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關係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8W

一、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的特點

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關係探討論文

(一)提高藝術普及率

上世紀英國主流傳媒雜誌《旁觀者》的創辦人在雜誌中發表雜誌創辦目的,是爲了讓普通人也能瞭解社會百態,並從生活中發現哲學樂趣,使高深的哲學思想從書本中來到茶樓酒肆,走入普通人生活。而新媒體在藝術傳播中也起到同樣作用,使普通人透過隨處可利用的科技終端欣賞了解藝術。很多媒體傳播平臺都會提供藝術專欄,如微博公衆賬號:電影學人、陶藝視覺、藝術派等。透過製作一些有趣的圖片與小視屏,勾起瀏覽者閱讀興趣,進而引導瀏覽者瞭解相關藝術歷史、演變由來、藝術特色等,讓大衆在日常瀏覽中接受藝術薰陶,從生活點滴中發現藝術①。

(二)提高民衆藝術鑑賞水平

大衆在使用新媒體過程中,會透過兩方面不斷提高藝術鑑賞能力。首先,發佈者在發佈時會利用一些應用軟件對發佈內容進行美化,如常見圖片修復,改變圖片色調突出圖片主題,或是改變一些色彩配置,提高分辨率,這也可以看做是藝術創作過程②。人們長期接觸這些藝術作品,本身就會提高藝術鑑賞能力。第二,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公衆賬號,這些賬號會發布藝術鑑賞類文章或是視頻,向大衆介紹不同藝術家對同一類藝術研究角度與獨到見解,瀏覽者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提高藝術鑑賞能力。

(三)增加藝術欣賞角度

2006年,央視《百家講壇》推出了一些列文學藝術鑑賞類節目如“易中天品三國”、“劉心武解密紅樓夢”,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學藝術評述熱潮。很多新媒體用戶、開發商也透過學習將自己的見解與產品融合傳播在新媒體中。如一些新媒體用戶會錄製個人評述MV或是編寫劇本拍攝《紅樓夢》微電影,;而開發商依據小說內容將其製作成遊戲,也受到了許多新媒體用戶的歡迎。雖然個人用戶與開發商對藝術闡述不夠專業,但也有其獨到之處,而且激起了大衆興趣,有助於藝術傳播與學習③。

二、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與傳播學關係探討之正影響

運用新媒體傳播藝術,自然也應保留藝術原本特質,借用人們對翻譯藝術定義:信、達、雅三個角度來探討新媒體對傳播學的正影響。

(一)信

信,就是要真實。傳播者在將高深藝術學理論翻譯成被大衆所喜愛的媒體作品時,主要在兩方面體現了真實,第一方面是忠於原藝術理論,這類新媒體傳播者主要以介紹爲主,將藝術起源發展過程透過簡化語言以小段章節呈獻給瀏覽者,類似於翻譯中直譯;第二方面是忠於原藝術理論基礎上再忠於發佈者思想。常規如一些藝術公開課、TED演講等這類媒體傳播者本身對於藝術具有較深研究,在不斷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發現,透過一些藝術趣聞作爲引入,闡明見解。使瀏覽者不僅豐富了藝術見聞,還掌握一些新興研究成果,不論是入門級別還是專家級別都可以透過這些新媒體傳播提高藝術素養,加深藝術學習④。

(二)達

達,就是通達流暢。新媒體作爲一種新式傳播手段,拓寬了藝術傳播範圍。首先,現代人利用手機、電腦這些新媒體終端瀏覽網頁,重新載入朋友圈時都會接觸藝術相關內容,這點如前所述提高了大衆藝術普及率。在舊媒體時代,人們瞭解藝術方式不過是電視、書本、博物館。這些傳播方式知識資訊量高,但趣味性低,不便學習者記憶⑤。但新媒體傳播則側重便捷性與趣味性,很少會看到冗長的微博論文,相反都是短小精悍的文字評述與視頻講解,不僅不會耗費瀏覽者太多時間,還可以下載儲存,使藝術傳播順暢、方便。

(三)雅

雅,是清雅,有趣,能爲接收者帶來愉悅享受。這點不僅是所有藝術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新媒體在傳播學中廣泛應用原因之一⑥。從兩方面闡述其爲接收者帶來愉悅感受。首先,內容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藝術公開課、TED演講,一些知名學者也會透過微博、微信發表藝術見解文章,提高大衆藝術鑑賞能力,瞭解一些有趣藝術作品的深層內涵,而非單純覺得搞笑。第二,新媒體使用方便且免費,既新潮又貼近生活,使用過程中,本身就會爲用戶帶來愉悅感受。

三、藝術學視域下新媒體與傳播學關係探討之負影響

(一)負影響方面

任何事物在應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兩極分化,新媒體在傳播學應用中同樣也存在瑕疵,在信、雅兩個方面體現較爲明顯。第一,信。一些自發藝術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爲了增加關注度或是過於發揮,反而曲解藝術內容將藝術傳播變得功利化。第二,雅。一些新媒體藝術傳播不僅不雅,還體現了瀏覽者“審醜”心理。諾貝爾獲獎者赫伯特西蒙曾對不斷進化的媒體傳播作出預測:“隨着資訊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資訊而是注意力。”“審醜”心理傳播者正因如此隨意歪曲藝術作品,提供大衆娛樂。隨意塗改名畫名品,篡改名著內容醜化作者原意,並以此爲樂持續更新,以提高網絡知名度。

(二)對負影響現象反思

由於新媒體中藝術傳播門檻低,且藝術所造成的惡意影響規模小,並不能動用法律條文來解決。就必須從發佈者自身修養和開發商內部審查來進行控制。首先,發佈者應正確認識有趣與惡搞的差異。有趣富有內涵,能給人帶來愉悅感;惡搞則相對膚淺,如同跳樑小醜。而且優秀見解一樣會帶來關注度,並且體現出作者思考深度,藝術傳播者應不斷提高藝術涵養,透過學習提升藝術分析能力,發表獨到見解。而開發商也該對一些惡搞藝術行爲進行審查,對一些嚴重惡搞者,進行封號處理;並鼓勵一些優秀藝術傳播者,提升其推廣度與公衆關注度,扭正藝術傳播風氣,提高藝術傳播品位。

四、結語

新媒體是一種新式傳播方式,擁有速度快、範圍廣、易上手等傳播優勢。在傳播學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其重要實踐工具。藝術視域下新媒體傳播,符合了藝術本身對信、達、雅的'追求,使公衆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學習藝術,提升藝術鑑別能力,加深欣賞品位。然而在運用中,仍存在不足,需要傳播者提升自身修養來改變這一現象。

註釋:

①馬寧.傳播力與媒介使用者的關係變遷——新媒體語境下對傳播學經典問題的再思考[A].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第七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傳媒大學,2013:13

②高啓光.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裏的新媒體與當代藝術[J].藝術百家,2014,03:122-126

③徐婷婷.芻議傳播學與藝術學視域裏的新媒體與當代藝術[J].新聞傳播,2015,01:117

④寧迪.傳播學視域下的微電影廣告研究[D].廣西大學,2013

⑤華進.雲之話語,鍾之邏輯:敘事學視域下的網絡新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⑥姜修宜.融合與平衡——新媒體藝術特徵的傳播學闡釋[J].藝術科技,2016,0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