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圖形理論中的時間與空間概念

學問君 人氣:2.78W

時間與空間本來是先驗要素論的兩個方面,但時間相對空間來說又是更精微、更能夠貼近理性範疇的一種,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篇相關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圖形理論中的時間與空間概念

簡單地說,圖型法就是先驗哲學的原理分析,是一種把概念運用於對象之上的能力。如果說先驗演繹闡釋了範疇對於對象的有效性,那麼圖型就解釋了這種有效性是怎麼發生的。一般來說,圖式是一種介質。在康德那裏,純粹知性概念和感性雜多是構成先天綜合判斷的兩個因素,但知性概念和對象的表象是“不同質”的,純粹的知識概念不涉及經驗的純粹概念,而它所要規定的對象是感性經驗。那麼,將兩種不同質的東西相綜合,就需要圖型的中介作用(包括想象力)。因此,康德認爲圖型既是純粹的、智性的,又是感性的、接受性的。

 一、圖形說的提出在康德理論體系中的必要性

(一)圖形在康德哲學中的意義

圖形在日常語言中指略圖、輪廓圖像、抽象圖形等。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則不僅將其理解成一種圖形,更是一種使一般與個別結合的規則。圖形既不是事物的感性質料,也不是純經驗的概念,圖形是溝通異質的純粹概念和感性材料的一種中介。用康德的話說,圖形是一種“把知性概念在其運用中限制於其上的感性的這種形式的和純粹的條件”.理性運用知性範疇思考超驗的事物,但由於物自體對於人的知性來說太大,不自覺地陷入了一種先驗幻相之中,這使將理性控制在知性範圍內圖形理論成爲一種必要。

(二)圖形作爲經驗論與唯理論中介的'必要性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前兩章--先驗感性論和先驗知性論,就已經將知識的先天感性形式和知性形式做了很多介紹,其感性形式主要是時間和空間這兩種先天的感性純直觀。這種純直觀又同時能夠接受感性材料,並且在感性階段就將感性材料進行初步整理。知性範疇雖然是一種抽象的純粹先天概念範疇,但能夠透過作用於感性構造出一種圖形,這種圖形就像一種模具的負壓,對經驗之物產生影響。以這樣一種嶄新的思維方法解決了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自己提出的問題,即如何由抽象的一個圓的概念對應現實中的一個圓盤的概念,人的先驗概念知識能夠對應於後天的感官對象。由此,人的主體性被康德發掘,他認爲的自然也就成了一種針對現象的研究和對經驗材料的整理。先驗分析中,康德還融入自己關於哥白尼革命的看法。人透過先天範疇制定規則,開始爲自然界建立自己的法則,但範疇的純粹在於它並不來源於經驗,是純粹概念。而經驗之物與先驗之物處於一種異質的狀態之中,並沒有任何直接結合的可能。因此,康德認爲,純粹概念與純粹的直觀(實與一切感性直觀),決不能在任何直觀中見之。康德論述圖像之前對想象力也做過一些介紹,認爲想象力一半屬於經驗,一半屬於純粹概念。其實,圖型對經驗的構建有相當一部分依賴於想象力。一般再現想象的對象也只是一種回憶的方式,其本質仍然是重新回到知性之中的圖形,因此,圖式無論如何都是知識成爲可能的主要條件。可見,所謂知性概念的圖式實際上是從概念到對象的過渡。

 二、圖形理論的特點

(一)圖形是一種形成知識的特殊理論

圖式一半涉及經驗,一半涉及範疇,與後天的感性經驗有差異較大,能夠對先天範疇起很大作用。這種構架是一種大腦抽象的構圖方式,這種行爲的理解,是感性材料被加工爲現象的必然載體。而對範疇來說,它是大腦的一種構圖狀態。因此,圖式的本質在於根據知性範疇所提供的認識形式,綜合、整理和構架雜多的經驗表象,從而把感性經驗從屬於知性範疇之下,形成知識。

