、穩定、能夠長期合作的實習基地難。大學生要從學海書山走出來,到現實社會去肩負自己的責任、增長才幹n1需要有能夠提供實習場所的施工企業或單位接受他(她)們。而施工企業實行了承包制,有的甚至是層層發包,短期經濟利益突出,若要接受大學生實習,一是擔心安全問題,二是吃、住、交通問題,三怕影響工程進度,四是管理學生難以到位等。況且這畢竟不是企業的直接任務,所以一般企業都不太願意接受高校的實習學生。另外,要找到合適和願意接受大學生實習的單位,往往是學校(指導教師)單方面求助於企業多,一般教師難於啓脣,就只好找幾處工地參觀一下就算了。 第二,由於高校擴招,學生數量增多。企業的一個工地安排2- 3人還可以,大項目安排4-6人也行,倘若一次來6070個學生,甚至同時幾所學校都來實習生,企業不管哪方面、無論如何都難以承受。 第三,高校指導教師隊伍力量薄弱。因爲學校長期以來重 “學”輕“術”思想嚴重,所以職稱高、能力強的教師無暇兼顧實踐性教學,而資歷長、年齡大的老教師有實際困難,故帶實習的任務只能由其本身實踐能力不強的年輕教師擔任;另外一般企業也難以配備稱職的工程技術人員,故久而久之,實習教師指導隊伍力量削弱了。 第四,實習經費緊張。道路、橋樑、隧道等工地,一般都在遠離城市、交通不發達、生活不方便的山區。這樣,使得本身就少的實習經費更加捉襟見肘了。

三、解決問題思路與初步實踐

綜上所述問題,結合目前我國國情和工作實踐,筆者在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專業實踐中引人和初步實踐了“A計劃”。所謂 A計劃的大致思路爲:先以少部分同學作爲實驗對象,摸索該教改方案與學生認知態度的一致性以及與社會企業的融合性;成熟之後再推廣到全體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見下框圖,具體實施方法。 可見A計劃實習模式,利用了學校建立的實習基地或教師、親友與企業負責人的關係,要求學生利用暑假的.集中時間和在校學習的課餘時間,找就近的合適內容的工程建設項目;對實踐性教學環節,從實習時間上充分保證(幾年不斷線),形式上綜合打通(不硬性細分認識、生產及畢業實習),內容上豐富飽滿(深度、廣度交融),管理上規範細緻、合理到位;在給學校、家庭、施工企業負擔不重的前提下,給學生提供與社會接觸的機會,鍛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乃至綜合素質的平臺,爲學生畢業後能夠儘快適應工作、成爲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質量本科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改革方案—A計劃的優點

1)A,B計劃兩種實習模式的對比 2)實施A計劃優勢的具體表現 ①加強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因爲打通及合理安排了原來教學計劃中的三個實習(認識、生產及畢業),避免了實習形式(都是參觀)單一、實習內容重複現象;時間上幾年不斷線,內容上豐富深人。這樣,能充分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至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②爲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適宜的孕育土壤。實踐是創新的基礎,美國大學的實踐表明. “所有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事件,有4/5發生在課堂外”。我國學生習慣了課堂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工程現場,學生自己是學習主體,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能起重要作用,不僅自己親身參與實踐獲得知識、增長了才幹,而且還便於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激發創新的慾望。再加上老師的適當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得到加強與提高 (上屆就有個別A計劃學生,準備結合實習項目做畢業論文)。

③激勵了大學生再次發奮學習。人們都知道,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高考是學習努力程度的頂點。學生一旦進人大學後,沒有了壓力,學習目的不甚明確,學習努力程度持續下滑,完全違背了學習邊際成本(也就是學習努力程度)應該不斷上升的客觀規律。A計劃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因爲提早讓他們進人“準職業場”鍛鍊,等於間接地給他們施加了壓力,再次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也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而且比較切合自身實際地調整“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這樣不僅使學生畢業後容易產生較高的社會滿意度,而且高校也爲國家建設輸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