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日語同義詞的教學方式

學問君 人氣:1.75W

論文關鍵詞:同義詞 教學準備 教學方式 暗示
  論文摘要:日語是一種詞彙量相當豐富的語言,因此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同義詞的辨析。教師與其一味地講解、羅列詞語間的差別,不如試着引導學習者自己去思考。本文主要基於藤原雅憲(1997)和柴田武(1982)的研究,以"近づく"和"近寄る"爲例,具體地論述了日語同義詞的指導方式。
  
  一、引言
  由於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比較複雜,日語本身也利於新詞彙的產生,所以造就了日語中豐富的詞彙量。因此,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量的同義詞。這時,如果不及時地進行講解,部分學習者便會依照自己的感覺隨意去使用這些詞,從而造成誤差。然而,同義詞的區分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特別是到了日語中上級的教學時,往往教師也需要參考大量文獻才能正確地把握詞語間的細微差別。那麼如何把這些資訊最有效地傳達給學習者呢?這是所有日語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義詞的種類有很多。有的詞在感情色彩上不同,例如“ゆっくり”和“のろのろ”,前者是中性的,後者含有貶義;有的詞在輕重程度上存在不同,例如“腹が立つ”和“怒る”,前者有可能是在心裏生着悶氣,後者明顯是表現在外的;有的詞根據使用場合不同而不同,例如“あした”和“みょうにち”,前者是日常用語,後者非常正式;有的詞適用對象不同,例如“やる”和“差し上げる”,前者用於上對下的場合,後者則恰好相反。當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這些詞時,我們若只是簡單地講解意思是不行的。當然,如果只是把詞語間的各種區別羅列出來也是不足的,因爲考慮到有些同義詞相對複雜,一味地羅列有可能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記憶起來也較吃力。因此,教師時不時的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先不作任何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總結出規律,也不失爲一個有效的手段。
  二、日語同義詞的教學方式-以“近づく”和“近寄る”爲例
  藤原雅憲(1997)爲了讓同義詞教學有質的飛躍,以“広がる”和“広まる”爲例,具體地闡述了同義詞的指導方法。本文想以此爲參考,對“近づく”和“近寄る”的指導方式進行具體說明。關於這兩詞的例文及其解釋說明大都基於柴田武(1982)的研究,指導對象設定爲日語上級學習者。
  教學步驟一:教學匯入。請學習者首先嚐試分析以下兩句話(考慮到國內部分大學把《日語》5-8冊作爲《新編日語》1-4冊的銜接教材,本文選擇從這兩套書中拿出兩例進行教學匯入):
  “人々は春が近づくと、桜の咲く日を予測したり、友達とお花見に行く日を約束したりします。”(《新編日語》2)
  “ハチは自分の巣の周りを、かまわずあちらこちらと大またに歩くゾウムシを見つけ、近寄り、もどり、何度かゾウムシの背中の上を乗りこえた。”(《日語》5)
  教學步驟二:1 a ○人(犬?貓)が近づいてきた。
   b ○人(犬?貓)が近寄ってきた。
   2 a ○夏が近づく。
  b ×夏が近寄る。
  教學準備:1的主語爲生物,2的主語爲非生物。
  教學方式:這裏要求學習者首先思考主語的不同,總結出“近づく”和“近寄る”的第一條區別。到這裏,學習者自然可以理解教材中出現的兩句話的區別了。
  教學步驟三:3 a○足音が近づいてきた。
   b×足音が近寄ってきた。
  教學準備:儘管腳步聲來自於生物,這裏卻只能使用“近づく”。 柴田(1982)解釋到要把這裏的腳步聲看作是一種物理現象,因爲腳步聲的主人也完全沒有意識到聽者的存在。換而言之,“近づく”只是一種客觀描寫,而“近寄る”必須要清楚地感受到接近者的意圖及其要接近的目標時方能使用。
