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9W

21世紀是資訊的世紀,誰掌握了市場資訊,誰就能搶得市場的制高點;誰就能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的總體競爭力。企業只有透過建立現代化的資訊系統,形成以市場爲導向、效益爲中心、財務管理爲重點的企業管理模式,才能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領先,在大潮中站穩腳跟,進而使企業得到長足。

試論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論文

一、網絡經濟下財務管理的創新

當前,全球經濟網絡化、數字化逐步形成,給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財務管理必須順應潮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從管理目標、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創新。

(一)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總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隨着網絡經濟的到來,客戶目標、業務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知識資本將佔主導地位。原來以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和財富最大化爲目標者,必須轉向以“知識最大化”的綜合管理爲目標。其原因在於,知識最大化目標可以減少非企業股東當事人對企業經營目標的牴觸行爲,防止企業不顧經營者、債權人及廣大職工的利益去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知識資源的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特點使知識最大化的目標能兼顧企業內外利益,維護生活質量,達到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統一,從而實現有形物質資本和無形知識資本在網絡經濟下的有機結合。

(二)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任何物理距離都將變成鼠標距離,財務管理的能力必須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財務管理模式只有從過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轉變,才能實時監控財務狀況以迴避高速度運營產生的巨大風險。企業集團利用互聯網,可以對所有的分支機構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審計等遠距離財務監控,也可以掌握和監控遠程庫存、銷售點經營等業務情況。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企業集團在互聯網上透過Web頁登入,即可輕鬆地實現集中式管理,對所有分支機構進行集中記賬,集中資金調配,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網絡經濟下的財務工作方式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方式,傳統的'固定辦公室要轉變爲互聯網上的虛擬辦公室,使財務工作方式實現網上辦公、移動辦公。這樣,財務管理者可以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正常辦公,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實時查詢到全集團的資金資訊和分支機構財務狀況,在線監督客戶及供應商的資金往來情況,實時監督往來款項餘額。企業集團內外以及與銀行、稅務、保險、海關等社會資源之間的業務往來,均在互聯網上進行,將會大大加快各種報表的處理速度,這也是工作方式創新的根本目的。

(四)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軟件

過去國內各財務軟件功能獨立,數據不能共享,企業在人、財、物和產、供、銷管理中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用Web數據庫開發技術,研製基於互聯網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可實現遠程報表、遠程查賬、網上支付、網上資訊查詢等,支援網上銀行提供網上詢價、網上採購等多種服務。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將在Web的層次上協同運作,統籌資金與存貨的力度將會空前加大。

二、適應網絡經濟要求,進行財務管理變革與創新

在網絡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下,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進行財務管理變革與創新,在此,提出以下幾點見解。

(一)全面更新企業理財觀念

網絡經濟的發展將使財務管理目標轉向知識最大化,創造企業財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企業理財觀念必須轉變。首先,要認識知識資本,即瞭解知識資本的來源、特徵、構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現形式。其次,要承認知識資本,即認可知識資本是企業總資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識資本與企業市場價值和企業發展的密切關係,以及知識資本應分享的企業財富。最後,要重視和利用知識資本。企業既要爲知識創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應的經營資產,又要充分利用知識資本使企業保持持續的利潤增長。可以說,轉變企業理財觀念是實現網絡經濟下財務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

(二)加強網絡技術培訓

有針對性地對財務人員進行網絡技術培訓,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適應網絡經濟發展的要求,實現財務管理變革與創新。因爲,首先財務人員已具有堅實的經濟和財會基礎,如果再一些現代網絡技術,將網絡與經濟、財會有機地結合,則面對知識快速更新和經濟、活動的網絡化、數字化,就能夠從經濟、社會、、技術等多角度進行並制訂相應的理財策略。其次,透過技術培訓可使財務人員不斷吸取新的知識,開發企業資訊,並根據變化的理財環境,對企業的執行狀況和不斷擴大的業務範圍進行評估和風險分析。

(三)對進行業務流程重組

下,數字化介質替代傳統的紙介質,將打破傳統企業中以單向物流運作的格局,實現以物流爲依據、資訊流爲核心、資金流爲主體的全新運作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將工作重心放在價值鏈上。首先,企業要從行業價值鏈(原材料供應商一產品一製造商一銷售商)進行分析,以瞭解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判斷企業是否有必要沿價值鏈向前或向後延伸,以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其次,對企業內部價值鏈(定單—產品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售後服務)進行分析,以判斷如何降低成本,優化企業流程。第三,從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入手,透過與競爭對手的相應指標進行比較,找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和自己的成本態勢,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

(四)建立財務風險預測模型

隨着互聯網在商業中的廣泛,作爲數據管理的機往往成爲逃避內部控制的工具;商業交易的無地域化和無紙化,使得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大,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總之,由於網絡經濟的非線性、突變性和爆炸性等特點,建立新的財務風險預測模型勢在必行。該模型應該由監測範圍與定性分析、預警指標選擇、相應閥值和發生概率的確定等多方面的組成,並能對企業經濟執行過程中的敏感性指標,(如保本點、收入安全線、最大負債極限等)予以反映。這樣,將風險管理變爲主動的、有預見性的風險管理,就能系統地辨認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

(五)採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

在網絡環境下,全球經濟一體化,財務管理在空間上、時間上和效率上都發生了改變,使得集中式管理成爲可能。所謂集中式財務管理是利用網絡技術和資訊集成,將財務與業務、與供應鏈集成起來,追求整體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實現縮短生產前置時間,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聲企業的整體柔性、減少庫存等戰略性好處,使企業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應變能力,實現企業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高度統一以及財務的實時管理,以適應柔性生產、組織扁平化和產品個性化的市場要求。這種財務管理模式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點在於它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業務管理融合進財務管理中,實行從源頭管理,透過遠程處理、在線管理,實行對財務的動態管理,真正實現財務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後反饋,實現對業務的全過程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有三個基本的特點:一是集中式管理,它不僅對集團財務方面進行管理,而且對庫存、生產、銷售等業務方面進行管理,不僅管集團內部,而且與整個供應鏈管理相集合;二是直接管理,透過網絡技術減少了傳統財務管理中的許多中間環節,高層領導能直接對底層員工進行管理;三是實時管理,整個供應鏈透過網絡聯繫在一起後,總部的財務主管可根據動態資訊,及時作出財務安排,並透過網絡傳達下去,實現財務的在線管理。

(六)創建企業財務管理資訊系統和安全保障體系

以數字化技術爲先導的網絡經濟,其經濟活動可以透過互聯網在線進行,如:在線訂貨、在線資金調度、異地轉賬、在線證券投資、在線外匯買賣等。因而產生的會計資訊都是動態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時,市場需求資訊的公開化,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資訊格局。創建基於互聯網的企業財務資訊系統,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超文字、超媒體技術,使資訊更形象、直觀、全面,實現資訊理財。此外還應建立網絡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從手段上,制定相關的政策,以法制來強化網絡安全;從管理上,建立資訊安全管理機構和切實可行的網絡管理規章制度,加強資訊安全意識的和培訓等;從技術上,在企業內部網和互聯網之間要加一道防火牆,防止駭客和病毒,保護企業內部網,以保證網絡資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