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理論實踐創新並舉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8W

圖書館產業化是近些年的一個熱門話題,贊成者歡呼雀躍,反對者義憤填膺。歡呼者認爲,圖書館應該像企業一樣進行產業化商品經營。作爲資訊產業組成部分的圖書館,應把分散的資訊工作轉變成集中的資訊產業,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目標,將資訊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重新調整組合,實現經營企業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商業化。反對者認爲,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不應該也不可能是圖書館改革的必由之路,圖書館產業化會從根本上改變圖書館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實際上是取消圖書館的存在。圖書館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社會教育功能,圖書館的文獻資訊資源主要集中於公共性、基礎性、學術性領域,因而其不能實行“產業化”。

理論實踐創新並舉的論文

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核心議題就是圖書館能否產業化運作。因此,正本清源十分必要:到底什麼是產業化?產業化有哪些特徵?圖書館產業化應該具備哪些特徵?或者說,圖書館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產業化運作?目前各圖書館是否具備這些條件?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已的觀點。

1、“圖書館產業”概念的界定

關於“圖書館產業”的概念,林漢城先生在《產業化∶21世紀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點》一文中做了明確而詳細的闡述。認爲圖書館產業是一種非商品化和商品化相容的產業。其構成要素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圖書館本體產業。包括:(1)收集、處理、存儲和流通物質形態的文獻資訊產品的服務業。這部分的服務是非商品性的無償服務;(2)文獻資訊的生產及其技術的諮詢服務和經營業。如二、三次文獻的開發利用,數據庫服務,技術設備的開發、維護與市場營銷,聯機和脫機等資訊處理服務和系統集成服務,諮詢、培訓、多媒體閱覽及服務等。這部分的服務主要是商品性的有償服務。第二,圖書館相關產業。即以勞務形式出現的圖書館文化服務行業。如書店、展覽、文房四寶、書字畫銷售、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複印、印刷等。第三,圖書館附屬產業。即向其他商品提供文化附加值和以圖書館文化爲依據的行業甚至跨越圖書館文化的其他行業。如音樂茶座、歌舞廳、戲劇舞蹈演出、服裝業、設計、裝潢、旅遊業、照相業等。同時該文還指出圖書館產業的主要構成是公益型的無償服務部分,而辦好本體產業還要爭取政府增加撥款。

目前,雖然理論界對資訊產業的概念和範疇還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但一般認爲,資訊產業是一個包括資訊設備製造業、計算機產業、通訊業和資訊服務業等在內的龐大的產業羣。圖書館資訊服務工作屬於資訊開發服務範疇。因此,正確認識圖書館與資訊產業的關係,有助於我們冷靜地分析圖書館產業化的現實可能性。

2、圖書館要產業化必須具備的條件

2.1、“產業”和“產業化”

“產業”和“產業化”都是近20年才流行開來的很不確切的、很中國化的概念。產業化的“化”字—lization,從英文原義上看,指的是“使……處於某種狀態,或處於某種過程”,如現代化等;從中文字義看,產業化,“化”爲“幻化”的意思,即原本不屬產業、但一借鑑產業方式經營,就變成(或者開始變成)了產業,如文化本不是產業,可一旦放開按照產業模式運作,就“比產業還產業”,如今已“產業化”程度很高了。因此,對圖書館,不是看它是否已經產業化,或者產業化到什麼程度,關鍵要看它是否具備產業化運作的天資。

圖書館既隸屬於文化產業又隸屬於資訊產業。因此,我們可以借鑑文化產業和資訊產業的產業化特徵來考察圖書館能否產業化的問題。簡單地說,文化產業就是將文化轉變爲商品的行業;資訊產業就是將資訊轉變爲商品的行業。圖書館既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也是資訊產業的一部分,它是把文獻資訊服務轉換成有形或者無形的商品從而滿足社會需求的行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魯志強認爲,產業化就是將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透過商品化、市場化、規模化達到實用,並獲得回報。實現產業化的標誌就是商品化、市場化、規模化。商品化是指:技術達到成熟,具備技術可行性、工程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可以以商品形態提供給客戶,是一個產品創新的過程。市場化是指:具有市場需求,具備價格競爭力,可以獲得效益,是一個需求創新、開拓市場、創造需求和供給的過程。規模化是指:具有大批量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能力,可以可靠、穩定、低風險地進行大批量生產,是一個管理創新、組織規模生產、創造利潤的過程。生產、服務、經營一體化是產業化的前提條件,而把生產、服務、經營方式規模化、科技化則是產業化的標誌。因此,“圖書館產業化”的定義應是,圖書館利用自身的資訊資源優勢和服務優勢,依託高科技尤其是資訊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把資訊資源、資訊服務甚至資訊技術轉換成可以量化出售的產品,實現產品的市場化、生產的一體化、經營的規模化,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中,透過市場競爭來提高圖書館資訊服務的質量,發揮圖書館在資訊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支柱產業作用的活動和過程。它包括:文獻資訊資源的開發加工銷售,如基於互聯網的各種專業資源數據庫服務,爲出版、企業、政府等提供專門資訊服務;數字技術設備的開發;資訊處理服務和系統集成服務;講座、培訓、出版、書店、展覽、字畫銷售、電子出版、複印、印刷、茶座、歌舞廳、戲劇舞蹈演出、服裝業、設計、裝潢等。

