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文化的平民視域

學問君 人氣:2.74W
網絡文化的平民視域

摘要:網絡文化是一個兼融並蓄的容器。人們既可在“資訊超市”各取所需,又能大展自身才華,呈現出創作與欣賞互動交流的新格局。
  關鍵詞:網絡文化;話語權;文化尋根詩之寫生;網絡語言;平民視域
  
  互聯網的出現,全球文化完成了一場範式轉變,網絡文化也應時而生。網絡文化集文字、聲音、影像、動畫於一身,具有受衆自主性、傳播無界性、傳遞交互性、傳輸多樣性等基本特點,是一個兼融並蓄的文化容器。由此,人們既可在“資訊超市”各取所需,又能大展自身才華,呈現出創作與欣賞互動交流的新格局,從而爲文字傳播
  和全球化文化交流開啓了一頁新窗。
  
  一、話語權的民間迴歸
  
  (一)民衆作者的多樣化
  網絡文化是人類社會“自爲的生命存在”。“作家”即民衆,民衆即“作家”,將創作、傳播、欣賞與批評建立在平等寬容、開放透明的大衆話語平臺上,以吾手寫本心。原始的欲動、碎細的美味、草根的自娛自樂、精英藝術的擴張力,文化與人文的精神交流,越過了淺顯的表象認知模式,實現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雙級互動。學術界預言,以知識經濟、虛擬經濟和網絡經濟爲標誌的網絡文化,使現代傳媒步入平民化時代。
  (二)網絡創作的生命力體現
  網絡文化作爲一種新的文化範式,幾乎一夜間就催生了博客、播客等一大批媒體表現形式,實現了均分平等性、即時交互性和動態創新性。(1)網絡創作的均分平等性。網民話語權平民化,在勾勒詩意人生的同時接納社會讀者的檢驗。網文即寫即發,遍地花開,也刺激了他們的創造力。(2)網絡創作的即時交互性。一般網民同時擔着寫者與讀者雙重身份,他們在即寫即品中完成民意表達與溝通,最短時間內實現了創作和反饋的雙重增值,爲網絡文學的普及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網絡文化論壇是永不散場的文學創作課堂,東晉王羲之等42人的蘭亭雅集雅和之佳話便是這一直面雙贏活動的典範。(3)文化參與的隱匿性。網絡文化參與主體與傳統文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身份的不確定性。在點對點、點對面的交流中,沒有總統、明星和平民之分,彼此間的交流絕對平等。
  
  二、平民視角下的文化尋根
  
  創作自由的無限,良性互動的有序,網絡文字爆炸式的增長,使網絡文化園地出現百花競放局面。國計民生、社
  會人文、校園之戀等多元主題並存,岸芷汀蘭的閨情相思、沉鬱悲憫的人文情懷及平民視角的文化尋根,尤其顯著。譬如,布履天涯就是位追蹤浪漫文明,鍾情於平民況味的“遊學”者。他以平民視角返觀生活,將風俗與歷史,地域文化與生命拷問交疊,由足下步履衍生出多向緯度的思考,柔軟的感性抒情裏蘊涵着老辣勁道的人文哲思。《徽派民居》裏馬頭牆上挑起的飛檐,散出“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封閉與退守;越過泰山的壯美與巍峨,與五月裏怒放的迎春花對視,體悟到童貞般的純淨之美;板橋故里,幾蓬瘦竹之本真疏致是被捉住的板橋人文骨氣;龍山黑陶酒杯裏掩着的一段段酒文化;漳浦趙家堡氏族榮衰史裏盛不住的悲憫情殤……或剪輯或重組,鮮活的地域風情,深邃的文化內涵,蒼涼的歷史記憶,一幅幅富有張力的水墨畫便漸次被掀開。它們是對業已消逝或趨於消失的歷史文化的拾掇與挽留,也是平實人生最原味的“記錄片”。
  
  三、底層書寫的暖意
  
  泱泱詩國,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宋詞到元曲,璀璨奪目的文化養料,鑄就了民族精神氣,淨化着中華兒女的魂靈。掃描當今網壇,單以“詩歌”命名的網站,比如“中國詩歌網”、“西域詩歌”、“中國左岸詩社”等就競放着詩壇之花。
  擬古詩《雪梨花》“曉起不聞雞犬鳴,

TAGS:平民 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