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幼兒教育的日常評價突圍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1W

在諸多評價中,有一種評價常爲人們忽視。它具有很多特徵,如實時性、主觀性等,它就是幼兒教育中的日常評價。幼兒日常評價在幼兒教育中隨時都在發生,因而也隨時作用於幼兒。從對幼兒的日常評價表現入手去總結和反思,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並希望對日常幼兒教育有所指導。

幼兒教育的日常評價突圍論文

一是惜於言的讚賞和止於言的評價。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積極正面的鼓勵密切相關。正面評價能使幼兒肯定自我,能促使孩童不斷向教育所期望的方向前行。負面評價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我迷失,丟失向上的動機和方向。揚人所長,越揚越長;揭人之短,愈揭愈短。可在日常性評價中,“揚”的成分不見凸顯,“揭”的情景俯仰皆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務必解開慷慨之囊,滿足孩子心理成長之所需。可是不少教師除了言語上的`積極鼓勵,很少會以其他非言語方式來評價孩子。單純言語收穫的評價效果是有限的,我們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全神貫注的聆聽無不是積極評價的利器,可惜一些老師缺乏這方面的“教育裝備”。

二是評價上的兼顧不周。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評價,或者說是評價上的偏見。評價上的兼顧不周有多種表現形式,總體說來有對個體的,也有對羣體的。無論是哪一種,評價不周都會帶來幼兒發展的諸多問題。如果無法準確、全面評價一個孩子,事實上你就可能給孩子指引了一條不符合孩子實際的錯誤發展路徑。如果把評價變成了少部分孩子的“福利”,對這部分孩子來說固然可能促成他們向善向上,但也有可能使其養成不良心理素質,比如自負、爲求表揚而表現、抗挫力弱等。而對於長期得不到肯定和積極評價的幼兒以及總是遭遇差評的幼兒,他們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關注,但其一直處於被“旁觀”“冷眼”的位置,這對其幼小的心靈是一種打擊。評價偏見帶給孩子的是靈魂上的傷害。

三是評價的單調、乏味。行爲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是學習理論的3種主要流派。幼兒日常教育活動中,我們常常聽到的聲音有兩種,一種是“你真棒”,另一種是“訓斥”;我們常常聽不到的聲音便是“緊繃着的臉”。這些聽得到、聽不到的評價是最普遍的日常幼兒教育現象,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當“你真棒”變得蒼白無力,當“訓斥”變得習以爲常,當“緊繃着的臉”變成了評價的一部分時,那對孩童來說就是“在純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純粹的黑暗中一樣,什麼也看不見”。那麼,這樣的評價便是無效的。單純地以行爲主義發展理論指導幼兒教育實踐的做法,會導致評價的單調、乏味,豐富而科學的幼兒教育評價觀是教師自我發展之所需。

四是評價的情感空位。幼兒教師的“用心”不僅表現在職業技術和勞動規範層面,更體現在教師自我的情感投入之上。教育實際中,部分教師將身體帶進校園,將情感丟在校外,也有的夾帶負面情緒於日常評價之中,還有部分教師只注重於從顯性層面對幼兒進行評價。以幼兒教師對孩童評價的時空爲例,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絕大多數都是“現場辦案”,當衆處理。我們不禁要問,幼兒教師對孩童的評價在時間上能否提前或者延後?在空間上能否不以把學生置於羣體之中、老師高高在上的方式開展談話?當我們的老師都能蹲下身子,拍着孩子的肩膀,面對面地與他們開展對話,這樣的教育一定能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