2.2、圖書館要產業化必須具備的條件

根據我國圖書館發展的實踐,本人認爲,資訊處理的專業化程度;技術層面的數字化程度;產品層面的商品化程度;生產層面的企業化程度;商品層面的市場化程度;整個活動的規模化程度。是圖書館進行產業化運作必須具備的六個條件。其中,“專業化程度”是圖書館產業化的前提。專業化就是具有高素質的圖書資訊管理人員,把圖書館知識資訊資源科學分類,按照最便利的方式排列組合,便於用戶檢索和利用。專業化是數字化的基礎。數字化是技術層面的基礎。就是將全部資訊資源電子文字化,把實際資源轉換成虛擬網絡資源,便於共享。商品化是在專業化和數字化的基礎上,把經過分類加工的圖書資訊資源,按照市場的需求,製成適合各類資訊消費者需求的資訊產品。企業化同樣也是在專業化和數字化的基礎上,按照現代企業運作模式,對資訊資源實行策劃、生產加工、管理組織、銷售與售後服務一條龍,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市場化就是圖書資訊資源產品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資訊消費者的需求,佔市場份額多少,這是知識經濟時代和發達的市場經濟時代,最大限度地實現資訊資源增值的重要途徑。規模化就是作爲知識經濟時代三大資訊支柱之一的圖書館資訊資源及產品,由於網絡化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可以在整合兼併優勝劣汰的基礎上,實行全球範圍內資訊資源產品服務,並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圖書館產業化必須具備的六個條件缺一不可。沒有專業化就沒有服務的便捷,即使勉強實現了數字化,也難以發揮資訊資源的作用,就談不上產品化、企業化、市場化、規模化。數字化是技術層面的.基礎,與專業化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沒有數字化就沒有便利的產品生產加工,也無法進行產品的銷售,更無法進行集約化經營;商品化、市場化是圖書資訊資源的價值以及附加價值實現的重要方式。而規模化則是資訊社會中圖書館價值實現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從嚴格意義上講,只有實現了規模化經營,使得資訊資源產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纔是最終實現了產業化。

3、圖書館產業化運作已具備的基礎

3.1、資訊需求市場逐漸發育並走向成熟,價值實現空間逐步拓展。

需求市場在逐漸發育。知識資訊時代催生了學習化社會,知識生產週期縮短,知識更新加快,終身學習成爲每個社會成員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式。因而,資訊需求市場正在發育。資訊需求市場的存在,將極大地推動圖書館的社會化、產業化進程。

價值實現空間逐步拓展。以等價交換爲特徵的市場經濟逐步發育趨向成熟,爲圖書館產業化提供了可以依賴的客觀環境;圖書館資訊資源、資訊技術、資訊服務等轉化爲資訊產品並實現其價值和增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經過市場中轉。

3.2、技術條件已完全具備,人力資源逐步優化。

資訊技術、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爲圖書館產業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產業化執行的硬件和軟件條件,都已經具備。資訊資源日漸豐富,專業化程度逐步提高。再加上網絡資源共享,作爲產業化重要特徵的規模化運作成爲可能。

人力資源逐步優化。圖書館內部改革深化,組織管理上的崗位責任制,人員素質逐步提高,圖書館產業化程度提高,爲資訊資源轉化爲資訊產品,以及進行大規模資訊產品生產和銷售,奠定了勞動力基礎。

