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式英語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7W

【摘要】該論文首先介紹了中國式英語的定義以及我們在學習第二外語的過程中形成的中介語,其次主要是淺談中國式英語,以及中國英語產生的原因,它到底是不是一種錯誤的語言,以及是否該去糾正它。在這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淺談中國式英語論文

【關鍵詞】中國式英語;中介語;第二外語

1 概述

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與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到外語學習, 特別是英語學習的大軍中去。在這個龐大的英語學習羣體中,高校大學生佔了很大的比重。現在的大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英語,到高中畢業, 學習英語的時間也有五、六年了,但始終有一個問題困擾着他們,那就是他們的英文譯文或作文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漢語化的英文短語或結構, 外國專家稱之爲“中式英語”(chinglish)。近十年來中外學者就中式英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專家認爲中國式英語不是一種錯誤的語言,有的專家認爲他是一種錯誤的語言。首先我們來看中式英語的定義與中介語的定義及特點。

1。1 中式英語:中式英語的全稱是中國式英語,它是指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由於受母語的干擾和影響,在使用英語交際的過程中硬套漢語規則和習慣造出不合規範或不合英語文化習慣的英語表示式,這些表達式對於英語國家的人來說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

1。2 中介語:在談論中國英語時,我們有必要先談談中介語。所謂的中介語指的是:即中介語是指存在於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者創造的、介於母語(native language) 和目的語(target language) 之間的一種獨立的、合法的語言體系。wwW。133229。Com該語言體系是處在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一個連續體上的,它兼有學習者母語和目的語的特徵,並逐漸向目的語靠近,卻永遠不能是目的語。現在人們普遍都用“interlanguage”來特指外語學習者的外語。由上述定義不難看出中介語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系統性, 即中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 它既不同於母語,又不同於目的語,是一個合法的語言系統,有其自己的一套規律,而且這套規律是由習得者自己創造的。

二是可變性,即變異性。中介語是一個動態的語言系統,隨着語言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際的需要,新的語言規則進入中介語系統後具有擴散能力,使得中介語系統處於不斷的重組之中,並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向目的語靠攏,即具有逐漸進化的特徵,其發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故中介語是一個靈活的、不斷變化的體系。

三是反覆性。中介語不是直線向目的語靠攏,而是曲直地發展。有些中介語錯誤即使糾正了,也有可能有規律地再現。這也可以稱之爲中介語的頑固性。

從該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中介語也就是我們在學習外語是所形成的一套獨立於別人的語言學習系統,所謂的中國英語指的是中國人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了英文的單詞但是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很容易看得懂,聽得懂,但是外國人看得很彆扭,聽得很彆扭的現象,或者是中國人創造的詞彙和用法。我們稱之爲中國英語。那麼中國英語是如何產生的,中國英語是一種錯誤的語言嗎?我們是否該去糾正它們呢?該論文就是淺談這三個方面的。

2 中國式英語產生的原因

中國式的英語是如何產生的,我認爲有諸多原因。

第一、中國人的思維和中文的表達習慣,與英語本土的使用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二、是我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將學到的單詞生搬硬套,一對一的進行對等的翻譯

第三、是對英語現象認識的不夠,外籍教師的數量也是相當的稀少,以前甚至連大學的外教都很少,現在這種情況有所改變。

第四、是將本國的語法和規則錯誤地應用到英語當中去。

第五、是我們的發音習慣與英語不同,漢字的發音的尾音都是開音節,從而導致了我們習慣將英語單詞發音變成開音節。

第六、就是英文中沒有你對等的單詞和用法相匹配,因此我們就根據我們的習慣進行了“翻譯”。

3 中國英語是對還是錯?

