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興起》說課設計

學問君 人氣:1.44W

    一、關於課文
    本節課文是“古代社會”的最後一節。它敘述的內容,時間跨度大,是一個承前啓後的重要歷史階段;空 間範圍廣,與本冊課本涉及的大部分地區有關。教材頭緒繁多,理論性較強,學生接受有一定難度,所以在內 容的處理上要力求化繁爲簡,突出重點,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興起》說課設計
  
    本節共五個目:安排兩教時,第一教時講授前三目,第二教時講授後兩目。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工場手工業的興起,標誌着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2)掌握新航路開闢的原因、條件、過程及後果 。(3)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形式——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4)掌握“文藝復興”的含義、代表人物和主要 成就。
    2.德育目標
    (1)透過對殖民掠奪、圈地運動殘酷性的分析,使學生認識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本質。(2)透過對文藝復興 代表人物的介紹,激發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和爲真理而獻身的勇氣。
    3.能力培養目標
    (1)透過引導學生比較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與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培養學 生對歷史現象的比較能力。(2)在對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血腥本質以譴責和否定的前提下,對其客觀作用加以闡 述,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新航路開闢的主要過程及後果;(2)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的本質;(3)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其主 要成就。
    難點:(1)工場手工業;(2)文藝復興的性質
    (三)教學用具
    1.自制投影片:(1)《14世紀的意大利》示意圖;(2)《鄭和航海與哥倫布航海比較表》;(3)《文藝復興的 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表》。
    2.掛圖:《新航路的開闢》
    3.課本插圖: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哥白尼、布魯諾、伽俐略、《蒙娜麗莎》
    二、關於學生
    初中學生對歷史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一方面帶有兒童的特點,希望老師講課內容新鮮、充實、 饒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說教;另一方面已具備接受較系統的知識、理解一些問題的能力,但看問題不深刻、不 全面。所以在本節內容的處理上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史實,精簡抽象理論,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加深對課 文的理解。
    (一)關於如何匯入新課
    衆所周知,一堂歷史課如果有好的開頭,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使他們懷着期待投入新的學習內容中 去,爲上好課打下基礎。本節導言這樣設計:
    “這一節是本冊課本的最後一節,內容繁多複雜,從時間上說,從14世紀一直講到16世紀,從空間上說, 從西歐開始涉及亞、非、美三洲。請同學們把課本開啟,我們先來了解本節的五件大事:①意大利資本主義生 產的最初萌芽;②新航路的開闢;③殖民掠奪;④圈地運動;⑤文藝復興。這五件事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孤立的 ,實質上互相之間是聯繫與慘透的,透過各個國家的歷史現象來說明一個總的問題,即西歐的歷史正處在封建 社會的解體、資本主義興起的發展時期。這節課先學習前三件大事。”
    (二)關於提問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提問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啓迪求知的慾望,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教學活動所必須的心 理基礎。在講述新航路開闢時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鄭和下西洋較之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有着時間早,規模大 ,航程遠的特點,但爲什麼在世界歷史上鄭和下西洋反而沒有新航路開闢的地位顯要呢?”這個問題比較尖銳 ,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之更深層次地理解新航路開闢的後果。
    (三)關於使用歷史掛圖
    歷史地圖屬於“圖象性”教材,它透過簡明的地圖語言,顯示歷史現象發生的時空概念。《新航路的開闢 》圖用四種不同顏色的線條、箭頭表示,課堂小結時讓學生上臺演示,訓練動手能力。
    (四)利用好課本中的插圖
    初中生喜歡看課本中的插圖,有的學生還超越教學進度去翻看後面的插圖,有的還在課餘時間用紙蒙在插 圖上描繪。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狀況,要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插圖。如講述《蒙娜麗莎》時引導學生對她“謎一般 永恆微笑”進行仔細觀察,使學生認識這不僅僅是一個活靈活現的人,而且是一個象徵——對歐洲千百年來封 建制度、宗教制度的'蔑視及對新時代幸福生活的追求,培養學生髮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基本思路
    (一)意大利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
    這一目力求化繁爲簡,着重講清兩個問題:①資本主義萌芽爲什麼首先出現在意大利?②爲什麼工場手工 業是資本主義生產萌芽的標誌?
    對工場手工業的分析是本節的難點,但鑑於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只簡單說清工場手工業與手工作坊在性 質上的不同,點出工場手工業中工場主與工人之間的僱傭關係屬於資本主義性質。
    (二)新航路的開闢
    這一目需講清新航路開闢的原因、條件、過程、後果。講述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閱讀 課文,歸納出原因和條件。教師要補充說明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援也是新航路開闢的重要條件。
    新航路開闢的過程,課文提供的史料已相當豐富,可指定兩個學生朗讀,然後教師歸納:“兩個方向四條 線。”指出向東方航行的迪亞士和達伽馬受葡萄牙王室的支援,向西方航行的哥倫布和麥哲倫受西班牙王室的 支援。這樣便於學生記憶,也爲下面講解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爭奪、劃分勢力範圍埋下了伏筆。
    透過“鄭和航海與哥倫布航路”的比較,更深層次地理解新航路開闢的兩大後果。
    (三)殖民掠奪
    先在黑板上列出閱讀提綱
    附圖{圖}
    然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出西班牙、葡萄牙的擴張範圍及殺、搶、販賣黑奴的具體數據,揭示殖民掠奪 的血腥本質。同時讓學生繼續思考:“殖民掠奪有它血腥的一面,但在客觀上起了什麼作用?”引導學生辯證 地看問題。
    (四)英國的圈地運動
    首先,指出新航路的開闢,使英國的地理位置顯得重要,促進英國工商業的發展。特別是毛紡織業成爲英 國的主要部門,從而引發“圈地運動”。其次,點出“圈地運動”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僱傭勞動力 和資金。爲了加深學生對“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的理解,用投影機打出下列文字:
    16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說:“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 足,現在據說變成很貪婪很兇殘,甚至要把人吃掉。”
    最後,讓學生找出課文提供的英國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的具體事例。
    (五)文藝復興
    這一目着重講清兩個問題:
    (1)什麼是文藝復興?指導學生從背景、時間、地點、性質和主要內容等方面考慮分析。
    在分析文藝復興的性質時要指出:文藝復興不是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和發展,其實質是一場新興的資產階 級的文化運動,矛頭直指封建神學。
    (2)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插圖,渲染這些人物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勇氣和精神。
    然後用投影機打出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成就空白表格,指定學生填寫,最後展示正確答案如下。
    附圖{圖}
    小結:“這兩節課我們學習了14-16世紀發生在西歐的五件大事。它們相互聯繫,從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封建 制度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過程。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 濟的發展刺激了西歐上層社會追求財富的慾望,使新航路開闢成爲必要。隨着新航路的開闢,出現殖民者在亞 非拉美的瘋狂殖民掠奪。英國的圈地運動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本質,爲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條件。社 會經濟變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則體現在文藝復興上,這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是爲資產階級衝擊封建 制度服務的。”
    四、板書設計
    附圖{圖}


論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