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公路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及其控制措施

學問君 人氣:2.03W
論公路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及其控制措施


  論文關鍵詞:工程質量;控制
    論文摘要:公路工程質量問題成爲一個焦點問題,爲切實控制好路基分層施工,對填方路基必須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爲切實控制路基壓實度,必須按試驗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規模施工時的填土厚度。 

  高等級公路路基路面的質量通病及其原因如下:
  軟弱地基路段預壓時間不夠,工後沉降過大,路面產生較大的不平整和橫向裂縫;路基壓實度不夠和地基處理不當,引起路面產生較多縱向裂縫(瀝青路面)或斷板(剛性路面);構造物兩端填土壓實度不夠,引起橋頭跳車。
  雨水進入面層引起面層網裂、變形和局部鬆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過面層滯留在基層頂面和基層質量不好引起沖刷唧漿、網裂、變形和坑洞,這種現象較多。
  半剛性結構層厚度不足和工藝水平低,使路面產生早期結構性破壞;基層工藝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瀝青面層厚薄相差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較快降低。
  面層採用質量不符合要求的瀝青,以及基層設計和工藝不合適等原因,使面層橫向裂縫過多。
  面層粒料級配不佳和瀝青用量不穩定,開放1~2年,行車道就產生輕重不一的泛油現象,使表面粗糙度顯著下降,抗滑性能衰減較快,這種現象相當普遍。
  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不佳,細料和瀝青用量偏多,使路面產生嚴重轍槽(車輛大型化和嚴重超載也是原因之一)。
  對公路工程質量通病的研究和預控,我們要求建設單位有明確的制度、監理單位有明確的目標、施工單位有明確的措施,下面對工程質量通病進行逐一分析,供有關方面參考。
  
  1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橋頭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橋互通匝道填方,往往會在通車一段時間後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施工因素,如壓實控制不好、分層過厚、冬施措施不當等,另一方面在於材料因素,如最大幹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誤、材料壓縮係數過大、採用高塑性指數的粘性土等,均會出現此問題,它會使路面變形、開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採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按試驗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來控制規模施工時的填土厚度;在新舊填土的銜接處,嚴格控制填土接茬臺階的最小長度,以避免接茬處超厚,壓實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實不足,嚴禁超厚填土;在難於壓實的地方,用適當的小型機具進行補充夯實;冬季施工時應使土在未受凍的情況下回填壓實,避免填土壓實密度嚴重不均勻而造成土體下沉;回填幾種土時,不能僅用某一種土的擊實試驗得出的密度標準作爲所有填土的壓實度標準,而應按填土的不同類別,做相應土的若干組擊實試驗,取值應符合相應規定。
  
  2 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是指路面在竣工後通車不久或一、兩年內出現多處或大面積裂縫、破損。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問題。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視壓實度的要求;材料到場及終壓溫度偏低,甚至在低溫情況下過度碾壓;材料配合比不當,基質瀝青未達標;路面基層甚至路牀、基底承載力不足,彎沉值過大。另外,由於路面基層材料的收縮而造成瀝青路面的反射裂縫,也會引起早期破損。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縫滲入路面基層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造成局部變形,擴展成網狀裂縫。碾壓中產生的細微裂紋及反射裂縫雖初期不影響行車,但在水分侵蝕及陽光照射下,成爲促使面層瀝青混凝土疲勞開裂的催化劑,大大縮短瀝青路面壽命。
  措施有:不要片面追求個別指標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慮基層、面層的綜合強度、舒適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中,嚴把瀝青混合料進場攤鋪的質量關,嚴格控制攤鋪和初壓、終壓的瀝青混合料溫度,嚴格按碾壓操作規程施工,防止橫向裂縫的產生;嚴格按照《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範》做好縱橫向接縫;控制瀝青混合料所用瀝青的延度,或採用改性瀝青。拌制瀝青混合料時,防止加熱過度,避免瀝青混合料"燒焦";在特殊潮溼、寒冷、高溫地區要使用新型瀝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