(二)圖形與想象力密不可分

思維活動很大程度上要利用先驗想象力的作用,這種想象力在康德哲學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康德把生產性想象力和範疇的主動性、能動性做了等同理解。爲消除這種可能的誤解,康德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想象力,即生產性想象力和再現性想象力。前者屬於先驗哲學,後者屬於心理學,與先驗哲學無關。這種先驗想象,介於感性與知性之間,是知性對感性的某種主動性活動,透過先驗想象把複雜多變的感性材料統一爲現象。這種直觀的綜合,透過想象力按照概念所包含的意識綜合統一規則實現,然後把這個規則運用於知覺(在知覺中,對象透過感知被給予感官),這個規則就是知性概念的圖式,即圖形與想象力的內在聯繫。

 三、圖形理論中的時間與空間概念

(一)圖形原理與康德時空觀

康德的空間觀與之前經驗論洛克等人的經驗時空觀和萊布尼茨的空間概念不同,是以物自體爲前提的人的先天綜合判斷。康德認爲,先天形式主要有時間和空間,時空圖式是使範疇運用於感性材料的惟一工具,是一切經驗成爲知識的條件,是綜合判斷的關鍵。圖式先天用於感性材料,要與純粹知性概念相符合,又要與後天經驗概念相符合,這就需要將範疇以圖形的形式作用於時間之上。時間在康德的理解中是人的一種感性純直觀,這種純直觀作爲經驗材料的載體不可或缺。我們所認識、把握的東西都在時間之中,時間是構成現象的純粹先天形式,並且具有普遍性。時間是圖形理論能夠成立的先驗要素,能夠作用於性質不同的兩種概念,即經驗與先驗之上,時間作爲人的內感官有不涉及經驗的一面,能夠起到連接先驗範疇的作用。同時,作爲感性之物的載體,空間也是一種純粹直觀。這種純粹直觀對感性材料的構建作用與時間不同,其主要是一種人的驗前知識中的幾何學知識基礎,感性之物透過人的空間感能從中對感性之物進行規範。因此,圖形原理便是感性材料存在於人的時空感之中的原理分析。

(二)時間在圖形理論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時間與空間本來是先驗要素論的兩個方面,但時間相對空間來說又是更精微、更能夠貼近理性範疇的一種。空間概念也需要在時間概念傳導下完成,因此,只有在時間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先天綜合判斷成爲可能。感性材料與純粹先天概念透過時間這一重要媒介而成爲可能,感性雜多在時間中進行綜合,最終組合成一種現象併成爲科學研究的對象。範疇透過時間作用於具體對象之中,這就類似於在先天綜合概念和後天經驗性雜多之間構築了一個通道,對象的構建和綜合透過這種方式進行,並且在這種方式中圖示才能夠與時間和想象力一起成爲構建整個知識體系的關鍵,知識統一的規律被範疇圖示有效利用,從而使知性能夠強有力地把控現象,使現象成爲科學的對象。總之,圖示透過與時間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使科學知識成爲可能。

 四、結語

康德的圖形學說是先驗原理分析的內容,其重點在於解決抽象之物如何作用於具體的感性材料中。抽象之物與感性之物本是不同質之物,這就需要圖形作爲第三者而存在,這樣才能產生康德所認爲的先天綜合判斷,並將其作爲科學發展的基礎。圖形說是自然科學與形而上學結合的範例,符合心理學研究的許多先天性的東西。後來的弗洛伊德“潛意識”哲學,也走不出康德哲學的範疇。當今很多的科學研究方法,如“系統論”“解構主義”等,也以康德哲學爲背景。

同時,康德的圖形理論也使主體作爲認識的中心被提出,對被動的反映論具有反駁作用,一切對象都成爲了意識中的對象而非物體自然狀態下的不可知之物,這樣把人的理性控制在現象範圍內,從而更有利於辯證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康德 . 純粹理性批判[M]. 北京:三聯書店,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