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海派書畫收藏與海派書畫創作的歷史對應

學問君 人氣:2.23W
畢業論文


     這是應當引起關注並進行研討的歷史對應現象:

  在210世紀310年代,涌現了1大批文物收藏名家,尤其在書畫收藏方面更是成就卓然。海內外有定評的共有6位:龐元濟、張伯駒、吳湖帆、張大千、張蔥玉、王季遷。他們中僅張伯駒是京派書畫收藏家外,其餘5人均爲海派收藏家,從中可見海派書畫收藏家的雄厚實力和大家薈萃。說得傳統1點,當時的上海是全國書畫收藏的“半壁江山”。說得客觀1些,當時的上海是全國書畫收藏的中心與都會,形成了1批真正1流的收藏家,爲我們這座城市留下了輝煌的收藏記憶。

  同樣在210世紀310年代,涌現了1大批書畫名家,京派有溥儒、齊白石等,嶺南派有高劍父、高奇峯等,而“3吳1馮”爲翹楚的海派書畫家則形成了1個名家羣體,如黃賓虹、張大千、賀天健、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潘天壽等都屬這個羣體中的中堅,這還不包括清末民初的任伯年、蒲華、虛谷及泰斗級的吳昌碩,稍後的還有王季遷、陸儼少、謝稚柳、唐雲、來楚生、江寒汀等,從中展示了海派書畫家的強大陣容和人才高地。也說得傳統1點,當時的海派書畫家支撐起了中國書畫的“半壁江山”。說得客觀1些,當時的上海是全國書畫創作的中心與重鎮,擁有了1批堪稱精英的書畫大家,爲我們這座城市創造了璀璨的翰墨丹青。

  由此可見,海派書畫收藏與海派書畫創作的2峯並峙、雙星燦爛並不是偶然巧合,而是有着歷史內在的邏輯成因和藝術整體的雙向同構。

  1、海派書畫收藏的歷史淵源和羣體構成

  如果從歷史界定和文化歸屬來看,海派書畫收藏興起於上海1843年(清道光23年)11月開埠之後,而這之前應稱之爲海上書畫收藏,其中突出的代表爲董其昌。董氏的書畫創作與收藏在當時及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1生爲歷代名書畫鑑定題跋無數。另外,明代的“嘉定4先生”李流芳、程嘉燧、唐時升、婁堅亦有1定的書畫收藏。清代前、中期的海上書畫收藏雖未出現像董其昌這樣的大家,但作爲1種人文遺韻和藝術風尚,還是傳承有自,如顧大申、程庭鷺、瞿應紹等所收藏的書畫,還是有1定的品位和特色。儘管其陣容和實力並不能和日後崛起的海派書畫收藏相比,但這畢竟爲後來收藏的興起作了歷史的鋪墊、價值的確立和審美的奠基。

  自開埠後,上海從1個原本屬於吳越型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城市轉變成開放型的沿海近代城市,成爲“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隨着近代工商業的興起,英法等租界的設立,金融貿易的繁榮、陸海交通的便利等,使上海的經濟迅速發展,從而爲海派書畫收藏準備了豐厚的財力、集聚了傑出的人才、吸引了多方的資源、打造了寬廣的平臺。

  海派書畫收藏家羣體的構成大致分爲3類,1是商賈鉅富,2是名門世家,3是書畫名家。商賈的收藏由於依靠雄厚的資金爲後盾,因而出手大收價高,數量多,大多以珍品精品爲主。而且這些商賈士紳大都長期浸淫此道,有的自己亦能揮毫潑墨,實屬儒商,此類收藏家以龐元濟、張蔥玉爲代表。而龐元濟則是1代收藏巨擘,王季遷則評其爲:“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擁有書畫名跡數千件。”浙江湖州的南潯早在明初就以“輯裏絲”名揚天下,龐氏家族系絲業鉅富,龐元濟在上海、杭州、蘇州創辦了繅絲廠、棉紡廠、機器造紙公司及藥店、米行、酒坊、醬園等,並涉足房地產及銀行業。龐氏是帶着山海般的財富走向收藏界的,可以說海派書畫收藏是有幸的,有這樣1位有才有財、有藝有德的人物領軍,海派書畫收藏的格局與形態,自然是標高於世。清末海上書畫收藏大家爲報人狄子平,狄晚年落魄,不時以舊藏出售度日,爲了保護這批珍貴的書畫不散失各地或海外,龐氏不惜以巨資將狄藏整批收之,並在上海成都北路上的住宅內設藏畫之室爲“虛齋”。特聘海派書畫名家陸恢、張大壯等人爲其鑑定編訂書畫錄,陸恢曾是吳大徵的幕府,亦爲盛宣懷鑑別書畫,而在龐氏的“虛齋”內1幹就是210年,張亦幹了10年,可見龐氏收藏之宏富,先後編輯出了日後被收藏界奉爲經典的《虛齋藏畫錄》20卷、《續錄》4卷。張蔥玉亦出身於南潯鉅富,其堂叔祖是有“民國奇人”之稱的張靜江,他曾以鉅款資助孫中山創建民國,後任浙江省主席。其另1位堂叔是以“適園藏書”和建成“嘉業堂”聲振文博界的張石銘。其父張仲萍亦是書畫收藏家及版本目錄家。張蔥玉從小對書畫詩文10分喜愛,後因父不幸溺水身亡而在16歲時就繼承了鉅額財產及在上海的不少房屋地產。因而在收藏界呼風喚雨、左右逢源,出手寬綽豪爽,常以1擲千金乃至萬金尋覓歷代書畫名跡珍品。另外如胡公壽、王1亭等在經商方面乃頗有實效與實力。

