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分析道路交通影響環境要素論文

學問君 人氣:6.15K

道路交通傷害(roadtrafficinjury,RTI)是世界各國人口死亡、傷殘和失能的一個重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約有126萬人死於RTI,5000多萬人受傷〔1〕。據統計,1951—2008年中國RTI發生總數、死亡人數及受傷人數分別增加了80、125和92倍,且在過去10年中RTI的10萬人口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到2008年達到5.56/10萬〔2〕。RTI已成爲中國男性居民和城市人羣的第1位死因,其所造成的潛在壽命損失年(yearsofpotentiallifelost,YPLL)也高居各種死亡之首〔3〕。有研究表明,人特別是機動車駕駛員,是引起RTI最主要的因素,可超過80%〔4〕;其次是道路因素和車輛因素〔5〕。但目前關於交通環境對RTI影響的研究尚不夠充分,絕大多數RTI的研究都是從人、車2個因素入手,很少涉及道路交通環境因素,從而忽略了其在RTI中的作用。爲探討交通環境中道路交通傷害(RTI)的危險因素,爲預防和減少RTI的發生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對廣西省桂林市交警總隊收集的桂林市區2000—2009年的RTI數據,對交通環境中RTI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篩選出交通環境中RTI的危險因素。結果報告如下。

分析道路交通影響環境要素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於桂林市城區2000—2009年發生的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6〕規定錄入桂林市交警總隊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庫的RTI數據。RTI的判定均按公安部統一標準執行。

1.2統計分析

採用Excel2003建立電子數據庫,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單因素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迴歸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桂林市城區2000—2009年共發生RTI3603次,死亡506人,受傷2911人,其中人爲因素造成的RTI3278次,佔90.98%,道路因素造成的RTI250次,佔6.94%,車輛因素造成的RTI75次,佔2.08%。

2.2桂林市RTI交通環境因素單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表1)

以是否死亡事故爲因變量,以四級公路、三級公路、二級公路、一級公路、城市一般道路、城市快速路、平原、丘陵、山區、標誌、標線、標誌標線、民警及信號燈、民警指揮、信號燈、信號燈及標誌標線、多枝分叉口、路段進出處、環形交叉口、四枝分叉口、三枝分叉口、匝道口、隧道、橋樑、窄路、變窄路段、普通路段、瀝青道路、沙石道路、水泥道路、泥濘路面、漫水路面、積水路面、乾燥路面、潮溼路面、下雨、陰天、下雪、有霧、晴天、夜間無路燈照明、夜間有路燈照明、白天等43個因素爲自變量進行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迴歸分析。結果表明,標誌標線(OR=1.363)、泥濘路面(OR=6.976)、積水路面(OR=10.057)、乾燥路面(OR=8.055)、環形交叉口(OR=4.172)、四枝分叉口(OR=1.574)、橋樑(OR=2.558)、普通路段(OR=0.691)、三級公路(OR=2.321)、二級公路(OR=1.602)、一級公路(OR=3.206)、城市一般道路(OR=0.655)、夜間有路燈照明(OR=0.469)和白天(OR=2.061)是桂林市RTI發生的交通環境因素。

2.3桂林市RTI交通環境因素單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表2)

多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結果表明,標誌標線、四枝分叉口、普通路段、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一般道路和白天是桂林市交通環境中RTI發生的危險因素。3討論目前,國內大多數關於RTI的研究給予人和車輛因素過多的關注,而忽略了道路交通環境在RTI中的作用。國外報道約有2.9%的RTI歸因於道路因素〔7〕,而我國報道約24.33%的RTI發生與道路因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8〕。本研究發現有標誌標線的路段、白天行車等良好的交通環境成爲了發生RTI的危險因素,這可能是由於標誌標線在各種交通控制方式中最多、最常見,不同的道路使用者對標誌標線的重視程度不同而引發RTI;而白天是人們外出工作,活動最活躍、最頻繁的時間,人車出行率較高,交通量大,發生RTI的概率大,且白天能見度高,視野開闊,不少司機容易放鬆警惕,提高車速,導致潛在的'RTI危險性增大。同時,本研究還發現,路口路段類型中的四枝分叉口、普通路段及道路類型中的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和城市一般道路等均爲RTI的危險因素。四枝分叉口交通方式複雜,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相互交織,多個方向的交通流匯入,導致交通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視線盲區大,各方向行駛的車輛也存在許多引發RTI的潛在衝突點,所以容易發生RTI〔9〕。

由於普通路段里程長,道路使用者多,行人、車輛來往頻繁,因而容易發生RTI。城市一般道路和一級、二級公路是RTI多發的道路類型,佔RTI總數的50%以上;我國的平均百公里RTI發生率最高的是一級公路,其次爲高速公路和二級公路〔10〕。其原因在於城市一般道路交通繁忙,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流量大,道路交通工程設施不健全,過街設施相對較少;而一級和二級公路承擔了大量的交通運輸任務,通行量大,車速快,交通控制不嚴,安全條件相對不夠完善,從而導致RTI發生概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