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高中地理學法指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6W

高中地理學習也是一個探尋真理獲取知識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使學生自身學習素質不斷完善和提高。隨着科技、生產和社會形態以及學習實踐的不斷髮展,高中地理的學習活動本身處在不斷推陳出新的變革過程。在多媒體技術迅速普及的今天,現代地理學習活動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形成了密切聯繫科技發展和結合實踐創新的新特點,對高中地理教師的學法指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談高中地理學法指導論文

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指導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

高中地理學習是接受和創造的綜合過程。有接受纔有創造,有創造纔會有發展,有效的學習過程應是兩者辨證統一、彼此促進的過程。就二者的地位而言,創造性現代學習活動中具有更爲獨特的價值。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表明,一種帶有創造性的過程,其活動的主體必然是使自己的多種心理能力都投入其中,僅僅調動某一種心理能力於活動過程之中,通常難以形成創造性的活動特徵。人的心理能力包括的內容極其豐富,既有智力因素方面的,也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諸如認知、想象、情感、意志等等,都是在人的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心理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學生學習地理是一種有效的學習過程,對繁多的高中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來說,如何利用網絡帶來的方便條件進行指導,使廣大高中地理教師探究教學方法的一項重要課題。教會學生利用網絡學習高中地理,就是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刻苦鑽研的習慣,讓學生形成自己透過網上查找資料,查找不理解的地理概念、陌生的地理名詞,並經自己的分析、理解來消化、吸收它。如:講厄爾尼諾現象,課本上交待的並不多,教會學生在網上利用百度等搜尋工具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能得到自己學習中很難理解的內容,又從自己解決問題的喜悅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建立地理知識網絡模組,使高中地理學習具有完整性

教會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是現代教育學在探索教育領域中的問題時所提出的最有價值的見解之一。它的提出對優化現代學習過程的意義也是頗爲深遠的。在傳統的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偏重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細節,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把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便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所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爲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礎。 現代地理教學中更多地側重於引導學習者以一種發現或探究式的態度去掌握一定的知識結構,要求學生能夠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繫,綜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內容,建立系統的知識網絡,從而爲自身認知結構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營養。教育理論的研究已經深刻地表明,建立知識結構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知識更有價值而知識結構的建立,絕不是靠外在的知識灌輸所能夠奏效的,它必須以學習者的探究式學習爲基礎。正是根據這樣的認識,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必須教會學生在學習中建立地理知識網絡。是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識網絡,有大的知識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爲線索,形成宇宙環境、大氣環境、陸地環境、海洋環境的完整的知識網絡。

三、高中地理學習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指導學生學會讀圖

在教學中,抓住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利用邊講邊繪圖的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在變化的圖示中,在相互關聯的結構圖中,掌握知識的脈絡。高中地理講究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規律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對各種案例的分析方法,從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形成世界區域內的綜合地理環境模式圖。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注重區位因素的分析,都是從圖示法開始的,對區位因素進行分類總結,有利於學生把握知識的脈絡,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隨時展現在大腦中形成的知識網絡圖中。形成圖形定勢,有利於充分調動思維的昇華,達到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如:透過大氣想到大氣環境這一章的完整知識結構圖,馬上聯想到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運動、大氣環流、天氣系統、氣候因子和氣候資源等。在子項目圖中,接着就會想到大氣運動的原因、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高空大氣水平運動特點和近地面大氣水平運動的特點等等內容。因此,讓學生學會利用地圖進行地理思維,增強了學生地理記憶方法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四、學法指導中注重師生情感溝通,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調動自己和學生提高對各種地理事物認知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充分調動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與意志能力,使教學雙方不僅能進行地理知識資訊的傳遞、接受和反饋,而且還能實現情感等資訊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講解地理現象進行教學,往往不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認知慾望與思考的興趣,從而降低其學習活動的創造性。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積極創新的態度和精神,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提出有利於調動學生思維的地理問題,師生共同分析,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善於運用豐富多彩的、富有情感色彩的地理動畫素材和圖片素材,調動學生思考,以達到教學過程中情與理的交融統一。如:在教學中,教師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自己對地理事物的判斷方法,地理資料的蒐集方法。學生很快就學會對地理課的支柱學習方法。我在教學中,經常與同學們交流旅遊中對植被的考察、沙丘的觀察等進行風向和方向的判斷和氣溫與溼度的判斷方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的方法,並逐步形成地理思維能力。

五、精講精練習題中,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提高和思維的飛躍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的標誌是對地理事物的'判斷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提高。其有效的方法是透過精選的案例分析,達到學生認知能力的昇華和思維能力的飛躍。一道精選的典型例題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能夠教會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其中正向思維和反向思維都能引起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如:當新疆的牧民趕着牛羊在山上放牧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地中海沿岸炎熱乾燥B.巴西高原斑馬成羣C.長城內外,惟餘莽莽D.江漢平原到浪翻滾。這道題的突破點首先是透過分析新疆牧民在山上放牧,得到正確的季節。引導同學們做一個聯想思維,山上和山下比較氣溫,山上氣溫低,牧民在山上放牧說明山下氣溫高或山上氣溫較高,可知此時是夏季。從而找出大題的突破點。又如:40°N,112°E 的地形區是 成因是 。首先透過相對位置聯想法,透過對熟悉的北京的經緯度,判斷該地形區在北京以西,很快知道此地形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成因學生往往答成風力的沉積作用,可引導學生思考,黃土高原的海拔是800多米,黃土最深厚的地方是200多米,若沒有黃土的沉積還是不是高原,學生很快回答,是高原。然後聯繫青藏高原等其他高原的成因,學生很快得出正確結論,黃土高原的成因是內力作用地殼隆起形成的。然後及時總結黃土高原的黃土地貌的成因是風力沉積,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流水侵蝕形成的。透過循序漸進的思維方法,能夠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方法,學生掌握平時學習中不斷積累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