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將翻譯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5W

近年來隨着初中英語新教材的普及和推廣,各種流派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被介紹到初中英語教學中來。初中英語教學也隨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教師也產生了很多困惑。我們承認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多使用英語,但這是否意味着我們的母語就應當被完全排斥在英語課之外呢?其實不然,我們的教學任何時候都不能走極端。我們在堅持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同時,決不能否認漢語對英語學習的正遷移作用。換言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忽視翻譯的作用。

如何將翻譯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論文

翻譯和聽、說、讀、寫一樣,都是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全面掌握這幾項技能,才能真正理解語言,從而實現學習,理解一體化的長效學習機制。因此,在英語課上儘量用英語教學的同時,適當利用母語即適當利用翻譯也是必要的。因爲這兩種思維的相互轉換和促進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載體,體會兩種語言的內在聯繫。

一、翻譯能力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促進作用

乍一看,翻譯能力與學生的閱讀能力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甚至有人會提出異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頻繁地將英語轉換成漢語,然後再去理解文章是一大忌諱。其實,我們這裏所說的翻譯並不是閱讀理解過程中教學生將英語譯成漢語的過程。我們所說的翻譯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訓練學生的翻譯能力,透過後翻譯訓練培養學生活學活用語言的能力。翻譯訓練對閱讀能力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透過句子翻譯,幫助學生深化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很多學生閱讀文章時很苦惱,因爲違章裏的詞都認識,可偏偏就是讀不懂。

這個問題背後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學生不具備句式分析的能力,當所有熟悉的詞彙組合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中有計劃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句子翻譯能力,尤其是對於長句和如雜句式的翻譯能力。翻譯過程中學生會專注於句子結構,拋棄逐詞對譯的理解方式。如果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句式分析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在閱讀理解中他們也不會因爲句子太長而手足無措,反而能更迅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

其次,透過有針對性的翻譯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活語深層含義的理解能力。翻譯訓練可以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因數有機地統一起來,進而從一定高度上宏觀地把握語篇,提高其對語言的邏輯判斷能力,讀出作者的弦外之音。

二、翻譯能力對學生的詞彙學習的促進作用

教學中適當地利用翻譯,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關注閱讀材料中詞義的變化,引申和褒貶及詞類的轉化等諸多方面,達到詞彙的活學活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感受英漢兩種語言的異同,深入學生英語詞彙深層次的含義,便理解更深刻、透徹,進而強化記憶。學生在便用英語時所犯的很多漢語式的錯誤就是因爲不能領會詞彙深層次的含義而造成的。

學生之所以犯類似錯誤,是由於在詞彙學習中對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認識模糊而造成的。如果我們教授詞彙時適當利用英漢翻譯。適當地藉助漢語,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對比和分析,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不停留在“識得”層面,而是去“感悟”語言,達到內化。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因爲批判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而一味地否認翻譯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甚至排斥它。相反,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適度地利用翻譯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對英語的結構和特點進行更理性、更深刻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