  名門世家型的海派書畫收藏家系重於祖傳、講究系脈、推崇正統。“3吳1馮”就典型地代表了這種風尚,吳湖帆出生於蘇州南倉橋1個鐘鳴鼎食之家,其祖父吳大澂系同治進士,曾任湖南巡撫,喜好藏玉石彝器及書畫名跡,尤以清“4王”系列爲重。這種收藏的家風遺韻影響了吳湖帆日後在創作與收藏方面的審美理念與價值取向,吳湖帆在3410年代的'收藏大都以明“4家”及唐宋元主流質榛?椅?笞凇N獾奶??司彩縋宋庵寫笫詹丶遺俗嬉裰?螅?澠慵蘧褪竅∈勒淦匪甕嘏誹??飾饈檎?置?8吶誹謾薄6?叭?庖環搿敝械奈獯?鏘嫡憬?┫縭蘭遙?襖答夭萏謾貝蠡?椅獠?現?印N庾由鈐虺鏨?謁罩萏1ㄎ氳耐?澹?抑興臥?嘔?詹厴醴幔?⒁躍拮蝕脣ㄋ罩菝朗踝?蒲?S誆桌送け摺M跫廄ㄒ嘞刀?庀院盞氖蘭抑?螅?嗣鞔?Р可惺欏⑽漵⒌畲笱?客貊說牡?4代嫡孫。

  書畫名家型的海派書畫收藏家注重於借鑑效法、側重於流派名家、看重於品位畫格,這類的海派書畫收藏家人數較多。如才華高邁、筆墨奇逸的張大千,尤鍾情於“搜盡奇峯打草稿”的石濤,其繪畫構圖新奇、氣韻鬱然、古秀洇潤,使大千頗多開悟,因而盡力搜覓石濤畫作,據說達500幅之多。祖籍安徽歙縣的黃賓虹對原籍的程邃、戴本孝等“新安畫派”頗爲崇尚,因而收藏此流派畫家的作品甚多。而徐悲鴻、劉海粟等則服膺於宋元諸家,因而他們的收藏也側重於此。錢君匋喜好於趙之謙(無悶)、黃牧甫(倦叟)、吳昌碩(苦鐵),因而他的收藏亦在此盡力,自號書齋爲“無倦苦齋”,特別是在收集趙之謙的書畫印方面,爲藏界第1。

  2、海派書畫收藏爲創作提供了藝術資源與筆墨參照

  收藏與創作是1體兩翼,是互爲作用而相輔相成的。歷史地看,海派書畫創作之所以能形成高潮,和海派書畫收藏爲其所作的積澱是分不開的。正是憑藉着海派書畫富庶的收藏家底,從而爲海派書畫創作提供了雄厚的藝術資源和多元的筆墨參照。

  海派書畫家的前期領袖任伯年雖還說不上是收藏大家,但他卻10分看重收藏,與海派書畫收藏名家多有交往,時常向他們借閱前賢名作或共賞大師精品,他從收藏家高邕處觀賞臨摹8大之畫,畫風爲之大變,楊逸在《海上墨林》中載:“年未及壯,已名重大江南北,後得8大山人畫冊,更悟用筆之法。”從而使任伯年在中年後的創作展示了1種奇逸雋永的新境界。

  “3吳1馮”中的領頭羊吳湖帆精於書畫、鑑賞、考證、詩文、詞曲等,他的畫風初從清“4王”出,後又效法明“4家”,再上窺“5代4家”(荊浩、關仝、董源、巨然),追蹤“南宋4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及“南宋2趙”(趙伯駒、趙伯驌),他在藝術上所確立的那種典雅清雋、華潤豐逸的畫風,應當說最初源自於家藏“4王”及5代和宋元明大家的筆墨滋潤和畫格涵養。在嵩山路上的“梅景書屋”內,吳常將藏畫懸掛於壁上,朝夕細察,心摹手追,反覆臨寫,他在310年代初曾發現南宋擅金碧山水的斂?隕梟?釁卟闃?啵?蠱湓諫梟?細?麋搶齜犭欏⒈浠媚?狻?

  作畫、藏畫、仿畫曾是310年代張大千的主要藝事活動,石濤筆墨的奇譎靈動、酣暢恣肆使大千深得丹青變化之道,他以此爲突破口而變通古今。因此他盡力蒐藏石濤之作,精心臨摹、刻意效法,獲益終生。

  海派書畫收藏的形成發展及其歷史影響、藝術成就值得作進1步的發掘和研究,這是我們這座城市的人文傳脈和文博根基。

來源:文匯報 作者

海派書畫收藏與海派書畫創作的歷史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