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黨校法學教育中法律倫理教育研究

學問君 人氣:8.3K

爲了強化地方黨校的法律倫理教育,地方黨校應該開設專門的法律倫理課程以及相關的系統,向學生傳授專業的法律倫理的知識以及相關的倫理準則和道德規範。

談談黨校法學教育中法律倫理教育研究

摘要:法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捍衛社會正義,並保障人權。在當代地方黨校的教育中,法學教育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法學教育的核心是法律倫理教育,目前,很多地方黨校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沒有重視公平和正義的價值理念教育。本文針對目前地方黨校法學教育中缺乏法律倫理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提出了強化法學教育中的法律倫理教育的措施,從而使地方黨校的法學教育更加完善。

關鍵詞:地方黨校;法學教育;法律倫理;教育

在地方黨校的法學教育中,法律倫理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法律倫理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概念,很多關於法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都屬於法律倫理的範疇。法律倫理的內容比較寬泛,包含法律制度的倫理,法律從業者的行爲倫理以及職業倫理,還有常人的一般倫理。對於法律人來說,他們的倫理性在於,捍衛社會的正義以及保障人權,法律倫理教育是地方黨校法學教育的核心內容。

一、地方黨校法學教育中法律倫理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地方黨校法學教育沒有將法律倫理教育設定成目標

我國地方黨校在進行法學教育時,沒有考慮到法學教育自身的特殊性,而是將其當作普通的地方黨校教學的科目。在法學教育的課堂上,教師只是單純的向學生傳授法律的社會功能、體系、相關的概念以及法律的實施效果,而沒有注重對學生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同時忽略了法律倫理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地方黨校中開設了思想道德教育、哲學教育等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屬於政治教育,主要向政治的方向引導,與法律倫理教育並不相同。地方黨校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測評時,還是側重於對書面知識的掌握,導致學生普遍缺乏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法律倫理教育的地位趨於邊緣化

1998年,我國的教育部確定了法學專業的14門專業課程,但是不包括法律倫理教學的專項課程。在法學碩士和博士的課程中,也沒有涉及法律倫理類的.課程。2001年之後,各個地方黨校逐漸開設有關法律倫理教育的課程,但是基本都屬於選修課程,學校對這些課程也沒有足夠的重視,教師對這些課程的教學要求也不高,教學的方法與觀念也比較陳舊,這導致教學的效果不佳。地方黨校的不重視,使得法律倫理教學的地位逐漸趨於邊緣化。

(三)法律倫理教育教學中存在缺陷

目前,地方黨校對於法律倫理的教學中,首先,缺乏大量的師資力量,很多地方黨校都沒有專門研究法律倫理的教師,一般都是教授公共課的教師進行法律倫理課程的教學,這些教師沒有對法律進行過專業的研究,並不瞭解法律人才的培養方法,因此,他們不能按照法律倫理的教學特點進行教學。其次,對於法律倫理的教材編寫來說,缺乏影響力較強的教育教材,這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再次,目前對法律倫理的教學中,主要的側重的是法律職業的道德規範,並沒有形成法律倫理的教育機制與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將是非觀念和正義理念融入到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不能真正的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完善地方黨校法律倫理教育的措施

(一)樹立法律倫理的教學目標

對於法律人來說,他們的職責在於爲社會處理各種糾紛,樹立公平的行爲規則。而地方黨校開設法律倫理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健全的法律倫理人格,這主要表現在法律倫理的信念以及職業倫理行爲。只有培養學生法律制度的倫理思維以及倫理行爲能力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具有一個健全的法律倫理人格。

(二)地方黨校開設專門的法律倫理課程

爲了強化地方黨校的法律倫理教育,地方黨校應該開設專門的法律倫理課程以及相關的系統,向學生傳授專業的法律倫理的知識以及相關的倫理準則和道德規範。開設的法律倫理課程應該作爲學生畢業的必修課程,提高學生和教師對法律倫理課程的重視程度。透過法律倫理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法律倫理,掌握處理現實生活中各種事情的能力,比如處理道德價值對立以及道德利益對立的方法。另外,由於社會中存在的關係比較複雜,也不是專門開設一門法律倫理課程就能解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法律倫理教學貫穿於全部法律課程的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中衝突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地方黨校在法律倫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結合現實問題,提出了完善地方黨校法律倫理教育的措施,不但要樹立法律倫理教育的目標,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法律倫理認知,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法律倫理思維和行爲,爲社會輸送正直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1]鄢娜.關於法學教育中的職業倫理培養與建設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5(14):79.

[2]萬勇華.我國法律倫理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33(4):19-22.