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曾侯乙墓文物的特點研究

學問君 人氣:1.57W
畢業論文

淺談曾侯乙墓文物特點

湖北美術學院2004級國畫班  胡承志

2005年12月

 2000年,我到湖北隨州師範開會,有幸參觀譽爲“世界第八大考古發現”的隨州曾侯乙墓,並聆聽仿古青銅編鐘演奏的古樂。那古樂婉轉悠揚,令人陶醉,可惜古墓只剩一潭死水,幾付空木,令我惋惜。2005年暑假,我們全家專程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由於該館擴建,雖然只能觀看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陳列廳,但依然使我激動不已。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陳列廳,展示的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發掘的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墓出土的精華文物。此墓葬距今2400多年,出土多種文物萬餘件。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儲存之好,轟動海內外。綜觀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有以下特點:

一、文物種類多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陳廳,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有樂器(編鐘、磬)、兵器(箭、矛、戈戟)、禮器(銅鹿角立鶴)、水酒器(獸面紋爵、大小不等的銅鼎)、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出土文物,有人、獸、龍、鳳、虎、鶴、鹿、龜、蟾蜍等。其中,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青銅鹿角立鶴、象一隻展翅欲飛的神鶴,將帶着墓主人昇天成仙。襟對壺、尊盤、鑑缶;迄今仍很鋒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劍形的殳;包容文字資料頗多、又系我國最早的竹簡;重達2156克的特大金盞;製作方式與風格迥異於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見的珍品。說明當時的古代曾國地處中原腹地,土地平坦富庶,被秦、楚、鄭等國包圍,因而文化多樣,各地的圖騰對他均有影響。

二、設計精緻巧妙。曾侯乙編鐘的鐘體爲銅木結構,由兩列三層漆繪木質橫樑聯結成曲尺形,橫樑兩端裝飾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樑各有3個佩劍銅人分別用頭、手頂託,並透過橫樑的方孔以及子母榫牢固銜接,在中部,還各有一銅託承託橫樑以加固。佩劍銅人(如圖)身着長袍,腰部束帶,面容肅穆,立於銅質雕花圓形跗座上,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也加強了整套編鐘的隆重地位。全套鍾架由245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結構穩定,歷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依然矗立如故,讓人讚歎不已。如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鍾用環掛式,掛鉤爲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鍾用鉤掛式,掛鉤爲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鍾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鍾鈕。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編鐘的裝配、佈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

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一套編磬,是古編磬中的傑出代表。青銅鎦金的磬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一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爲一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着兩根銅杆,杆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磬鉤。三十二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

再如巧奪天工的曾侯乙尊盤(如圖),設計繁複的鏤空結構,製作難度高超。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與技巧令人驚歎! 由此我想到一句名言“唯楚有才”

三、造型形態豐富。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既有自然形體的曾侯乙編鐘爬虎套環,也有幾何體(如戰國時代的“冰箱”——如圖《曾侯乙冰鑑》類似方體)。說明古人想象豐富,造型技藝精湛。

文物形態及代表

形      自然形方  圓柱體柱、球體
文物名稱  鹿角立鶴曾侯乙冰鑑利簋對耳壺獸面紋爵 聯襟大壺
  怪獸 漆盒編鐘鼎(半球) 銅匜鼎

 

四、 紋飾圖案精美  青銅器則用了圓雕、浮雕、鏤空、鑄造、打磨等方法,使更加精美。曾侯乙編鐘及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紋飾採用陰刻、雕繪、線描、彩繪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佈局和細微的刻劃,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達到了極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編鐘,宏觀巍峨莊重,微觀精美華麗,是耐人觀賞的藝術佳作。

曾侯乙鴛鴦盒上的`編鐘樂舞圖案,採用紅、白、黑色,給人以古樸、典雅之美感。圖案內容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圖騰崇拜、審美趣味等,有着極高的藝術價值。

五、青銅編鐘的音樂成就

   展品中的一套青銅編鐘,更是無價之寶。曾侯乙編鐘是我國目前出土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堪稱“編鐘之王”。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千多字,內容爲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演奏時,由三個樂工雙手各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個組演奏旋律,其中第二組,可能處於領奏地位。還有兩名樂工,各執一大木棒,分別撞擊下層低音甬鍾,配 以和聲,起烘托氣氛的作用。合理的金屬成份配比和規範的外形尺寸,以及工藝上的特殊處理,使編鐘達到了令人讚歎的音響效果,創造了“楚聲韶樂”的曾侯乙編鐘實在是一件稀世之寶。

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凡有機會耳聞目睹過的人,無不爲此千古絕響驚歎叫絕,讚譽它不愧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瑰寶,被譽爲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

 

關於曾侯乙墓文物的特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