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的衝擊與思考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9.16K

如火如荼的高中課改已經實踐一年了,這次新的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也是從根本上摒棄應試教育弊端的重要舉措,由此而帶來的課堂教學也要求廣大教師們注入新理念,採用新模式,套用新方法,以期對學生的傳統學習過程進行跨越式的革命改造。但在具體的操作中,使我們感到困惑的東西仍不少,亟待解決。

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的衝擊與思考教育論文

一新課程理念如何協調舊理念

任何新的東西都是在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謂推陳出新,語文新課改也不例外。可以說傳統課程是課程改革的依據,傳統課程是新課程的基礎;而新課程是對傳統課程的繼承,是對現行課程的革新與改造。面對新課程,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包括:“舊”課程的侷限在哪裏,“舊”課程是否一無是處,如何把“舊”課程中的有益成分拿來爲新課程所用,講授法真的已過時到“不堪一用”的地步了嗎等等。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按應試教育的.思維指導教學,着重於教師在課堂上反反覆覆地講授,學生在課後反反覆覆地練習,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我們的學生到了高中還不能獨立開展語文學習活動,因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妨試試老師少講、精講,對於一些基本的東西,可以大膽地放手,給學生一點空間與時間去實踐、感悟,不要怕出錯或不周到,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倡導研究學習,達到課堂目標最優化的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能開闊視野,拓展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改變過去的那種所謂的“高分低能”的學習狀況。但事實上,由於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儘管教師很想透過引導,讓學生去發揮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但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兩極分化,結果往往會產生新的弊端——課堂成了一部分學習尖子的課堂。這麼說來,以教師講解爲主的“接受式學習”和學生自主的“探究式學習”還會是對立起來的嗎?我認爲“老師講,學生聽”這一類的學習方式,不僅不應該摒棄,而且仍然應該是一種最基本、最基礎、最常用的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且在常規下,這種“接受式學習”也符合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一般的認知規律。因此,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在接受式學習的同時,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進行“探究式學習”,這應該是新舊理念融合的較好途徑。

二新教材如何銜接舊教材

長期以來,課文都是按文體組成一個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較爲集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新課標則表現出鮮明的人性化傾向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少了以前骨肉割裂的對應,規定每個科目由若干模組構成,模組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繫,模組教學主要是以一個個專題爲主,這就與過去的知識體系教學有了衝突。要不要重視文體教學,知識結構還要不要落實,該如何落實,這些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學生就很難掌握。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新教材有,舊教材也有,那麼教師該如何把握教學實踐的尺度,才能既不偏離新教材理念,又讓學生食髓知味?難免讓人有霧裏看花的感覺。 再者,由於近幾年教材頻繁變動,從試驗本、試驗修訂本到審定本,往往教師對一套教材還沒有完全瞭解,教材又換了。因此,教師們對新教材缺乏整體的把握,特別是對教材的整體編排意圖、結構、內容、要求等了解不夠。從而,使教師在教學中隨意性大,訓練不能構成一定的體系。更讓人困惑的是,一學年上四個模組,共五六十篇文章,難免會有走馬觀花的現象出現,雖說可以由上課教師自由選擇上課內容,也到底讓人心中發虛。何況新教材中的課文真那麼值得肯定嗎?注重人文是好的,但讓剛邁進高中大門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高一學生去學習諸如《前方》、《今生今世的證據》等文章,叫他們去理解“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理解“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是不是有點困難,甚至殘酷?

三新評價如何區別舊評價

高考與課程改革最後落實問題如何解決,這也是當前無法迴避的問題。大家都在困惑,新課程中的新東西,高考到底能否顯示,如何顯示,顯示多少。如研究性學習佔15個學分,需要200多個學時,這相當於一門主要課程一學期所需要的學時,可見研究性學習在新課程中所佔的分量,也體現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意圖,但要透過考試來顯示卻很難;再如社會忠實佔6個學分,分量也很重,但高考如何體現也是難題,一旦高考無法體現,最可能出現的實際情況就是新課改名存實亡,以高考爲終極目標的中小學教育,其應試在某種意義上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再有,單一的對學生成績及對教師業務能力的評價,又使老師們對課改感到茫然。例如:上級部門對一所學校的評價首先是看教學質量高不高,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第一是期末質量怎麼樣。這樣,廣大教師既要積極參加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實施,又要爲學生的期末成績擔憂。如果要貫徹新課程理念,學生雙基又得不到落實,不倡導當然是沒有跟上新課改前進的步伐,廣大一線教師就處在這樣的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