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80例脊柱結核治療的臨牀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6W

目前,結核已成爲全世界最致命的感染性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脊柱結核是骨關節結核的常見病、多發病,約佔骨關節結核發病率的一半[1]。該病具有高致殘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治療較困難。現今,脊柱結核的治療主要爲抗癆治療、外科手術兩方面,手術方式主要爲簡單的病竈清除術,複雜的植骨融合及內固定手術[2]。因爲脊柱結核發病症狀不典型,多數病例多爲後來拍片時發現,甚至出現脊柱後凸畸形時才發現,使疾病延遲1年甚至幾年才被發現,使治療難度加大。脊柱結核治療的.目的是早期制動,徹底清除病變組織,糾正畸形,解除壓迫神經,穩定脊柱,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筆者對2005年1月~2010年2月貴州省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80例脊柱結核患者的臨牀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80例脊柱結核治療的臨牀研究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5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結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齡6~64歲,平均36歲,病程4個月~6年,患病椎體:胸椎36例,胸腰段13例,腰椎28例,骶椎3例。臨牀表現:局部伴有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伴有盜汗、低熱、乏力等症狀。

1.2 治療方法:14例單純病竈清除術,36例病竈清除並植骨融合術,30例病竈清除並植骨融合術的基礎上加內固定術。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其手術入路不同:頸椎前入路,胸椎取肋骨橫突切除胸膜外入路,胸腰段椎取胸腰聯合入路,腰椎取腹膜外入路[3]。胸腰椎病竈清除術:首先充分顯露病竈,摘除死骨,清除壞死的椎間盤,擴大骨瘻口達對側病竈腔,用導尿管吸除對側膿液,刮除對側死骨和肉芽組織,合併截癱者,清除病竈後經側前方椎管減壓。植骨:去除殘餘椎間盤,骨牀的中央鑿成一骨槽,將適宜的自體肋骨或髂骨牢固地嵌入在骨槽內;行椎板植骨者,將備好的適宜的移植骨,植入椎板上即可。若椎體穩定性顯著破壞則在此基礎上進行前路或後路內固定。術後常規應用廣譜抗生素1周,繼續抗癆治療,臥牀3個月,定期複查,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及植骨融合情況。

1.3 療效判定:優:全身情況良好,體溫、食慾、血沉正常,無明顯局部症狀,無膿腫或竇道等,X線示無死骨、膿腫,病竈邊緣清晰,起牀活動1年或工作半年,無症狀出現。差:脊柱不穩,慢性頸肩、腰背痛;膿腫或竇道形成;神經損害無改善;X線示植骨塊不融合或者植骨塊脫落、移位。

2 結果

本組80例患者,手術治療後,優58例(72.5%),良14例(17.5%),差8例(10%)。術後切口一期癒合72例,二期癒合8例,所有患者進行隨訪1~3年,平均20個月,其中78例優良,未復發;8例(10%)竇道復發,行二次手術後痊癒。

3 討論

脊柱結核是全身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多爲血源性播散。脊柱結核根據病情其治療方式分爲內科、外科兩種治療方法。其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是脊柱無明顯破壞及無膿腫採用非手術治療;否則進行外科手術治療[4]。外科手術固然重要,但總的治療原則是術前、術後的正規抗結核的全身治療。近幾年來,脊柱結核的治療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對於內固定術的爭議現隨着脊柱外科技術和內同定器械的發展,也得到解決[5]。目前內固定術應用呈上升趨勢,因該術式能夠在清除病竈組織、植骨的基礎上實行內固定術,使脊柱重建,增強了脊柱的穩定性,減少患者的臥牀時間及感染機率,縮短療程顯著減少併發症發生。

外科手術治療作爲一種輔助手段,是脊柱結核治癒的前提和關鍵,任何一種術式都不能代替抗結核藥物。所以,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手術,纔能有利於患者康復,提高療效。故脊柱結核應早發現早治療,纔會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4 參考文獻

[1] 趙久順.60例脊柱結核的外科治療[J].中國保健,2010,18(3):60.

[2] 王來喜,連鴻凱,丁 力,等.後路固定前路病竈清除植骨融合手術治療脊柱結核[J].河南外科學雜誌,2008,14(6):17.

[3] 常彥海,劉 軍,凌 鳴,等.短程化療與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脊柱結核[J].臨牀骨科雜誌,2010,13(1):14.

[4] 賈俊青,李春英,紀斌平,等.脊柱結核65例治療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39(12):1132.

[5] 鄭鋼鋒.脊柱結核外科治療的臨牀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2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