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管子》的辨證管理觀基本理論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5W

內容提要:《管子》是我國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記載了非常豐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樸素的辨證法思想在管理中的運用使其更具現代價值。本文從管理哲學的角度,在歷史的發展中,從《管子》的人性觀出發,對《管子》的辨證管理思想做了一個清理和概括,並從現代管理的視角對此作了一定的分析與評價。相信對《管子》辨證管理思想的挖掘能爲當代管理哲學的發展和我們今天的組織管理提供一點借鑑。 論文關鍵詞:《管子》,法家,辨證管理觀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學派,起源於管子,經商鞅、申不害等,由韓非集其大成。《管子》是法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成書於戰國時期,主要記載了法家、特別是管子的許多治國思想,其中不少思想具有明顯的辨證性質。《史記》中《管晏列傳第二》對管子的執政有這樣的評價:“其爲政也,善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貴輕重,慎權衡。”的確,研究《管子》的.辨證管理思想不但可以挖掘其理論中以往未予注意但對當代管理哲學的發展具有啓迪作用的內容,而且可以爲現實的組織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鑑

淺析《管子》的辨證管理觀基本理論論文

《管子》的人性觀 人性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與理性。其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個性。對管理學而言,人性假設是最基礎的原理,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對於這個問題,我國的先秦思想家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說就是關於這個問題最初的理論表述,並且在以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在《管子》成書以前,已經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性觀,主要包括孔子的“性可塑說”、孟子的“性善說”、告子的“性無善無惡說”以及墨子的一些關於人的思想。孔子重視人的作用,但他的思想中有濃重的天命的成分,人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墨子不講天命,也重視人的作用,認爲“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以爲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但他對天、鬼卻又極爲推崇,人還是附庸。孟子有很濃的天命論思想,認爲有意志的天是世界的主宰。同時他又認爲人皆有“四心”,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人皆可以爲堯舜”,這也引出了他在政治管理上的“仁政”思想。而告子則認爲人性無善無不善,如同水流無分東西。我們知道一個管理者對人性的觀點決定了他基本的管理觀。那麼,《管子》對人性的看法又是什麼樣的呢?

1、人,水也。《管子·水地》篇提出:“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這個觀點闡述了相對科學的人的生成程序,撕去了一直罩在人身上的神祕外衣,肯定了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物質世界不斷進化的結果。《管子·內業》還說:“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認爲氣是第一性的,精神現象是第二性的。這些思想從人的本源上提出了有樸素唯物主義因素的觀點,是一個很大的歷史進步。

2、人性本惡,但可引導。我們知道,人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人的自然屬性,二是人的社會屬性,三是人的精神屬性。《管子》在人的自然屬性方面應該說還是認爲人性本惡。《管子·版法》中有這樣的概括:“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惡害。”認爲在人的自然屬性上、或者說人的質樸的原始素材上人都是追求利益、趨利避害的。同時,在同一篇中還寫到:“凡民者,莫不惡罰而畏罪。凡人主莫不欲其民之用也”,進一步論證了這一觀點。我們不難看到這很象是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這一思想也就匯出了《管子》的法治思想。

3、人是有需要的。《管子·牧民》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提出了人不僅有自然需要,而且有社會需要。同時,《管子·侈靡》中還寫到:“衣食之於人也,不可以一日違也,親戚可以時大也。”這就進一步指出了人的自然需要較之社會需要是更基本的東西。《管子·禁藏》中還進一步闡述了兩者的關係,“凡人之情,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此貴賤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遠之不能勿忘”,一方面指出人的情感是以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爲轉移的;另一方面,情感反過來也會決定需求的強度。而且,人的需要能否滿足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也會影響到政治統治的成敗。所以,《管子·牧民》篇中明確提出:“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