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學問君 人氣:2.99W
    【論文關鍵詞】外貿依存度 中國經濟 影響 


  【論文摘要】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又叫對外貿易係數或貿易密度,是用來衡量該國經濟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高低的指標之一。中國外貿依存度的持續上升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也是必然的,共有三方面的原因,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外貿依存度的計算方法和名稱依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別。當只觀察國際市場需求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時,可不考慮進口對本地區市場的影響,使用“外貿出口依存度”,其計算方法是:用外貿出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乘以百分之百求得。其數值越大表明該地區經濟發展對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越高,也反映國際市場對該地區產品的認可程度提高,對該地區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例如,我國2000年外貿出口依存度爲23.1%,比1980年提高15.5個百分點。表明20年間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國外需求的拉動作用大大提高,但這裏沒有考慮進口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在國民經濟覈算綜合分析中,爲觀察對外貿易對整體國民經濟的影響,需考慮進口和出口的雙向影響。計算“外貿依存度”,方法是:用淨出口(對外貿易出口減進口)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乘以百分之百求得。另外,還有使用進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來計算“外貿進出口依存度”。 
   
  一、我國外貿依存度的變化和特徵 
   
  (一)我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外貿依存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在外貿發展速度超過GDP增速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增加。在此,我們分別用兩種方法計算外貿依存度。 
  第一種算法是用外貿(包括進出口總額、出口和進口)佔GDP的比重計算,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算法。按照這種算法,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伊始,外貿依存度只有9.8%,此後持續上升,到2005年已高達63.9%,其中出口依存度爲34.2%,進口依存度爲29.7%。 
  第二種算法是外貿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就是工業的外貿依存度,這種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不可貿易品對外貿依存度的影響,世界銀行就採取了這種辦法計算和比較各經濟體的對外開放程度。按此計算,1978年我國工業外貿依存度爲22.1%,2004年爲?152.1%,?其中出口依存度爲78.2%,進口依存度爲73.9%。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變化特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呈現不斷增加的態勢,但不同時期我國外貿依存度增速出現很大差異。1980年到1990年,我國外貿依存度由12.6%上升到30%,10年間提高約17個百分點,這段時間外貿依存度增長較快與改革開放初期外貿基數很低有關。1990年到2000年,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到39.6%,10年間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在這段時間內,外貿依存度出現波動,其原因一方面是外貿增長受匯率調整、亞洲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在這段時間內我國外貿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2001年到2005年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最快的5年,到2005年,外貿依存度上升到63.9%,5年間提高了約24個百分點。其中2003年和2004年是外貿依存度增加最快的時候,幾乎每年外貿依存度上升8~9個百分點。這段時間我國外貿依存度上升速度之快是全球少見的。 
  從外貿依存度變化還可以看到,伴隨着長期的貿易順差,1993年以後,我國出口依存度持續高於進口依存度。如果對兩種外貿依存度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我國工業外貿依存度與外貿依存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1978年,我國工業外貿依存度是外貿依存度的2.3倍,而到了2005年變成2.4倍,變化幅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服務業在我國經濟中比重變化不大。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快速提高的原因 
   
  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快速提高,既有體制上的原因,又與我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主要表現爲:第一,我國內需嚴重不足,亟須透過出口來消化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第二,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起飛和實施出口導向戰略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加人世貿後,我國外貿體制改革步伐不斷加快,外貿經營主體積極性提高,導致進出口額持續增長;第三,隨着國際直接投資的逐步增加,發達國家不斷向我國進行產業轉移,我國“世界工廠”的功能日漸形成,促使我國加工貿易快速發展;第四,由於我國長期實行粗放型外貿增長方式,造成資源、能源的消耗高速增長,需要大量進口石油、鐵礦石等,如2004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就高達45.15%;第五,世界經濟持續好轉、美元不斷貶值等因素也爲我國出口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導致外貿依存度不斷攀升。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淺析我國的外貿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