在這裏有不同的觀點。對於中國英語這個概念, 國內早已有不少學者做過深入的研究。謝之君也對中國英語這一概念重新進行了認識,並針對李文中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看法。

“中國英語”(china english) 這一概念首先是由葛傳規先生在《漫談由漢譯英問題》一文中提出來的。對於中國英語, 他提出瞭如下的觀點:一是中國英語屬客觀存在,是一種事實;二是中國英語是專門用來表達中國特有的事物的詞彙; 三是中國英語常常會引起交際上的困難,但經過解釋依然可以理解; 四是中國英語的使用不排除中國人使用英語的前提,即依照英語民族的習慣用法。李文中同志認爲葛老的'觀點不夠全面。他提出: 中國英語應是以規範英語爲核心,表達中國社會文化諸領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語干擾和影響,透過音譯、譯借及語義再生諸手段進入英語交際,具有中國特點的詞彙、句式和語篇的英語。謝之君同志的表述: 中國英語是中國人在跨文化語言交際中使用的干擾性英語變體, 儘管它永遠不能成爲目的語——英語,但在中國特定社會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隨着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 對外交往也日益頻繁。有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生事物根本無法用完全對等或相應的英語來表達。

因此, 帶有中國味兒的“中國英語”的出現也就是有可避免的了。在這裏就是文章中提到的引起中國英語的的第六個原因:英語並沒有同中文完全對等的詞彙和習慣用法,以及成語表達法。如“下崗工人”英譯爲“laid off workers”:“鐵飯碗”用“iron rice bowl”:“廉正建設”則譯爲“construct clean politics”; “政企分開”用“separate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還有“五講、四美、三熱愛”的英語是“five stresses,four points of beauty 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等。另外, 漢語中具有中國特色的一些專用名詞, 在用英語表達時往往帶有“中國腔”,還是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所決定的。

操英語的本族人雖然一開始難以接受, 但經過解釋, 能夠理解它們的含義並完全接受他們。如“四書”英譯是“four books”,“五經”用“five classics”,“八股文”用“eight legged essay”,“翰林院”用“hanlinyuan”;“四化”用“four modernization”,“氣功”用“qigong”,“功夫”也用“gongfu”。這些受漢語語言和文化影響的英語詞彙雖然並不完全符合標準英語或者規範英語的要求(原來的漢語模式滲透在其中),但它使用的前提是:依照英語民族的習慣用法,是以規範英語( normative english) 爲核心的,在跨文化語言交際中是屬於不可避免的語言“中介”,也是可接受的,並且是有效的英語變體。當然中國英語受漢語的干擾並不僅僅侷限於詞彙,還表現在語音、句式和語篇等各個層面。對此不再贅述。

4 我們是否該去糾正它們呢?

我認爲,中國式的英語的範圍很大很廣,其中是有合理的部分,但是也有錯誤的地方,我們應該加以區別和對待,謝之君的表述就是比較合理的,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還是應該堅持的,才能保持原汁原味,本身兩種語言都是無法對等的,如果強制的將語言對等的翻譯,就會出現意義完全不對等的現象,但是對於發音,語法規則和習慣用法就必須是遵循的,否則就是過分的“獨立自主”了。當然前五個造成中國英語的原因我們都應該儘量避免,它們都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我們該如何糾正前面五個原因引起的中國英語。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而且很複雜的難題,我在這裏只能是做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我認爲,有以下一些途徑:第一、儘量擴大個人的詞彙量,多掌握習慣用法。第二、是應該多練習發音和口語的訓練。第三、儘可能是多掌握英語語法和規則,儘可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第四、我們應該做到天天積累和練習,做到熟能生巧,培養自己學習英語的語感。至於第六個造成中國英語的原因,我們還是有必要聽取謝之君的表述,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中國的特色和原汁原味。

5 結論

總之,研究中國英語的最大意義在於對中國英語給出正確的定位,它不可能與美國英國英語相提並論,它只能在與規範英語的對立統一中得到體現。應當將它視爲受漢語語言和文化影響的中介語變體,並指導我們在跨文化的語言交際中正確、有效地使用英語。

參考文獻

[1] 李文中。 中國英語和中國式英語[j]。 外語教學研究,1993:18—24

[2] 謝之君。 中國英語:跨文化語言交際中的干擾變體[j]。 現代外語,1995,4:7—11

[3] 溫曉虹“ 習得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比較”, 《語言教學與研究》

[4] 戴煒棟,束定芳。119941對比分析、錯誤分析和中介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1 外國語11994151

[5] 宋得生。120001語際語及其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地位1。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