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新經濟時代傳統產業的發展問題

學問君 人氣:2.28W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以電子化、資訊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學化爲代表的新經濟浪潮對全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加速滲透和擴張,它直接影響並衝擊着傳統產業的發展,如何正確看待傳統產業在新經濟條件下的發展道路,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新經濟給傳統產業既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抓住機遇、研究對策、迎頭趕上,傳統產業就會煥發生機。

論新經濟時代傳統產業的發展問題

一、傳統產業面臨挑戰

新經濟也被稱之爲知識經濟,它是指“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之上的經濟”。新經濟使得知識、資訊和科技的經濟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高新技術日益成爲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資本加速向高新技術產業流動,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柔性製造系統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以知識爲基礎的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日益提高。人類的生產生活日益走向知識化、智能化。從產業角度看,新經濟時代最突出的表現是生產、交換和流通的勞動資料——電子計算工業與通訊工業逐步成爲新經濟的主導產業。以電子通訊爲手段的資訊工業、新材料工業、新能源工業、生物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成爲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它們具有高智力、高效益、高投入、高風險、高潛能等重要特徵。這些工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彼此促進,成爲新興的工業羣。

傳統產業一般指應用傳統技術佔所有的技術總數55%以上,並以傳統產品爲主要產品的產業。“鋼筋、水泥、機械是傳統工業的主要生產手段”,因此,它的產業大多是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是傳統產業的特徵。所以“傳統產業亦被稱之爲‘煙囪工業’。它同資本主義制度一同誕生,並一度被視爲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象徵”。在知識、資訊和科技的衝擊下,西方工業化國家中的傳統產業日益走向衰落,儘管其社會貢獻的絕對額仍然很大,但日新月異的新經濟所創產值正加速增長。例如,美國的電子資訊產業的產值每年以55%的速度在上升,而石油、橡膠、鋼鐵、紡織、食品、煤炭等傳統產業其產值平均每年以4%-7%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傳統產業產值在社會總產值的比重已由15年前的92%下降到70%左右。美國的鋼鐵產量50年代是1億噸,80年代只有7千萬噸,開工率只有42%,西歐的鋼鐵工業80年代中後期開工率也只有40%。這說明,當年興旺一時的傳統工業正在走向衰落。傳統產業日益衰落,其主要原因是面對新經濟的挑戰,傳統產業原有的比較優勢日漸喪失,和高新技術產業相比,其市場競爭力愈益下降。傳統產業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知識和科技一定時期內的專有性和壟斷性,使得誰擁有尖端技術、核心技術,誰就能獨佔壟斷利潤,高科技含量必然帶來高附加值。傳統產業使用的是大衆化、傳統型技術,只能分享社會平均利潤,單位產品營利能力下降,市場競爭力必然下降。

2.相對於傳統產業,由於新經濟時代科技的作用越來越大,使得產品、服務的功能、效用更趨多元化、便捷化,價格更加低廉,市場需求更旺,相比之下,傳統產品則更多是“大”“粗”“笨”,其需求量日漸萎縮。

3.傳統產業是“煙囪工業”,在人類日益重視生活質量的今天,其造成的生態破壞已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重視,紛紛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來規制傳統產業,促進新經濟的發展。所以,傳統產業如果不加以改造提升,只能淪爲“夕陽產業。”

4.傳統產業的生產要素是“鋼筋、水泥加機械”,其發展的規律是: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收益遞減。而新經濟時代,由於知識的可積累性、可複製性,以及其生成的加速化和傳遞手段的快速發展和完善,使得新經濟中的部分產業成爲邊際收益遞增的產業。

可見,傳統產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新經濟時代的知識、資訊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及其產業化。

二、工業化國家傳統產業的發展

實際上,傳統產業在不發達國家有許多仍然是支柱產業,佔到國民生產值的85%以上,構成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即使在工業發達國家,傳統產業也並未被完全拋棄或替代。各國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一方面繼續發揮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速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和提升,使之適應新經濟的發展。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對陷於困境的傳統產業,主要採取以下幾種策略:

1.“重新現代化”策略。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二是將電子商務、互聯網絡嫁接到傳統產業中,從時間中、空間上、手段上縮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距離,將傳統產業融入新經濟浪潮中。這一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要點:①認爲傳統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傳統產業爲高新技術產業創造了條件。包括:資源、人才、技術、環境、市場以及傳統產業所具有的輔助工業系統和基礎設施。例如:計算機設備製造依賴於機械工業、新材料技術依賴於化學工業、海洋及生物技術依賴於傳統的化學和醫學工業。再如,美國“硅谷”的8000多家企業,高科技企業只有 3000家,其餘只是一般的機電製造加工廠,它們完全爲高科技企業提供密切相關的加工配套服務。所以,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並不意味着傳統產業的終結,兩者相互依存。②運用高新技術來提升傳統產業。包括:運用自動控制技術改造生產設備;運用電子資訊技術改造傳統工藝;運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改造傳統產品,使產品向低物耗、低能耗、便捷化方向發展;運用電子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的管理方法,使企業管理變得更科學。③將電子商務、互聯網絡嫁接到傳統產業中,改變企業傳統的物質流、價值流、資訊流的運作形態,用新經濟來裝備傳統產業。

2.民族產業保護策略。民族產業是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起來的,對國家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這些產業絕大多數屬於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的傳統產業,如紡織、服裝、鋼鐵、造船、汽車、造紙等。爲了維持並振興傳統產業,工業化國家制定了許多保護民族產業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採取反傾銷措施,對出口國產品施以高額關稅,阻礙產品進口,如歐盟長期對我國的照明燈具、顯像管、自行車等產品實施反傾銷,使得這些產品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日漸縮小。採取配額制,限制產品進口,如美國對服裝進口採取嚴格的配額制,本國產品佔國內市場的90%。採取國家補貼或收歸國有,將傳統產業置於國家的保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