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

學問君 人氣:6.85K

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是中國文學史的長河中值得探究的問題,文學思維方式作爲文學創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決定着文學作品的情感走向以及思維傾向,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談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

一、前言

文學思維問題是關於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爲一種特殊的思維存在,文學思維是具有一定情感取向的,文學思維方式直接影響着文學作品的行文方式和內容方向。從作家的角度來看,文學作品的創造過程往往是作家有感而發的過程,文學作品因此也作爲情感的產物而有了情感。文學作品的這種情感來源於作家內心深處的祕密,而這祕密恰好又是作家創作的動力。然而,由於受到來自現實中的各種因素的制約,這種祕密常常難以正常表達,迫使作家使用文學思維方式。於是,文學思維方式既是作家的思維方式,又是不完全是作家的思維方式,因爲它是經過喬裝打扮、幻化變形的方式。可以說,文學思維方式是作家個人思維方式與社會思維方式的綜合體現,這樣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文學作品就成了一種特殊的狀態。爲此,本文試圖透過分析文學思維方式的特點,探討中國當代文學思維方式的形成過程。

二、文學思維的含義與特點

文學創造也是一種思維勞動,因而它是一種特殊的十分複雜的勞動。更由於它是一種精神勞動,它除了具有其他勞動共有的特點外,就還必然直接受作家個人修養的影響和制約,如作家的經驗、情感、意志、習慣、理性、世界觀等。文學創作是一項意識活動,便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文學思維的直觀性

正如一位名人所指出:任何神話都是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很多情況下,文學思維實際上就是對現實生活的直觀表現,因而,文學思維首先具有直觀性的特點。比如,文學作品往往是表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認識到的客觀事物。人們的思維活動主要透過大腦的思維直接地認識客觀事物的屬性,即爲直觀性。即便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創造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文學作品,也會隨着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變化或者在實際上被支配而逐漸消失。這更進一步說明了文學思維的直觀性。由於對形象思維命題本身的懷疑甚至否定,關於文學思維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是避而不談,或者用比較模糊的方式或表述形式將其帶過。顯然,不正視文學思維這文學創造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問題,是不能使文學思維問題得到解決的,當然也不利於促進文學思維發展的。於是,對文學作品、文學創造的文學思維進行梳理髮現,作者的文學創造往往是從思維的直觀性出發,透過視覺直接看到了客觀世界,雖然在昇華爲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也含有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獨特感受,這主要來自於作者的直觀性。因而,首先發現了文學思維的直觀性特點。

(二)文學思維的連續性

所謂文學思維的連續性,主要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家思維的連續性特徵。簡單地說就是由此及彼,在作家大腦中不斷地使一連串的客觀事物的形象活躍起來的過程。文學的思維方式一直是中外文藝理論家、作家和藝術家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研究和總結文學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規律時我們發現,關於文學思維方式的論述十分豐富,而且與創作實踐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文學與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其他學科相比,它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就是思維方式或運思方式上的鮮明特色,例如,在中國古代文論體系中,思維之"思"這一概念僅僅就字面意義而言,就有數十種相關的說法:"神思"、"凝思"、"潛思"、"苦思"、"覃思"、"精思"、"妙思"、"詩思"等等,此外"興會"、"妙悟"、"冥搜"、"想象"、"虛靜"、"醞釀"、"現量"等都與文學思維密切相關。文學思維在文學文獻中時隱時現、牽牽連連,爲了對文學思維有一個更清晰明瞭的認識,透過橫向分析和縱向梳理髮現,文學思維不僅在文學作品的文情語義中具有互爲補充、彼此呼應的連續性,而且文學思維具有縱向歷史的連續性和橫向密切的關聯性,並在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一箇中國文學文論所特有的文學思維體系。

(三)文學思維的概括性

文學思維的概括性是指作者在觀察體驗之後,經過對材料的分析比較、綜合抽象,將事物的個別性歸納到一般性,即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文學作品創作是作者進行思維概括性的直接表現,這是文學創作中作家思維的又一特性。如《紅樓夢》,就是得力於曹雪芹對於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關係的思考和概括,他才寫出了"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思維是創作主體在文學創作流程中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具體表現,在文學創作中有着它獨有的特性。文學創作是對社會生活中真、善、美的綜合概括或對假、醜、惡的綜合揭露或鞭笞,這就是文學思維的概括性,也是作者思維的'概括性。對於中文系學生而言,運用辯證思維能力應是多方面的,如講演、交談等等,但與專業相結合,則主要是以之爲指導,撰寫有理論分量的文學批評文章。在實踐中,指導和要求學生學以致用,撰寫文學評論,是培養他們思維能力尤其是辯證思維能力的一個好形式。因爲思想的東西只有形諸文字,才能得以系統有效地整理,思維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得以系統化。中國古代哲學、文學理論本身即蘊含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將之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結合起來,融匯到文學概論課的教學中,將大大促進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與形成過程

關於文學的思維問題,中國當代文學已經進入到學術的深層思考,有人提出了思維問題是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無論這種說話的精準程度如何,文學思維作爲一種特殊的思維存在,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並且,對其思考任重而道遠。

(一) 有感而發

正所謂文學是情感的產物,文學作品在初創階段,作家的創作往往是有感而發,情感內容伴隨着文學創作而生成,這就是文學思維的起點。古今中外文論體系中有關文學思維的觀念範疇:"虛靜"、"神思"、"凝思"、"苦吟"、"興會"、"妙悟";"迷狂說"、"天才論"、"激情理論"、"酒神精神"、想象、無意識、"白日夢"、"形象思維"、靈感,等等,作爲文學的思維方式,就在於這對文學創造和創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在人類原始思維、野性思維、神話思維、理性思維、靈性思維等思維類型的演化中,文學獨特的思維方式形成了自身的發展規律。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逐漸呈現新的發展趨勢。文學作爲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它的思維的本質到底是是抽象思維還是形象思維雖然還存在不同的觀點。但由文學創作的全過程來看,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它們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思維方式中是相輔相成的,而且趨向於將抽象思維納入形象思維的軌道。用"形象思維"來概括藝術中的思維是文學理論研究學者們對蘇聯學者關於文學思維提法的繼承,但是對於形象思維的內涵、思維的過程以及它與邏輯思維的關係等問題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是對"形象思維"這一概念本身也存在有許多模糊之處。西方詩學體系中的文學思維論西方文藝理論體系中,關於文學思維的論述極爲紛紜繁雜,就其對西方文論和中國文論的影響而言,最有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以柏拉圖爲代表的"靈感說"、康德爲代表的"天才論"、尼采的"酒神精神"、浪漫主義流派的"激情理論"、精神分析學派的"想象"、"無意識"、"白日夢"理論等等。在文學創作時,文學藝術的思維形式有着自己的獨特的特性,無論這種特性是怎樣的,都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作者的思維沉浸在要創作的意境裏,就像"攪拌機"一樣,精篩細選,然後下筆如有神,把腦子裏想的思維記錄下來。有人說是想象,有人說是典型化,有人說是具體感性的方式,筆者認爲,完全可以簡單的概括爲"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