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國股市慣性策略和反轉策略的實證分析

學問君 人氣:1.82W
中國股市慣性策略和反轉策略的實證分析
[摘要] 股市系統風險佔總風險的比重非常高,系統風險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單就反轉策略和慣性策略而言,反轉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期望超常收益非常可觀。慣性策略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至少對於不能股票價格的投資者而言,慣性策略或“追漲殺跌”是最差的策略。

    
  回顧
  
  關於資產定價和市場有效性的大量實證發現股票收益存在一定的可預測性,特別是短期價格慣性現象和長期價格反轉現象。這些現象構成了反轉投資策略和慣性投資策略的實證基礎。
  
  反轉投資策略是指購買過去2~5年中表現糟糕的股票,並賣出同期表現出色的股票。這種每年可獲得大約8%的超常收益(DeBondt and Thaler, 1985)。儘管這個發現已經有十幾年的,但是這種超常收益的源泉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有學者認爲,這個超常收益可能是幻覺,是方法和度量誤差的產物(Merton,1987);也有學者認爲,這個超常收益可能是真實的,但是它是隨時間變化的風險的理性補償(Fama,1991);然而,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於認同行爲理論的解釋,認爲這個超常收益來自於投資者反應過度(DeBondt and Thaler, 1985)。
  
  與此相反,Jegedeesh and Titman(1993)發現了慣性策略的獲利性:在3~12月的較短時期中,存在相當程度的股票收益慣性。慣性策略就是購買過去幾個月中表現良好的股票,賣出過去幾個月中表現糟糕的股票。這與反轉策略正好相反。關於慣性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1)價格慣性策略是有利可圖的。(2)這種超常收益與價格對收入突變的緩慢調整相關。(3)師們的盈利預測是緩慢調整的。這些特點表明市場對資訊(特別是公司收入資訊)是反應不足的。
  
  傳統金融理論把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解釋爲異常現象,Fama(1998)認爲,股票價格對資訊的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是同樣普遍的,這與市場有效性假說是一致的:這些異常現象只不過是偶然性結果。但是,這種解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懷疑。近年涌現出一些模型,其中包括Barberis, Shieifer and Vishny(1998)的模型,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1998)的模型和 Hong and Stein(1999)的模型,這些模型從不同的角度整合了關於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的理論,這些模型對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的解釋已經超出了傳統金融學的範疇。
  
  eris,Shleifer 和Vishny(1996)模型。假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存在兩種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或相似性偏差(similarity bias),即基於近期數據與某種模式(比如股票上升或下降通道)的相似性來預測,過分重視近期數據;其二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sm),即不能及時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修正自己的預測。代表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新資訊的反應過度,認爲近期股票價格的變化反映了其未來變化的趨勢,從而錯誤地對價格變化進行外推,導致反應過度(overreaction)。保守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新資訊的反應不充分,認爲股票收益的變化只是一種暫時現象,未根據收益的變化充分調整對未來收益的預期,當後來的實際收益與先前的預期不符時,投資者才進行調整,導致反應不足。此外,投資者在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之間的狀態轉移過程遵循貝葉斯法則。上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釋短期投資收益慣性、長期投資收益反轉等現象。
  
  el,Hirsheifer和 Subramanyam(1998)模型。假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存在兩種偏差,其一是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其二是有偏自我評價(biased self attribution)或歸因偏差。投資者通常過高地估計了自身的預測能力,低估自己的預測誤差;過分相信私人資訊,低估公開資訊的價值。在DHS模型中,過度自信的投資者是指那些過高地估計私人資訊所發出的信號的精度,過低地估計公開資訊所發出的信號的精度的投資者。過度自信使私人信號比先驗資訊具有更高的權重,引起反應過度。當包含噪聲的公開資訊到來時,價格的無效偏差得到部分矯正。當越來越多的公開資訊到來後,反應過度的價格趨於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