3.3、文化產業和資訊產業飛速發展,成爲圖書館產業化運作的參照、依託和拉動。

數字化技術的巨大進步,是這個時代制高點,也是我們判斷圖書館產業化有輝煌未來的根本依據。

爲早日佔領世界文化產業資源和資訊產業資源市場,世界各國紛紛從戰略角度開始將一些有特別保留價值的文化資訊資源,例如各民族文化遺產,轉換成可以編碼的數字化形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爲此開始“世界的記憶”項目,意在使世界範圍內的文化遺產數字化永久儲存,以便最大限度地適應資訊化時代資源共享的要求。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以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爲標誌,也於1996年啓動,僅以國家圖書館爲例,該館目前已完成6380萬頁圖書、近2000部影片、22萬首音樂作品、4000頁館藏西夏文資料、8000幅金石拓片、180萬拍民國期刊、近8萬篇博士論文等多種類型資源的數字化工作。全球迄今爲止最大的中文知識資訊資源庫《中文知識資源總庫》,計劃在三年內使中國知識資源總量的80%透過互聯網實現社會共享,並將其中80%的知識元素提煉、加工成知識元數據庫。該庫除了將大量的知識資源進行數字化外,最重要的是將資訊進行了專業的挖掘和處理,使人們能更加方便、有針對性地在浩如煙海的資訊中找到所需內容。

大勢所趨,各圖書館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紛紛把目光轉向具有極大發展前景的資訊市場。基於社會需求,加大了資訊資源的開發力度和推廣力度,各種特色資源的開發服務如雨後春筍,蒸蒸日上。圖書館產業化指日可待。

4、圖書館目前尚未完全具備產業化的條件

4.1、外部環境尚未成熟。

圖書館產業化雖然已有些基礎,其中有些也已十分成熟,例如數字化技術,但總體上看,圖書館產業化執行所要求的現實條件,無論從外部環境看,還是從內部環境看,都還不充分。就外部環境而言,與知識經濟在中國的發育、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發育都還很不充分的狀況同步,圖書館產業化執行需要的外部環境也還沒有形成。主要包括:終端消費市場發育不足,源頭生產內部動力缺乏;計劃經濟體制限制了圖書館資訊資源的產品化和市場化;市場經濟執行的配套環境如版權問題等尚未妥善解決等。

資訊消費市場沒有完全發育。目前,國民的資訊意識和資訊素養有待培育和提高,再加上圖書館本身的制度壁壘、資訊資源及所開發產品的匱乏、社會化服務尚未充分展開等現實,圖書館資訊產品生產的潛能,因爲缺乏消費市場的拉動,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這樣,(社會)終端消費和(圖書館)源頭生產,各自爲營,缺乏溝通,資訊需求者沒有把圖書館作爲獲取資訊的主渠道,而圖書館無法把自己的資訊資源送到真正需要資訊的消費者手中。生產和消費脫節,井然有序的市場供求關係沒有形成,圖書館作爲資訊時代三大資訊資源之一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4.2、圖書館管理體制的純粹事業化是圖書館產業化的最大制度壁壘。

在整個資訊產業中,圖書館比較特殊。它既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又有特定行業性,還有資訊安全等意識形態特性。因此,國家進行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但圖書館目前純粹的“國營”性質以及相應的純粹“公益”性質,限制了民間資本名正言順的進入,圖書館內在巨大的潛力得不到有效開掘。一方面國家資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民間資本又沒有合法渠道注入,國家揹負圖書館包袱,圖書館縮手縮腳舉步維艱。因此,圖書館產業化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制度的創新。

4.3、數字化和專業化程度不高,是制約圖書館產業化的重要因素。

圖書館的數字化程度不高,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圖書館專業化程度不高。圖書館專業化程度也就是圖書館資訊資源的分類整理加工的程度。專業化因其科學便捷的資訊分類將圖書館資訊資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它不僅是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基礎,也是未來圖書館數字化產業化的前提。傳統的特色服務,例如手工剪報服務等將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數字化圖書館的網絡漫遊:鼠標輕輕一點,所需要的資訊資料就整齊有序地排列你眼前。但目前圖書資訊資源產品的加工能力還比較原始,資源本身又嚴重匱乏,各圖書館各自爲政,有限的資訊資源又幾近雷同,資源的共建共享還沒有完全展開,加上圖書館工作人員總體素質還有待大幅度提高等因素,因而,圖書資訊資源的專業化程度還比較低下,這就極大地限制了數字化的進程,限制了圖書館的社會化進程。因而,也就限制了圖書館產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圖書館產業化在理論上是成立的,在實踐上也是可行的。但目前的現實條件還不完全具備。因此,應理性地看待圖書館產業化問題,既不能因爲目前現實發展不足就否定它,也不能不顧目前的現實而盲目樂觀。要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理論探討與實踐創新並舉。既要大膽探索和借鑑產業化運作的經驗模式,促進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調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逐步改變圖書館舉步維艱的尷尬局面,使之發揮出資訊時代圖書館應該具有的作用,又要堅持圖書館服務社會的辦館宗旨,努力用好現有資源提高圖書館的資訊服務質量,大力提高圖書館資訊資源的專業化和數字化水平以及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專業素質,爲未來圖書館的產業化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