  教學方式:這裏只是簡單給出“物理現象”以及“動作主體的意志”兩項暗示,引導學習者感受“足音が近づいてきた”到底給人以什麼樣的印象,進而得出“近づく”和“近寄る”的第二條區別。
  教學步驟四:4 a ○汽車が近づいてきた。
   b ○汽車が近寄ってきた。
  教學準備:由於開動汽車的是人,讀者能感到人的意志,所以可以使用“近寄る”。
  教學方式:要求學習者結合教學步驟二、三思考,爲何汽車不是生物,卻能夠使用“近寄る”。
  教學步驟五:5 a ○やっと近づいてみたら、ただの石ころだった。
   b ?やっと近寄ってみたら、ただの石ころだった。
  教學準備:儘管兩詞都是“接近”,但側重點有所不同。柴田(1982)指出“近づく”的重點在接近這個動作結束時,而“近寄る”側重於接近的過程。
  教學方式:首先讓學習者思考“やっと”這個詞,帶領他們領悟到“やっと”只能與終結性的動詞一起使用。然後再讓學習者確立“やっと”與“近づく”、“近寄る”的關係,得出在例句5b中使用“近寄る”不合適的原因。
  教學步驟六:6 a ○後ろの車がだんだん近づいてきた(200メートルぐらい)。
  b ?後ろの車がだんだん近寄ってきた(200メートルぐらい)。
  7 ○(二人並んで、ベンチに座っている場合)もっと近寄りなさい。
  教學準備:柴田(1982)提到與目標距離較遠時,可以說成“だんだん近づいてきた”,但使用“だんだん近寄ってきた”卻不太恰當。
  教學方式:這裏只把例句列出來,提醒學習者要把焦點放在距離上,即汽車到目標的距離與坐在板凳上的兩人的'距離有何不同,繼而讓他們總結出兩詞的又一區別。總結完畢後,再向學習者說明由例句7、8我們可以得出“近づく”給人的感覺是目標物很清晰,而“近寄る”的目標卻比較模糊(比如讓坐在板凳上的兩人互相靠攏,但這裏我們並不知道是要靠攏到什麼程度),這是由於使用“近寄る”的時候,我們在心理上能感到一種“個人領域”,所謂的“個人領域”是不容外界侵入的。
   教學步驟七:8 a○お近づきの印です。
   b×お近寄りの印です。
  教學準備:柴田(1982)提到由以上“個人領域”的分析可以得出“お近づきの印です”要表達的是想更加親近對方的思想,它是一種很客觀的寒暄方式,而在這裏若是是用了“近寄る”,聽起來就好像是想侵入對方私人領域,反而弄巧成拙。
  教學方式:這裏首先向學習者暗示“個人領域”這一概念,接着提醒他們日本是一種“間”文化,當“間”文化表現在人際交往方面時,它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纔算是最完美的。在以上說明完畢後,讓學習者自己分析不能使用“近寄る”的原因。
   教學步驟八:9a ○近づきがたい。
   b ○近寄りがたい。
  教學方式:結合教學步驟三和七,讓學習者分析以上兩句話的區別。
  當然,以上的教學步驟是適合日語上級學習者的。倘若只是初級,就只用講解一小部分,如果一次性灌輸了這麼多東西,學習者反而容易混亂,適得其反。
  三、教學過程中需注意的幾點
  課堂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以上的教學方式或許可以保證教學效果,但是卻要花費大量時間,因此,本文建議只有重要的單詞才採取這樣的講解方式。另外,學生們的反應也不是全部能預計到的,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這也給授課增添了一些困難,要求教師考慮的更加周全。
  本文想把以下的兩點作爲今後的研究方向:1.如何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資訊最有效的傳達給學習者。2.在具體實施了數次這樣的教學方式後,總結出學習者的普遍思考模式以減少偏差。
  參考文獻:
  [1]藤原雅憲.籾山洋介.上級日本語教育の方法[M].凡人社,1997.
  [2]柴田武.ことばの意味1[M] .平凡社,1981.
  [3]木村宗男.日本語教授法の諸問題[M].文化庁,1979.
  [4]高木きよ子.水谷信子.中上級の教授法[M].國立國語研究所,1980.
  [5]趙福全.談談日語同義詞詞義辨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84.
 

論日語同義詞的教學方式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